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淼:语言的尽头就是艺术的开始

文字和语言

本身就是命名的概念

就是局限

大概只有艺术可以突破这个概念

让我们用心、用感的方式去意会

去到达语言到达不了的地方

姜淼

当代自由艺术家

语言的尽头就是艺术的开始

我想说生命与艺术的关系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生命是什么,灵魂和肉身又是什么,那么幸福和快乐又是什么,没人能解答给我,也没有一本书可以说明白,我相信也不可能说明白,因为文字和语言本身就是命名的概念,就是局限。大概只有艺术可以突破这个概念和局限,带我们用心用感的方式,去到达那个语言到达不了的地方,那就是灵魂层。

因为幸福和快乐不是我们吃饱了睡就能解决的,它归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艺术,它的确有供您愉悦的功能,我说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电影等等,我擅长的是视觉这块。我认为真正好的艺术,它应该是直面问题本质去解决它,而不是麻药的功效,这也是我创作作品的需求和我作品要去的方向。整个的创作过程就是,我给空白的画布提出一个问题,它就给我一个答案,这样的互动,让我每天的工作充满乐趣与收获。

我是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

我想,我大概是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去图书馆借书,别人大概借的是那种绘画技法的书,我就觉得那个一看就看懂了,没什么意思。我可能是那种喜欢看看不懂的书的那种人,因为我觉得你看懂的就是你已经有的,看不懂的才应该去看。所以我会从图书馆借《河图洛书》看、去体会。

因为我对图像的感知远远大于我对文字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看时总觉得它跟我的作品有某种关系。据说有一种说法说,伏羲当年的观的河图就是高维信息投影在三维空间的象,那对应在艺术里,就是灵感给的象,灵感是神圣的,它不只是对于艺术家来讲,我觉得应该是我们人抛去动物性的最高状态,大概就是接近于神吧,而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文明早期的语言和我们的基因。像我们的象形文、我们的卦象,这些都是看图识意,起点就是艺术,而今天我们这种能力一直在退化。

十年黑白

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当年的作品。 这件作品叫《分生》,分生这个词就是说一个分成多个、 多个归为一个、相生相融的关系。那黑白是关系,阴阳是关系,点线面也是关系,所有这些关系会经历时间空间的冲刷与洗礼。

木刻它是有它独特的语言思维逻辑的,它是从黑到白的一个过程,在一片混沌中,每多一块白,画面就少一块黑,从中去体会阴阳点线的变化与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它也产生了更多层次的灰和更多层次的美感,我想我们东方人讲究的度:适度也好,尺度也好,就隐藏在这更多层次的灰和更多层次的美感里。

黑白的关系就如同一道强光之下,光线越强阴影越浓。阴影越浓黑暗也随之产生并深厚着,那人对光明的向往和渴望,就更加强烈和有力量。

于是我竭尽全力试图从这黑暗中,去感受人的命运与呼吸,感受光、美和那种伟大的温暖与悲悯,感受心灵饥饿的冷热与保暖。但是说了这么多,这说的是我的感觉,是我并不是作品,作品本身还是安静的存在。

那画面里呈现出的痕迹,还是展示出了更多无限的可能性,它也许是超出我们三维空间以外的,是不能用我们这一空间的语言和逻辑去诉说、去表达的。那我觉得它不能诉说和表达的那部分才是作品本身的真实和它的真正价值。

我心中的山水

这是我下一个阶段的系列作品,我称它是生命的安静孕育阶段。因为这个时期是我在怀孕生小孩的时候,我觉得当时我就是那样一个心态,那样的一个心境。我在体会我心中的山水,这个山水在我们中国古代绘画里边,它是有很深层次、很高的意境的。比如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它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段位的境界,在这里我也没法把它展开详细说清楚,但是简单来说,就是说我想画的是那种,此时此刻我心中感受到天地和我感知的那样的一个高度的山水。不想以模仿古人的方式和形式,去带入我这样一个山水,所以当时就画了这样一批作品。

那里边我画的水,我画的是极安静的水,画的是无形的水。因为我觉得,极安静的水它是拥有巨大能量的水、是深不可测的水,无形的水它是隐含在我们天地万物之间,看不见的多种形态的水。当无形的水遇到了稀有能量时,它会显形会出现光晕。我觉得它既像那种灵光一现的感觉,又像是生命迹象的可能,所以我把它起名叫《水界》,因为水有界,人也有界。

