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寻梦乾坤湾
周末散文五人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寻梦乾坤湾
文 | 华静
乾坤湾就像一个盒子,盛满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乾坤湾位于陕西省的延川县和山西省的永和县之间,在“S”形的两个大弯内,也就是太极图的“鱼眼”处,各怀抱着一个半岛式的村庄——陕西省的伏义村和山西省的河会村。
十多年前,我跟随文化记者采风团来到延川县,站在乾坤湾高高的崖上,心情很激动,埋藏在骨子里血脉里的那份浓厚的黄河文化情结,让我不想与黄土高坡的气势、与这块古老土地特有的简单宁静的那种情调擦肩而过,所以,我记录下来了当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些片段。
一
乾坤湾。那里的一切看上去很简洁,但却包容了天和地的辽阔。那些曾经被水被风被雨雪侵蚀的痕迹,一圈一圈地环绕在石壁上,加上柔软的弯度,似乎有过拥抱宇宙的姿势。
延川人在这片栖居了千年的土地上,守护着一个古老的梦,聆听着四时更新的万物,聆听着母亲河的声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那炊烟袅袅的火塘,乌黑发亮的板壁,凝重无语的石磨,空落萧条的院落,饱经风霜的老门窗以及闲置的、已经束之高阁的农具......这一切,都质朴地呈现出延川人以往的生活。
坐船漂行在黄河上,一眼望去,汹涌奔腾,气势虽说不上磅礴,但有一种被黄河震撼的感觉直逼心底。天气很热,阳光直直地烤着船上的每一个人。
漂流到另一个河床上时,我们的鞋子已经湿透了。下了船,脱了鞋,赤脚走在滚烫的沙滩上,听一旁的人说着:“坚持住。”后来,实在没有坚持住,穿上了鞋。那热,是太阳炒过的。
四周一片沙滩,再远一点就是崖壁环绕,没有大的植物,也没有茂密的树林,伏羲当时为何就选中了在这里生存?或许,也正是这一道“S”形的大转弯吸引了他。这里,黄河陡然急转,形成了320度的大转弯,由此有了“天下黄河第一湾”的称号。而这个“S”形的乾坤湾,有象征天地、日月、阴阳、刚柔、乾坤之象,从此,给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增添了一大天然景观。
曾经,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到过这里。他们认为,付义村就是5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后期、父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类祖先伏羲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道湾的启示下,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和阴阳学理论,开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可见,这乾坤湾不仅是天下奇观,而且是黄河文化的根本所在。
正因为乾坤湾有了“伏羲氏”的神奇传说,也正是这里有诸多如会峰寨、千年古窑、战国墓群等历史遗址,延川人常引以为骄傲和自豪。更因为这处壮观的风景,凝聚了天地之灵气,会聚了九曲黄河之神韵,广袤而又深远,亮丽而又苍茫,延川境内的乾坤湾便更有了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黄河,壮美在我被汗水遮挡住了的眼睛里。
黄河的气势注入了心田。那一刻,我望着它,不想思想,就愿意那么望着。
五千多年的岁月流到这里,仍然定格了宁静的空寂。那些岁月裹挟过的故事早已淡去,那些曲折迷离、伤情动感的情节都被黄河水的泥沙沉到了河床底,不知道也说不清楚这黄河水里隐藏着多少往事,背负着岁月积蓄的多少话语。
穿行在这里,我竟然就有了自我审视的再一次战栗,我在这一片热浪中自问:“除了黄河,我们还拥有什么?”
我相信黄河本身也是一种宗教。
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抵达那灵魂深处的不就是着咆哮的黄河吗?
我独自坐在那里,听着黄河水的心语,尘世的喧嚣顿然抹去,一种内心的宁静蔓延开来,消融了提不起放不下的意识,从未有过的一种纯净和放松顷刻间将我俘虏。
在黄河与天之间,我选择了灵魂漫游。
我深深地喜欢上了黄河的气势。尽管她让我惊恐也让我不踏实。但是,她恢宏的气魄和坦荡的胸怀,都征服了阳光下的我。我究竟该用什么样的业绩回报这母亲一样的河?
