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时光 丨 记忆中的江北老城
重庆文化主题商店
第575个故事
记忆中的江北老城
作者:罗辑
我60年代末生在江北老城,住在美丽安静的江北公园,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快乐童年。虽然1980年全家搬迁,但江北老城的一草一木、彼人彼事仍然时刻萦怀于心。
记忆中江北公园的《八阵图》,精美的老建筑测候亭,还有福音堂、德勒撒堂、文昌宫、老戏院、圆觉寺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各式各样的建筑民居、院落楼宇……他们代表着老城历史文化的精髓,见证着我长大成人的足迹,见证着父母家人、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和我曾经的快乐……记忆里,每逢节假日,老爸老妈就会带着我和姐姐沿着江北码头长长的石梯下到江边,再走过颤悠悠的跳板、随江水摇晃的趸船,然后坐船到朝天门,那时的船票是4分钱一张。在我的记忆中,到河对面的市中区是让人神往的,那边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车子也要比江北城多好多……童年的美好,实在让人难忘!
欧阳桦绘制的江北公园大门
欧阳桦绘制的江北公园内的测候亭
从2003 年拆迁第一爆开始,江北老城步入了整体拆迁的高潮。不长的时间里,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5万居民全部搬离祖辈几代生话的家园,100多万平方米的破旧危房骤然消失……我还记得,老爸在我上小学前带我在江北公园住家窗下栽了一颗黄桷树,说树会和我一起成长。如今父亲已年逾八旬,我也人到中年,但小树和曾经的故居都消失无踪。
我常常后悔,为什么我为老城留下的照片那么少?为什么那么多给我留下了美好记忆的景物就再也看不到了?
想古往苍桑,看今来新颜,抚今追昔,江北老城的市井旧貌、人文风情,似深深的烙印,铭刻骨髓,让我怀念。它翻天覆地的巨变,让多少江北老城出生成长的儿女们苦心孤诣,去寻觅它每一寸土地风貌的漫长幽远,去追忆它消逝的那些古朴真实情怀,去记录它一天天一点点的旧貌新颜,去怀念那座城,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供图:废墟上矗立的新城
中国第一条城市过江客运交通索道
嘉陵江索道
上世纪80年代之前,重庆主城区仅有一座长江大桥、一座嘉陵江大桥,过江的交通压力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1980年底,重庆市政府决定建设嘉陵江索道。1982年1月1日,嘉陵江索道正式开通运行,这也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过江客运交通索道,索道全长740米,车厢最大容量46人。乘坐索道凌空渡江,从此成为重庆人引以为豪的一大城市景观。热门电影《周渝的火车》、《日照重庆》、《疯狂的石头》等都里面有不少索道的镜头。
作者供图:嘉陵江索道
20多年来,索道作为渡江的交通工具,承载了很多重庆人上班、上学、进城的集体记忆。挤在轿厢的窗边,晃晃悠悠的过江,到了江心,四面都是空荡荡的,远离房屋、人群,脚下是滔滔江水,这种感觉确实很特别……
作者供图:嘉陵江的水位线
2011年2月,嘉陵江索道宣布停运,为正在建设的千厮门大桥让路。随后,曾有消息称嘉陵江索道将另址改建,但最终它等到的命运是拆除——位于沧白路的南塔楼拆除,保留江北嘴的北塔楼,拆除的嘉陵索道轿厢和驾驶室等重要部件作为文物,在博物馆等处陈列。
嘉陵江索道运行29年来累计载客量已突破1亿人次。
“每一根绳索,都有它的终点,比如嘉陵江索道。遗忘比消失更可怕,这根存在了33年的绳索,正式接受拆除。请记住它的墓志铭: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嘉陵江索道,1980年12月15日,生;1982年1月1日,通车;2011年2月28日,停运;2013年12月23日,卒”……重庆本地的微博一度疯传着这段深情的文字。
作者供图:城市建设中
重庆市公园之冠
江北公园
江北公园,曾是江北城人休闲常去的好地方,更是我们少年时的天堂乐园。小伙伴们常相约在公园里玩耍,捉丁丁猫(蜻蜓)、螳螂、亮火虫(萤火虫),捕蝴蝶、抓蝉、“藏猫”、“办家家酒”,打“官司草”,转游《八阵图》,猴子似的在石山上爬上爬下,或在公园门口小人书摊,几个人头挤在一起同看一本书,看的是津津有味。
上学后,我们也会在公园图书馆凭借书证借阅书籍,在阅览室翻阅画报刊物,在娱乐室下跳棋、军棋、珠珠棋,打乒乓和”克朗球”……公园里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欢歌。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图书馆里负责借阅书籍的“钟伯伯”,他常常叼着一个烟斗,穿着一件本是蓝色却洗得有些发白了的长大褂工作服。起初觉得他很凶,但因我喜欢看书,在常去借阅书籍熟悉后,发觉他实际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欧阳桦绘制的江北公园内民众图书馆
据说江北公园是1927年为重庆著名实业家唐建章(时任江北县建设局长)所建,是在明朝留下的文庙后街和江北县政府后花园基础上扩建新修的。占地约有3.17公顷,被宽阔的撑花街分隔成上下两园,一段用条石拱顶的隧洞,从撑花街的石板梯坎路下穿而过,将两园连通。园内的青石板大道宽宽绰绰,楼、台、亭、阁、假山景观,古树名花、荷池喷泉、轩、榭、亭、台点缀其间。另有弈园、棋阁、茶亭、相馆、餐厅和体育场等,是旧时重庆最大的公园之一,为当时重庆市公园之冠。
作者供图
从正大门进去,是一条青石板路的大道,两旁有修剪整齐的“万年青”隔开的绿化花地。左边一排房子是文化馆报刊阅览室,右边是一个绿树掩映的大喷水池,水池是青石砌的栏杆,池中有叠石假山,奇峰耸立造型,植树其上,绿意葱郁,水面常有成片绿色浮萍,水里成群结队的锦鲤摇头摆尾,或觅食或游弋追逐。水池旁绿荫下是露天茶园,摆放着一排排竹凉椅和茶几桌凳,游人们在此喝盖碗茶,摆“龙门阵”。当年我们放学时经过此地,也常和同学相互比赛,用捡来的碎瓦片打水漂,看谁扔的碎瓦片在水面跳得远……