这里的山,我画的是智慧的山。我想象智慧它是白色的,所以在画面关系里我画的它倾向于白色的山脉,水是无形的水。这里我的方法是用了欧洲500年前纯古典油画的绘画技法。当时的人们用这种方法来画的是白人的那种皮肤,皮肤下面有血管,有血液流通的那种感觉,他可以把它画出来,他是用几十遍的透明纯色,一遍遍叠加来画,最后兑出来的那样一个非常神秘的颜色,它也是我体会的东方意境的那种颜色。它极其神秘及中性,安静、优雅这样的一个色彩,这种颜色你用光去照它时,它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色彩和不同颜色的水。

这里边我也画了有石头、树枝、生命这些东西。我画的是五彩石,因为我觉得五彩石是女娲补天用的神器,它具有通灵的神秘力量,材质上我选的是陨石和宝石矿。因为陨石它是从遥远的太空,经历了漫长的燃烧留在地球上的稀有能量。宝石矿,它在我们地球上经历了亿万年的锤炼和磨练,最后凝结出来那么一小块的能量密集体,我把它们画出来。还有一种代表就是石头,它还有一个时间的象征。我觉得它是留在地球上可能经历最久远、最漫长的生命历程的,这样一个体现和一个时间体现。当人去面对一块石头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他应该去反思,这样一个短暂的生命历程和这样的生命的去向,可能思考的是一个哲学问题,就是我从哪来 我要去哪,我这一生要做什么。

我希望它们呈现出每次我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反思,所以我也希望它们放在那能够传达给别人这样的意境和这样的反思,当然看作品具体的感觉和感受,还是无法描述的,只能您走进它,去感觉、去体会。

生命主题的作品

然后这个是接下来又一个阶段的作品,可以感觉生命出来了,我称它是生命主题的作品。这个时期的颜色与之前的色彩完全不同。之前孕育阶段我觉得就是极其安静,一切未知、蓄势待发的那种感觉。我就是要让它的生命炫舞、肯定、有力地出来,像这个圆形的叫《始基之轮回》,实际上就是万物本源泯灭了之后的重生,重在重生。

它是一个大的空间系统,里边所有这种体的细胞也好,原子也好,在积极地寻找重组与重生之门,它们在沿着一个旋的轨迹在集体运动,这个旋也是灵魂符号的代表,它也像我们东方的智慧,龙的图腾。智慧就是纵向直接通往神的路径,它转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磁场,那也就是我们讲的一画开天,起一念,一个波旋产生了就是八卦,那它再转起来就形成了生命和宇宙的原始动能。我觉得人的每一次觉与悟,就是生命的一次重生与重新开始。大到我们宇宙生命的轮回,小到我们每一口呼吸,其实就是部分细胞与器官的一次轮回与重生。

生命是需要能量的,所以我记录的是光的色彩。因为能量是来自于太阳的,所以在我的画的下边,看不见的下边,我画了有20多遍的抽象画叠加在一起,每一遍就是当天我对阳光、空气、温度、风等等这些的感觉。这些环境会给我形成一个色调,我就把它画下来,第二天再来的时候,我再用另一个色调把它覆盖,这样反复覆盖二十几遍的时候,其实我也不知道之前都是什么颜色了。

于是我再用刀以减法的方式,点线面地把它们再挖出来,就形成了这样的色调。我就看到了过去的色彩,就呈现出这样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去掉过去所学,肉身经验对它的控制,我想呈现的就是那种天意,我觉得是一个时间段,天地给予我的能量色彩的记录。

这件作品叫《天眼》,是继《始基之轮回》之后做的作品,里面这个圆还是过去空间系统的大盘,外边我加了一个这样的框,它有点像人的眼睛,

我觉得把它竖起来它是神的眼,横着它是人的眼,那人眼看现象,神眼观真相。

这件作品叫《游走的钥匙》,里边这个旋,我觉得就是我自己,像我在一个空间里在寻找、在盘旋,在找答案的那种状态。这个阶段我提的问题就是,天意与生命的真相,它给了我这样的答案让我去体会。每次我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无法形容,我感到它就是我,我就是它,我似乎体会到了生命的真相,从而知道了宇宙的真相,这就是天人合一。

当我在转过身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刹那,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这种感觉也是语言远远无法形容的,我称它是生命主题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歌德说的那句话,歌德说:不是我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我。

我们今天市面上看到的很多艺术,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它不是艺术,可能说是装饰更贴切。因为真正的艺术,它是需要具备内在的能量的,我觉得看艺术和看人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看人最低标准,大概就是养眼,艺术品也一样。高一级别可能是养心,你要去考察一下他的人品、学识,他的身份、背景等等。

