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

.

       读 山

2010年8月7日是一个黑色的不幸日子。截止到8月22日,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不幸遇难者已有1435人,失踪的为330人。而且,我国深受泥石流和滑坡等险情胁迫和困扰的,不仅是在甘肃舟曲一地。

在发生舟曲泥石流灾害前后,本报记者开展山地工作调研,奔赴隶属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研究所的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以及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试验站,两次考察了贵州的一些边远山区,也采访了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张特殊的中国地图摆放在本报记者面前。它,是中国的山区面积地图(上图)。

让我们来熟悉这张山区地图,让我们来“读山”。

中国山区(山地)今日识几何?

中科院成都山地与环境灾害所所作的相关研究,参考并集纳专家们的意见,认识如下: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即为山区(未考虑行政单元的完整性):

1)海拔大于1000m;2)海拔大于500且小于1000m时,相对高差大于200m;3)海拔大于50且小于500m时,相对高差大于50m。以此获得中国山区范围图(见A4版图1),山区占全国面积比例为69.79%。

2.在东部地区(见A4版图2),山区面积为45.49万km2,占东部总面积 41.45%,占全国山区面积6.85%,占全国土地面积4.78%;东部地区有贫困县76个,贫困区总面积17.85万km2,其中山区面积为 11.05万km2,山区占东部贫困区面积比例为61.89%,东部贫困区占全国贫困区面积的10.16%。

3.在中部地区(见A4版图3),山区面积为66.07万km2,占中部总面积39.55%,占全国山区面积9.96%,占全国土地面积6.95%;中部地区有贫困县170个,贫困区总面积43.5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为22.50万km2,山区占贫困区面积比例为51.64%,中部贫困区占全国贫困区面积25.71%。4.在西部地区(见A4版图4),山区面积为552.03万km2,占西部总面积 81.90%,占全国山区面积83.18%,占全国土地面积58.05%;西部地区有贫困县306个,贫困区总面积108.69万km2,其中山区面积为 92.42万km2,占贫困区面积比例为85.03%,西部贫困区占全国贫困区面积64.13%。

读出山的凝重与庄严

这里,先得说说“山地”与“山区”的异同,亦即在汉语的表达中,什么是“山区”,什么是“山地”。

钟祥浩先生原来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现在是《山地学报》的主编,据他介绍:“山地”与“山区”,这是两个令许多人可以意会而难于言传的日常用语,也是令许多科学工作者难于严密下定义的学术用语。一般来说,“山地”一词着眼于山地的自然属性,强调地表有高低起伏之分的地势变化,是一种类型概念,自然科学工作者多使用“山地”一词;“山区”一词多从人文属性考虑,强调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特点及其变化,是一种区域概念,社会经济科学工作者多使用“山区”一词。“目前科学界和社会上存在'山区’与'山地’混杂使用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对'山区’与'山地’的概念,迄今都没有严密的科学界定。”

“按有山的区域就是山区的理解,山区应是有多个山体及其山间谷地组合而成的区域。这种区域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因此,山区(区域)具有多样复杂的自然—人文系统结构,按照人类活动与山地自然环境关系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以及区域共轭性原则,可以对有山的区域作出区域的划分,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多层性和空间上连续完整性特点。”钟祥浩在对本报记者继续阐述后指出,“当前,制定一个能统筹和指导全国山区发展的、系统科学的山区区域划分与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由此看来,“读山”需要耐心。因为千山万峰太过厚重,要读懂山的巍峨、山的奇奥、山的庄严,我们一生皓首苦读也难穷尽。读山也需要睿智。要读怪石嶙峋中,一粒粒松子从鸟喙里掉落缝隙,从中破解松树赢得阳光雨露的奥秘;更要读洪荒时代层层岩石积淀,茫茫沧海如何变成桑田;历史上义军领袖登高一呼,正义如何化身为擎天一柱。

若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现在我国的贫困县一共998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592个,省级贫困县406 个,80%以上都在山区。我国山区县大概有150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贫困县。从现在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小康目标,仅仅剩下10年时间。到 2020年,山区贫困县有多少能够脱贫?假如一半还不能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计划就会彻底泡汤!”最近,本报记者采访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石山,这位95岁的老者忧心忡忡地说。

石山先生早年参加革命,至1950年春调到中共中央东北局办公厅农村组,从此就未离开农业战线,未中断过对山区的研究。他用整整一个甲子“读山”,是读出山的凝重与庄严的一位智者。