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水池附近有一个用木栅栏当门,半敞开的消防室,里面墙上挂满了灭火器、铁斧、带长把的铁钩、消防水带、水桶、喷水头,还有形同大清朝时清兵头上戴的尖顶帽子。其中那架有久远历史的人工手摇消防“水龙车”的样子,更是一直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作者供图
江北公园整体是台阶式的构建,抬脚登上青石梯坎,就到了水池旁石壁上的第二级平台,这里地势较为宽阔,以前是进行篮球等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后改成了露天电影场。再登石梯是公园的第三层平地,此处有很多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的黄葛树和一年四季常青的灌木丛及竹林。树下有石圆桌凳和方桌凳供游人歇脚闲坐,孩提时代的我们也经常几个同学邀约着一起在这些石凳石桌上做作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再往里走,一片参天大树下突兀立着久负盛名的石假山——“迷园”,诸葛亮的“八阵图——旱八阵”。有两座嶙峋怪石垒成的弧形拱门让人们一进一出,“旱八阵”是石山堆砌的层峦叠嶂似的逼仄“小径”,曲径通幽、易进难出,这正是“八阵图”的奇妙之处。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之间有很多空洞可以藏身,幼年的我们时常在这里捉迷藏。
作者供图
假山“旱八阵”和高高在上矗立的“公园图书馆”——一幢异国情调的欧式小洋楼连接一起,好像一座石山园林似的。那幢有着左右”之”字形石梯坎的小洋楼显得高大雄伟,整座洋楼是砖石建成,有宽阔的内外走廊道、燕泥墙、罗马柱、弧形和方形窗框,以及精美的木刻雕花和彩色窗玻璃,歇山式坡屋顶,一些墙面被“爬壁草”覆盖。它们是中西交融合璧的典范,显出了不一般的协调精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供图
过“旱八阵”是一条林荫小道,和条石拱顶的隧洞相通。在幽静的隧洞里说话时会有清晰的回声,有人会心血来潮,兴致勃勃使劲地再吼几声,让声音在洞中回响荡漾。
出隧洞口上几步石阶,左边是一个堆砌假山的小水池,满池绿油油的浮漂,右边是两级不太长的石梯坎。上了石梯就到了公园最高的一块台地,这里紧靠红会医院后院墙,也通江北公园在上横街处的后门和撑花街的中门。这里集中了老江北公园的轩、榭、亭、台的精华,颇有声名的《八阵图》“水八阵”就在这里。“水八阵”是用宽窄相等的石板,铺在了水池上左右回旋的石桥,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
欧阳桦绘制的江北公园内陆下通道
公园前、后、中门只有位于“撑花街”的中门留存最为完整,高高大大用青砖砌成,是半圆柱弧形门楣,极像牌坊。公园除了这旧时的三个门外,实际上还有一些便道和其它朝向的街巷相通,进出十分方便。
作者供图
公园北侧大门外不远有一处被树木密密包围起来的地方,里面是八角形青灰色建筑,一楼一底,青砖灰瓦,挑檐屋顶,亭顶有风向标等物,这里就是民国时颇负盛名的“测候亭”。
据说,“测候亭”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当时的“江北县建设局测候所”修建,是重庆地区最早的气象站之一。抗战时期,“测候亭”观测到的气候数据,是重庆制定防空袭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测候亭”曾经被日军飞机袭击炸毁,但很快得以修复。当年,人们称这里为“建设局”,也有叫“气象局”的。
作者供图
现在,“测候亭”已被当作江北城记忆的一部分得以保护,修旧如旧,恢复了它的原始旧貌。古色古香的大门,别致的亭楼和测候所的工作间连为一体,总面积是80平方米。
亭为重檐尖八角,两层顶,上顶呈四方形,顶尖有一铁杆,用以装风向标,下顶为八角形翘脊。亭身的各个方向均只开一个窗户,亭体高9米,面积有19、6平方米,依稀可见亭正面基石的八卦图,上有“江北县建设局测候亭”竖行大字和“民国二十一年建”字样。
现在,它与维修复古的大夏王朝皇帝明玉珍的“睿陵”、新建的“中央公园”同在,以古朴与现代风采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唯有通过影像与文字保留些许记忆,希望历史的存在不会被遗忘。
(完)
作者供图
- 故城时光 -
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所以我们讲述历史。每一个小小的故事串联起的是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它们可能是琐碎的,平凡的,但却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真实发生过的。我们记录那些过往,从而更好地体味现在。
四年前,时光里独立书店发起众创《故城时光》,动员重庆市民参与记录城市变迁与百姓民生。众志成城之下,完成了一本全城瞩目的城市记忆之书——《故城时光》。
历时一年,一千多篇稿件,最终择选百篇入书——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百年故事。从百岁老人到00后的年轻人,一共125位作者,他们笔下的关于亲情、友情、邻里情的真实、直接、温馨的记忆,直达每个人的内心。
- 征集启事 -
关于重庆的故事,您可以在这里讲述。
我们会将您的文字编辑成微信电子读物或出版物,如已出版的《故城时光》、《故城》、《典藏重庆》、《青川》......影视或图片可参加展览,如山城巷影像展......
- 欢迎投递 -
文章 | 视频 | 图片
- 投递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