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结婚习俗:“新婚燕尔,新娘要三天回门”,有什么讲究?
结婚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件既幸福又快乐的喜事。从古代社会流传的“人生四大喜”中,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中就可以感受到,无论古今婚姻大事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作家冯骥才曾写过一首小诗:“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
这种“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的爱情,让痴男怨女找到了人生最好的归宿。新婚燕尔,新娘为何要“三天回门”?老祖宗智慧无穷,想得真周到。
第一,什么是“新婚燕尔”
《诗经·邶风·谷风》中曾写道:“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宴”、“昏”都是通假字,“昏”通“婚”、“宴”则同“燕”。新婚自然不必多做解释,而“燕尔”则有快乐安逸的意思。
《诗经·氓》中也曾写道:“言笑晏宴”,形容的是快乐无比的样子。虽然原来是指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之意。但到了近代之后,则多用于庆贺结婚时的祝福之辞。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婚礼”,而民间也有很多婚俗。
但由于现代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开始流行穿婚纱,新娘子一袭白衣、新郎则西装革履,已经失去了传统婚礼的意味。
第二、“三朝回门”习俗
“三朝回门”中的“三朝”,指的是婚礼结束的第三天,而“回门”是民间对回娘家的俗称。“回门”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仅限于汉族的婚姻习俗,又称为归宁、做客、回娘家、返外家,二者合在一起就是 三朝回门。
通俗的讲 是指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出嫁的女子带着自己的丈夫,“携礼”前往自己的娘家省亲、探访。一般都会在早晨到上午之间回娘家,然后在娘家吃过午饭之后,小两口就可以欢欢喜喜回到自己的小家了。
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下,古代女子一旦出嫁之后,在娘家人的眼里就是外人了。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为她们已经彻底归属于夫家了,平时很难回一趟娘家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所以为了解决新婚女子的思家之苦,古人就设立了“三朝回门”的传统习俗。出嫁的女儿在第三天回娘家之前,娘家人一定要先准备好酒菜,这样小两口回到娘家时,就可以立即入席吃饭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女儿可以和父母、兄弟姐妹唠唠家常。按照古代的规矩回门的女子,不能和丈夫住在娘家。因为娘家人会认为,一旦住在娘家就会带走娘家人的好运气。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这种说法了。
现代女性结婚后也依然保留了三朝回门的习俗,但是相对于古代女子而言,她们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如果和娘家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可以和丈夫泡在娘家不走。只要她们愿意想什么时候回娘家,就可以什么时候回去,根本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三朝回门还有一个非常隐晦的含义,那就是为了缓解一下身体。在古代社会由于女性结婚的年龄都比较小,甚至很多都尚未成年就嫁做他人妇。所以在新婚之后,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言说的痛苦。
所以及时“回门”才能很好的缓解这种尴尬,说白了就是有利于她们的身体恢复。
古代婚俗可谓花样百出,新人拜完天地后还要喝“合卺酒”,即古代社会中的“交杯酒”。“卺”是一种用瓢制作的酒器,“合卺”可以通俗的解释为“合瓢”,即两个一半的葫芦瓢合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葫芦,这种感觉类似于“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
老祖宗发明的习俗、礼仪,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意义。由于古代女人是男人的私有物品,所以她们一旦嫁人就失去了人身自由,想要回娘家简直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所以新婚燕尔、三朝回门,就是为嫁人的女性提供一次回娘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