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节”救不了土特产?特产品牌做不大是根子上的事
导语:阿里造了一个“双十一”,现在又造了一个“年货节”,众多土特产们集体狂欢。但是,和“双十一”一样,“年货节”注定也是马云的,而不是咱们土特产企业的,土特产们要真正做大品牌,必须有自己的方法。
当阿里造出了双十一,预备再造一个节日的时分,或许也是由于这个因素,他们做了一个“年货节”,众多土特产们集体狂欢。毫无疑问的说,“年货节”是土特产提高销量,推广市场的机会,但是,长久以来,有许多非常好的土特产品做了许多年还是做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从“小”特产转变为大品牌的关键按钮是什么?
不从根子上解决好问题,“年货节”也救不了土特产品牌们。
建立大特产观念
特产好,但是做不大,问题往往首先出在观念上,出在没有处理好特产的“特”字上。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特产要做大,必须建立大特产观念,也就是大食品、泛食品观念,不能把特产只当作特产来做。
特产一般都有历史和传统,产品特色浓郁,有的还形成了固有的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如果企业只按照消费习俗和营销模式做,每年靠着本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团购、年节走亲访友馈赠以及外来旅游者尝鲜来经营特产,是纯粹特产本位观念下的特产销售,不是大特产观念,也就是说,不是大食品观念,市场一定受局限。
建立大特产观念不能死守正宗和原生态,要对产品进行快消化改造。消除一切产品储运不方便、消费不方便的因素。要使产品能够方便地多场景、多时间、多频次地快速消费。
凡是腿长走得远的地方特产,都在产品形态、包装上动了脑筋进行了快消化改造。
英国立顿茶相对于中国传统茶是快消的,加多宝凉茶、香飘飘奶茶相对于街边店售卖模式是快消的,好想你枣片相对于传统鲜枣是快消的……
华北和西北高寒地区的特产“莜面”,制作时需要“三熟”,非常麻烦,如今已经被研制成“方便莜面”,热水一泡,即可食用,成为糖尿病人的最爱。
现在老北京酸梅汤装瓶卖了,冰糖葫芦汁装瓶卖了,沙其玛有单独小包装了,“驴打滚”被包进糖纸里了,周村武大郎烧饼有品牌袋子了……下一个也许就是萧山萝卜、高邮香酥麻鸡、伊犁马肉。
对地方特产所谓的“正宗”也是这样,必须有所打破。包括口味的正宗、产品形态的正宗、消费方式的正宗。
罐装王老吉、加多宝跟当地街边凉茶店相比显然是不正宗的,标称四川小吃的麻辣牛肉粒、麻辣豆干,其麻辣劲儿在四川人看来显然不够给力,现在被一个一个分装的桂发祥小麻花,相对于传统的比小孩子都高的天津大麻花,显然是失去了“特点”。这些“不够正宗”,都是为了适应更广大的全国消费人群、为了在更广阔的地域销售所做的妥协。为了消费者,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顶层设计,抢占资源做老大
战略大师艾·里斯说:“如果一个小公司想要成为大企业,那么就要遵循‘大’的法则,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公司,要着眼于国外,着眼于全球,向全国、全球市场发展;同时,要往小处做,让自己比对手更加聚焦。”
做企业,一是要有做大的理想,二是要有做大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顶层设计。
地方特产企业定战略,最重要的原则有三:
一是要学会放弃,有舍才有得,舍得之道,大智慧也;
二是要资源聚焦,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这是中小企业获胜的唯一途径;
三是要抢做老大,老大是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谁升起,谁就是太阳。
我发现,越是小企业,想法越多,产品越多。多而不精,散而不强,四处出击,到处碰壁。这是地方特产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乱象和战略误区。许多中小企业的湮灭往往不是饿死的,而是被眼花缭乱的机会撑死的!
资源就在你眼前,特产就是你最好的蓝海市场,好好集中精力、聚焦资源在地方特产上下功夫吧,先做“小”池塘里的大鱼,然后再到大江大海中畅游。
特产市场,是一个战略机会市场,许多品类群龙无首,企业家们要珍惜品类里蕴含的战略机会,谁率先树起品类大旗,做代表品类的品牌,谁就会获得“先者生存,强者愈强”的优势。
以山西老陈醋为例,在当地受消费者青睐的东湖,在外埠市场远远不如紫林的影响力大,原因何在?因为紫林在外埠市场率先代表山西老陈醋打出了知名度,不用说,紫林比东湖的发展潜力大得多。诸如“龙口粉丝,龙大造”、“乌江榨菜——正宗涪陵榨菜”等成功地把区域品牌优势转移为企业自有品牌身上,这是抢占资源做老大的英明之举。
不是特产不行,是格局不够,是思路不对。从地方特产到大特产,需要消费者心智的打破,更需要经营者经营观念和思路的打开。
眼界决定思路,观念决定方法。没有一个食品天生就是全国性的,把地方特产名品的产量规模做大,把产品和品牌推向全国,就会成长为优秀的食品企业。
娄向鹏,著名品牌农业营销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神农岛首席顾问,微信号:louxiang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