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为何列入世界遗产:人文动态很鲜活
华夏文明之悠久,中华遗产之丰厚,这是当今世界上诸多国家难以媲美的。就以世界遗产来说,截止2019年7月,被评定为世界遗产的共有1113处,其中文化遗产占861处,自然遗产占213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占39处。中国以55个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一。
在这55个世界遗产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以古村落、徽派建筑为代表的宏村和西递。尤其是西递古村,除了完整的建筑艺术和悠久的历史,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风俗文化,这是一种“活着”、流动着的人文活动,而非停留在历史长河中的过去记忆。
中国村落的人文活动非常丰富,主要分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有祭祀、节庆、宗教、农耕等大型场面,个人活动则是寻常生活中私有动态。但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数千年后,依旧是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西递村,它即便成为旅游景区,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孤立地保护建筑形态,还有人文精神、人文动态。在西递村,近千年的传统古村落内,当地人于旅游环境下,有的开店做买卖,有的出租老房子开客栈,也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村子的周边,在山的脚下,在公路的边旁,都是村民的田地。春天的马头墙下有油菜花,夏天的明经湖里有荷花,秋天的山野间盛开了向日葵,冬天的庭院里散发着阵阵梅花之飘香。四季更替,我不曾错过一季,于古村落小住几日,真切感受到古村落未经商业之传统与原始。
我们常说要保护历史古迹,保护文明遗产,但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而忽视了原住民在村落中的重要角色。过去,村里的老人告诉我,房子越住越结实,越住越有活力。因为老房子凝聚着人气,它就不会衰败,不会倒塌。
不论是房子,还是文明遗产,人类所创建的文化,都是靠“人”去传承,而不是滞固和平面的。如果西递村的村民全都搬离了,只剩下空落的房子,那么这片建筑群就少了生活和烟火,当一众游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所看到的不过是历史在过去的停留。
黄山脚下,西递古村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有的来写生,有的来摄影创作,有的来此住几天。因为旅游发展,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商业和经济提升,这也令村民们更加自主的去维护自己的老房子,保护祖上留下的遗产,他们生活在这里,居住在这里,保留了个人动态文化,令我们看到了更立体的中国古村落。
颇为欣慰和感动的是,西递村并没有成为“千村一面”,隔壁宏村也是如此,周边其他村落亦是如此。虽同为白墙灰瓦马头墙,但因为生活形态的不同,令我们发现其实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独具特色文化,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同时,也能留得住乡愁。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每当我去黟县的时候,当地朋友都问我,你什么时候学学黟县方言啊,这样你进宏村西递可能就被检票人当作本地人了(意思是不用掏钱买门票了)。这听起来很不错,但实施起来太难了。黟县方言太难懂了,也难学,但这也是传统村落不衰的主要之一。
黟县方言是是徽州的一种重要方言,在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每次去西递小住几天的时候,经常是听到村民用方言在聊家常。虽然听不懂,这作为古村落的一种立体的文化形态,方言的保留与传承,使得传统村落更原始,更富有魅力。
每当我爬上村落的后山上,看着山脚下的古老村落,心里感到无比温暖。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令其持续活跃的并非是我们这些来往的游客,也并非是在此开民宿的外地人,而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
只有原住民才能留得住西递村的文化,也只有原住民知道西递村的灵魂在哪。古老建筑是村落的外在呈现,传统文化是村落的内在涵养,二者之间,只有共存才能传承。在面对旅游商业的大环境下,不论是建筑还是文化,可以装饰,但不能粉饰。
这一点,西递成为了我心目中最美的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这座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的古村落,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其中,“桃花源里人家”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其中,“桃花源里人家”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它生动地体现了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的动态人文,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等。2020,还会去村里住几天的,有想一起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