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旧时光!武侯这些老街才是老成都韵味的守护者……
一个城市中
最有生活韵味的地方
你觉得是哪里呢?
(图源网络)
在武侯
给你推荐地道成都味的老街老巷
它们,从尘埃中醒来染上了文艺气息
它们,兼具古老的烙印与现代的风情
它们,承载成都最后一批老街的记忆
……
话不多说
带大家一起“走一遍”
(建议伴随音乐看完全文效果更佳哦)
望江:十一街的成都味
十一街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原本是用来连接主街道的小巷子,如今被拆毁一半,只剩下百米左右。这里没有现代气息,房屋是老式的二层小楼,木房梁、石灰墙、斜屋顶……
在这里,时间好像停滞了一样,带着二三十年前老成都的市井气息。居民们热热闹闹地吃茶下棋,邻里之间互相串门。招呼人时,一两声吆喝。吃茶的、做生意的,都好像一家人。
巷子口的那家杂货铺还是供销社时期的样子。只有门口的一排货柜,上面摆着一排饮料和口香糖,这些都是以前孩子眼里奢侈的零食。
巷子的两边,喝茶的方桌、老竹椅,吃火锅的圆眼桌子和板凳,相互混着,摆成一片,自成一派闲散风格。
小巷子里最好的下午时光,是和三五老友一起打扑克或者搓麻将,一局一块钱,输钱赢钱权当是怡情了。
如今,在这里还能看到,二三十年前,小巷里成都居民的生活影子。
玉林:烟火气+文艺范
在武侯玉林的巷子里,有着浓厚的烟火气。
一大早,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菜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家庭主妇们提着装得满满的菜篮子,心满意足地回去给家人准备一天的伙食。
傍晚时分,玉林西路上的小酒馆,排队进店喝酒的人和门口拍照的人,已经成了这条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玉林西路和东路吸引了大量的诗人、作家、画家、建筑师、音乐家等来这里扎营,而遍布在巷子里的咖啡馆、茶馆、花店等则成为艺术家们的聚集地。
这里有着成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最早一批商品房,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已经脱皮的楼房仍然整齐排列,这便是成都现代发展开端的缩影,是成都生长起来的根。
除了生活化的一面,玉林还有广为人知的文艺一面,不管是街道的一花一草,还是墙上的一笔一画,都尽显文艺。
玉林爱转角街区的墙绘汇聚了经典电影镜头的画面,整条街道流淌着满满的爱,处处充满着老成都的生活美学之态。
红牌楼:老成都记忆+老成都生活
有种“老成都记忆”叫红牌楼。
这里最著名的街道——红牌楼北街,是红牌楼上世纪留下来的最珍贵“宝藏”。环形状的街道,各种狭小店铺,小时候对于街道的记忆,全部在这里一一展现。
高楼大厦在这里很少见,为数不多的小高层在这里就充当了“大厦”的角色。
还有那些承载了成都人众多记忆的“苍蝇馆子”,也不失为一道风景。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道中,这些“苍蝇馆子”顺利逃过了城市的变迁……
鸳鸯楼:梦幻+真实
鸳鸯楼位于武侯区红瓦寺街18号,离九眼桥只有一公里远,步行可达川大和川音。是两栋看上去破破旧旧的老楼,里面像极了老香港电影里的样子。
(图据@抱山)
它的大门十分普通,却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纪,进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门是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既梦幻,又真实。
(图据@抱山)
“鸳鸯楼”是两栋独立的楼房,各有6层楼,每层楼有十几户住家。楼道是铁栏杆的外走廊式。楼栋的两端各有一楼梯,将两栋楼连接在一起,与之成为一个整体。楼梯成Z字型,上下楼层,转折行进。
(图据@JUAN)
斑驳的墙壁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带有一丝丝穿越的感觉,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的香港老电影中。
(图据@尤慕达)
这座有40年历史的鸳鸯楼,如今却成了拍照圣地。
(图据@成都圈子)
自带黑白效果的鸳鸯楼,是摄影师们首选创作之地,无论是淘宝照片,还是复古的照片或者其它,鸳鸯楼都是绝佳拍照地~
(图据@成都潮生活)
这座承载着“成都记忆”的建筑,不仅彰显出天府文化包容有爱时代风采,也梳理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但如果你也想去拍照的话,不要打扰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哦。
白药厂:历史气息+时尚范儿
沿着繁华的科华南路,一直往二环外走。走过充满生活气息的高攀路社区,有很大一片被废弃的厂房、仓库,老成都人管这里叫“白药厂”。
青瓦厂房、红砖墙、弹药箱做成的花木箱,生锈的钢铁架,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前身为解放军7322工厂,又被称作“白药厂”。清末洋务运动期间,这里是生产弹药的地方,那时候为了隐秘,大家都喊7322作“白药厂”。
(老照片拍下了这个厂区前世一般的记忆)
经年之后,曾经的白药厂已蝶变新生为“BY YOUNG·1906创意工厂”,成为武侯高攀片区文创核心驱动引擎。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侯的文创氛围也愈加浓厚,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文创团队,在此聚集。
时光流转
城市在不断变迁
但那些老街却守护着这座城市
最原始、最质朴的历史与文化
去惯了商场,看腻了电影
不如去武侯的老街牵着手走一走呀~
(本文来源:武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