艺术品,您可能是要去看一下它的制作材料、它的方法、它的升值空间等等,这些都是可计算、可考量的范畴,还没有用到感觉,它也并不高级,最高状态就是养神,大概就是人生导师。我们遇到了一个人或一件作品,它开启了我们又一个人生和未知的能量,这个无法计算、无法考量。所以,我说看艺术品就和看人是一样的,其实艺术就是我们人性最初始的那个东西。当我们没有语言文字的时代,我们对天地的感知,我们看到的自然,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图像,听到的就是声音、闻到的味道,这些都是艺术。但只要你试图用短暂肉身的经验和一点知识去套用它的时候,人的敏感度和自由度就失去了,从而失去了认知无限宇宙的能力。

今天我们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困扰,就是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发明创造了机器人,却又担心机器人有一天超越和替代我们,实际上我担心的不是被机器超越,我真正担心的是人在一步步地把自己变成机器。当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语言文字、我们的商业模式越加成熟规范我们思想的时候,我们的感知失去了,我们在退化,退化成一个跑得更快、知识量更多、工作效率更高的机器。我们失去了人号称是万物之灵的灵性。我想今天要解决这种问题,只能从艺术中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生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今天这样一个缺少灵魂的世界,贡献更多的灵魂。请大家记住:语言的尽头就是艺术的开始!谢谢大家。

编辑:白玉媛

赵普:对于提笔忘字的我们,书法还有什么意义吗?

抽象艺术画,你真的看得懂么?

微距摄影师袁明辉:厘米毫米的生命颠覆你的想象

(0)

相关推荐

  • 大美祖国黄土地刘武宏原创彩墨山水作品欣赏

    寄语:黄土高原是贫瘠的.荒凉的.然而,黄土高原又是迷人的.每当我行走在高原上,山山峁峁中透出的单纯与厚重,人与自然在这里形成的独特关系,窑前屋后呈现出的生活景象,那种"把酒话桑麻" ...

  • 2021年最具收藏价值画家——石鼎

    艺术简历 石鼎,号冥子,别署抱一居士.祖籍燕赵,生于齐鲁,现居京华,受教于山东艺术学院,北京画院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翰墨藏真编委.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范 ...

  • 姜宝林:开拓笔墨图式的现代之路

    文/于洋 文章来源_网络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图式.章法结构和色彩语言发展至今,经历了多元复杂的演变历程.其中不乏有关中西融合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岭南画派"二居"折衷中西 ...

  • 姜淼:那些我们看不懂的艺术 能让我们明白什么?

    语言的尽头是艺术的开始 " 当文字和语言成为局限 还有什么能够给我们解释 生命是什么? 灵魂和肉身是什么? 幸福和快乐,又是什么? 姜淼,当代艺术家 她说自己一直在无限里寻找.游走 以期获得 ...

  • 阿斯汤加瑜伽的流动怎样展开?语言不好讲,不过语言的尽头有音乐

    阿斯汤加瑜伽是一种流动着的瑜伽练习,经常有人问阿斯汤加瑜伽的vinyasa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可以说一大堆话,写一大堆文字:可是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流动中的瑜伽总是词不达意和苍白无力,但是如果你要是喜欢音 ...

  • 【复旦演讲】孔祥东: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感恩 , 绽放 , 照耀 , 引领 ! ✎积极传播正能量:美好 | 快乐 | 大爱 | 觉悟 | 生活 | 探秘 | 视频 世界名曲&l ...

  •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李临雅】

    一场不期而遇的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的四位青年才俊,四种乐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的四重奏. 演奏者们很年轻,可以说还是几个大男孩.穿着不同颜色的,干干净净的衬衫.据他们自己说,为了这场音乐会, ...

  • 人生路尽头,艺术大师们留下了怎样的一幅画

    莫奈留下的最后一幅画是创作于1925年的<睡莲>.晚年他的双眼出现了白内障,笔下睡莲色彩更为浓重 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雷诺阿的小女孩--对于艺术大师的经典名作,人们耳熟能详.而他们在 ...

  • 孔祥东 |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是每个人心灵唯一的创可贴

    ​孔祥东 |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是每个人心灵唯一的创可贴(复旦演讲) 2017年5月24日晚,由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举办的"创院大讲堂"系列讲座之"iLove, iM ...

  • 【CC演讲】姜淼:古韵新筝,只有优秀的民族的,才可能成为世界的

    <高山流水>曲高和寡,两千六百年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古律为什么不能演奏世界名曲?与时俱进,他们让新筝奏响世界.        姜淼      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东方乐团常务副团长 ...

  • 语言是生活的艺术、社交孕育语言能力

    育邻梦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高雅的抽象艺术,语言文字的根本起源就是为了便于人类在劳动生产.生活之际进行信息沟通.语言文字从字符形态.语法结构 ...

  • 专访田艺苗|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The Sound of  Music 人物简介 田艺苗,出生于艺术世家,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作曲技术理论博士, 是喜马拉雅数万人付费订阅的 <古典音乐很难吗>主讲人. 田艺苗在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