木防己汤的解读应用
5天前
木防己汤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当人体的津液发生了病理的改变以后,在伤寒部分见到的水气病只是一个暂时的津液流通障碍,而杂病部分的水气病就是以水肿为主症的一些病,比如痰饮病,就不是普通的水气病,四饮中的支饮从病情程度上就是很严重的。这时候就要用一些防己类方,还有甘遂、大戟之类。木防己汤是一个基础方,临床可用此方加减,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慢支咳喘,肺气肿,肺心病,痰饮咳嗽,胃痛,甚至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在这个津液流通过程中,“上归于肺”或者“通调水道”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津液停聚于肺,导致上焦水气壅盛,这时候用石膏就可以引导水气往下走,从而增强了防己平喘的功效。要是防己利小便的能力仍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就要加茯苓。要是喘满严重,出汗多,口渴,此时以上焦壅盛为主,就不用去石膏,从而关注上焦更多一点。这里的石膏重点是解决上焦的问题,主要是引导水气下行,而不是用来解决口渴、烦躁的。比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石膏的用法就差不多,都是加强津液从上往下流通,从而表现为加强平喘作用。要是喘满轻微,而别的问题突出,就可以去掉石膏,再加上芒硝,使得整个方子往下沉,这时候肺肾膀胱三焦的通道就扩大了,引导水气从上往下的作用加强,芒硝主要起下沉的作用,同时也能引导水气,还可以清除内热,比如汗出恶热,想喝凉水等。
木防己汤能有效缓解身体深部的压力,清除深度水气,临床应用非常灵活,下面用几则病案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女,78岁,2021年6月31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喘几十年加重半年余
病史:胸中有气上涌,气短胸闷,小便少,喉中有声,大便细,身抖,心下胀,有点痛,出汗多,食纳可,桶状胸,三凹征,依靠吸氧,舌苔厚腻有裂纹,左脉按之紧数大,右关脉浮弦紧按之芤,尺脉弦。
诊断:喘证
处方:防己30g 石膏60g(碎)桂枝40g 北沙参50g 茯苓50g 杏仁20g 橘皮 80g 枳实30g
5付
煎服法:水7碗,煮取3碗,分温3服。
7月4日复诊,喘满明显减轻,人已经能坐起来,上方继续服用。
男,73岁,2021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咳喘多年加重半年
病史:有慢支数年,经常咳喘,服用西药缓解,今年以来咳喘加重,检查有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余无异常,目前晨起咳喘,平卧缓解,咳痰有咸味,息粗,面形如肿,口不渴,出汗不多,大便正常,小便可,皮肤时痒,胃口好,有时恶寒,舌稍胖,苔白腻有裂纹,右寸脉浮紧,关脉弦紧,左脉沉滑。
诊断:咳喘
处方:防己30g 石膏80g(碎)桂枝30g 北沙参40g 干姜15g 细辛15g 五味子15g
7付
煎服法:水7碗,煮取3碗,分温3服
6月28日复诊,症平,口不渴,舌稍胖苔白腻,右脉稍浮紧去,左脉稍滑。
处方:防己30g 桂枝40g 北沙参40g 茯苓50g 干姜15g 五味子15g
7付
煎服法:水6碗,煮取2碗,分温2服
7月9日复诊,咳嗽消失,喘轻微,面浮如肿,舌稍胖有裂纹苔薄腻,右脉稍沉稍紧,左脉寸紧稍浮尺沉
处方:防己30g 桂枝40g 北沙参40g 茯苓50g
7付
煎服法:水6碗,煮取2碗,分温2服。药后诸症平。
女,55岁,2021年7月1日初诊
主诉:晨起胃脘胀痛数年
病史:活动后胃痛缓解,住院治疗半个月,检查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息肉(已切除),肺结节,肺大泡,肝囊肿,偶尔反酸,胃口好,不嗳气,感觉乏力,以前大便稀溏,服益生菌后大便正常,出汗不多,口微渴,饮水不多,小便正常,有时失眠胸闷,头晕,有时干咳,痰很少很浓,舌苔腻,左寸关脉弦涩,右寸脉紧,关脉紧稍浮,尺脉紧。
诊断:胃痛
处方:防己30g 石膏80g(碎) 桂枝30g 北沙参50g 茯苓60g
7付
煎服法:水7碗,煮取3碗,分温3服
7月9日复诊,晨起胃仍有点胀,口不渴,大便不成形,服用益生菌后大便可,舌中有裂纹苔薄腻,左寸关脉弦细滑尺弦,寸高于尺,右关脉弦滑,上方续服7付,后症愈。
上面只举了几例,当然木防己汤治疗的疾病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以飨同道。
看完了.....分享到朋友圈吧~
为确保医疗安全和疗效,本人不接待微信问诊和网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