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吼孩子?一个实验告诉你,吼叫的杀伤力有多大!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暗示效应”,父母在吼骂孩子时,会给孩子带来否定、批判的消极心理暗示。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渐渐地将这些消极评判,内化成对自己的评价,直到真的变成了父母嘴里的“坏孩子”“笨孩子”。
如果我们把情绪比作一座冰山的话, 在吼娃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山水面的一小点小山角。真正重要的影响,都隐藏在冰山之下。
除了心理上的伤害,某些程度上,吼叫也真的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体罚”。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两个3岁的孩子做了一次大脑扫描。
2个孩子同龄、同性别、家境也类似,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孩子经常被夸,一个经常被骂。
结果,他们的大脑扫描图,竟出现天壤之别。
经常被骂的孩子,大脑明显小了一大圈。脑容量变小了,智力发育也就会严重受损。
经常遭到父母吼叫、辱骂、诅咒等言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言语智商平均只有112 分,比那些没有遭受言语暴力的孩子低12分。
那么,想要吼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切育儿方式有效的起点,就在于我们如何和孩子沟通,如果这方面你做得不够好,可以先从意识到情绪变化开始,再逐渐改变说话的方式:
1、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提前准备一些口号做暂停键,当我们发现内心情绪在不断累积,快要爆发时,可以先深呼吸,在内心自我对话:
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发火真的可以帮助他吗?
深呼吸,冷静。
我不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失控负责,我可以负责的是自己保持冷静,帮助她用语言表达情绪……
2、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判性语言
一旦有评价就会有抵抗和冲突,而描述事实并且指出这个事实可能产生的影响可能更有效。
举个例子:当孩子捣乱时,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皮,把纸巾弄的到处都是,把家弄得那么乱?”这个时候可以换一种说法:“这些纸巾在地上挡住了路,我们都不能好好行走了,这样不好。”
3、孩子闯祸、耍赖了,跳过威胁的话,指出他需要承担的结果,或者,直接给坏行为一个替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