同行的《中国文化报》记者续洪明说:“写母亲河的文字很多了,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述我的感受。”
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用手中的剪纸表述美好的愿望吧。剪纸在这里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延川人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的体现。面对那些剪纸的表现内容,会感觉到,这里的文化很活跃。
走进小程村,那个大姐听我说想要剪纸蝴蝶,她立即拿起剪刀和红纸,在众多人的围观下,一刻钟不到就剪出一堆展翅欲飞的蝴蝶。没有图样,没有重复,一切全在她敏慧的心里。只要你说出要什么,她就能给你剪出什么。无论是飞禽走兽、鱼虫花鸟,还是民间人物、典故系列,她都能剪。那是一双多有灵气的手啊。我兴奋地和她握手,她粗糙的掌心里满是硬硬的茧子,可她那张枣红色的脸上却透着明快的、细腻的微笑。
从年轻的姑娘到年老的大娘,早就把剪纸手艺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去了。剪纸,已被她们赋予了灵魂。
在黄河沿岸,黄土高原上的村庄里收藏着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故事,在展示自身丰富内涵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沉醉在这种厚重文化的血脉里,本能地有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三
在漫漫黄土高坡上,我听到了原生态版的信天游。
延川人想唱就唱的信天游啊,是一嗓子喊出、一二里地以外就能听到的歌声。那歌声,在我耳边久久不散。粗犷的歌声与秀美的歌词让远古洪荒的土地永远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让人触摸到了这片黄土地的百年心事。
我没想到,延川人对唱歌竟然这样一往情深。他们把自己心中对所有美好的期盼,化作了一种力量,在最真实、最平淡的日子里,唱出一曲曲高亢激越而又深沉悠远的歌。
穿越黄土高坡的信天游,我们住进一孔窑洞。都说窑洞是陕北农民的象征。而在我看来,窑洞是黄土梁上的点缀,是从古至今的温馨。
那天,在乾坤湾住窑洞的经历,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新的认识。我住的那孔窑洞是新的。里面,白灰一抹到顶。那炕也是新砌的。炕边是花瓷砖盘砌而成,没有一点想象中的土炕影子。炕前的上方是红色的幔子做成的帘。一进门,那拱形的窑顶就抢走了我的目光,整个窑洞透着一股喜庆、清净却又温馨的气息。
房东大娘很热情,她们家每一个人也都很热情。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她家老奶奶有87岁了,干瘦干瘦的,紫红色的肤色像是涂了一层蜡。她几乎没有几颗牙了,瘪进去的嘴更显示出老人的慈祥。她的儿媳妇让我们看老人手上戴的戒指。那戒指是白银的,雕着许多精细的花纹,特别是有几个镂空雕刻更是罕见的工艺。这是老人早年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我在看她戒指的同时,也仔细地把她的手看了个遍。一双残疾了的手,已没有了一点女性的柔软,是岁月把这双手剥蚀的只剩下一双叫做“手”的手而已。
凝视和咀嚼着眼前的一切,我从心里为母亲而歌。为黄河母亲,为黄土高原上的母亲。什么是代表母亲的符号,是黄河本身,更是日月光华凝聚在这里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可以带着属于自己的情致和认识去看待这里的过去和现状,但是,我们的认识必须追随着作家路遥当年的思想,寻找他当时思想产生的环境,体验他的生活环境,在心里的某个领地跃上一个层面。因为,无论时势如何变化,那苍茫的山川大梁,却始终坚韧地挺立着。
在黄土高原上行走,你会发现,那些枣皮般皮肤色彩的脸膛上,都有着一种神圣的气质;而那些剪纸和布贴画,则充满了智慧和人性的美丽;那些悠长高亢的信天游里,你听不出爱情有疲倦的时候;那些冬暖夏凉的窑洞,让人一往情深地陶醉于乾坤湾的梦境中......
嘉
宾
有
言
12
彭程: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作为“天下黄河第一湾”,位于晋陕交接处陕北延川县境内的乾坤湾,有着与其美誉度相称的壮观气势:辽阔的天地,陡峭的石壁,汹涌的波浪……经由华静饱含情感的描写,读来仿佛置身其间,为大自然的壮美所震撼。
这还只是它的一个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这一段河湾,也有着深厚的人文蕴涵,蕴藏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天地、日月、阴阳、刚柔……这些抽象深奥的理念,在此刻却获得了具体形象的呈现。“寻梦乾坤湾”,也是对精神源头的探测。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展开的生活,也具有了一种自然、质朴、厚重而又灵秀的面貌。它在信天游高亢的旋律中,在黄土窑洞里的沉静温馨中,在农妇巧手剪出的蝴蝶中,也在饱经风霜的老奶奶和蔼慈祥的微笑中……正是在对这些物象的凝视和感受中,母亲河的蕴涵、陕北土地的精神气质,获得了深刻的感知和出色的表达。
华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门时报副总编辑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 。出版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出版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
出版《华静文丛》三卷:《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我的人生信条
活
就要快乐的活
爱
就要纯洁的爱
写
就要发自内心的写
—李培禹
生命虽短
却是一个行走过程
试着把生命
当作一首诗
用微笑来品味
才是享受人生
—剑钧
爱过
奋斗过
享受过
生命无憾
—沈俊峰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