“山,国家统一的基石,民族团结的家园。它既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舞台,又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情感的寄托。它贮存着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记忆。”“山的厚度,就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厚度。”著名作家陈章武如是说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据2000年出版的国情系列丛书《中国山情》资料表明:全世界1/5的陆地为山地,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的人口生存在山地。山区提供了人类发展50%以上的物质文化需求,世界5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山区而生存。我国 23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有1500多个是山区县(市、区)。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50个都主要繁衍生息在山区。我国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人口的78%左右。

委内瑞拉全国地形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西北部和北部山区,主要为安第斯山脉的东北分支梅里达山脉,是其境内最大的山脉,顶部终年积雪,经常发生地震。二是中部奥里诺科平原。三是东南部的圭亚那高原,海拔为500米~800米。但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所以,虽然时有泥石流之类的自然灾害发生,该国却是拉美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有14座,其中有8座可以从尼泊尔登顶。尼泊尔也号称 “山地王国”,是全球登山爱好者的乐园。1983年成立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就设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这是个独立的国际山地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国际性政府间组织。八个成员国包括中国、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不丹、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尼泊尔是相传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释迦牟尼经6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道”。故此如今在尼泊尔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土石围拢的千年菩提古树,人们将之作为“神林”加以保护,不准随意采伐和破坏。

瑞士是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最高点是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瑞士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加上农业和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故有“欧洲水塔”之称。同时,瑞士也是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度之一。

亚美尼亚境内多山,全境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根据《圣经》的记载,亚美尼亚也是诺亚方舟停靠的国度。诺亚一家走出了方舟后,就建立了亚美尼亚。但亚美尼亚如今的人口也只有区区350万。

谈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但很多人却不识“山”时,我国《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原执行主编余大富说:“世界其他大山如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都是贯穿多个国家,'国家’将这些大山分割成许多部分,无论开发利用或管理、治理都存在巨大差异;而我国的大山在这方面则常常具有人为趋同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日本,约占65%。日本的山地面积占国土比例几乎和我国相当,但日本的山地管理世界有名。”“中国山地的特点是多样性丰富,包括山地类型多样性、山地生物多样性、山地文化多样性……但我们对待山地的方式和方法却显得单调,这与泰国、缅甸、尼泊尔等国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山地国家,但并不是人均山地面积最多的国家,瑞士、尼泊尔及中亚五国等国家的人均山地面积都比中国的大。我们不但未曾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山地面积最大’这个事实,更难认识到由于山地人口密度太大、山地几乎贯穿全国主要的大江大河上游,因此,山地问题是阻碍全国生态良性发展、进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威胁和潜在的制约因素。”余大富对本报记者强调说,“中国山地的问题其实不是山本身,而是人;也不仅仅是人对山的开发,而是人对山的态度和行为。为了持续发展,我们应构建山地崇拜信仰,视山地为我们的文化图腾。”

不懂中国的“山情”,未曾意识到“人”与“山”究竟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难道就像是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假如毛泽东在解放以后骑马

毛泽东的许多诗词都离不了写山,存世的100多首诗篇中,直接咏山的就有20多首,且许多诗篇是在骑马中吟就。《井冈山》、《十六字令·山》、《昆仑》、《六盘山》等诗篇脍炙人口,传诵至今魅力如初。这,和毛泽东对大山十分深厚的感情分不开。

927年秋收起义过后,毛泽东炯炯的目光盯住了井冈山:“《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 鲁迅读了毛泽东的几首诗词以后,无不激赏他有“山大王”的气概。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山与中国革命胜利休戚与共。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要以山为怀抱,战略退却要以山为掩护。要在高山峻岭中行军作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没有山的依托势必要打败仗。故此,毛泽东诗词中吟咏的山,都是真挚感情的抒发和写照。

山地在军事地理上有着重要价值,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山地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一些山地有洞穴分布,是储藏弹药、保存粮食的天然仓库。因此,作为屯军和聚首起义之地,许多山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必然选择。

但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显然不是一般的“山大王”。在井冈山那只有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下,毛泽东完成了长达数万言的《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要求红军战士熟悉井冈山地形环境,很快开创了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新局面。

前不久,《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发表一篇文章,叫《假如毛泽东去骑马》。因为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曾说过:“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骑骑走走,一路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国内国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很想学明朝的徐霞客。”

梁衡在文章里,对假如毛泽东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骑马,到全国各地搞调查研究,列举了可能要去的有三门峡水库、陕西米脂杨家沟、黄河第一弯、巴颜喀拉山、庐山等地,“试想一个最高领袖深入民间 4年,将会有多少新东西涌入他的脑海,又该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党史、国史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新版本?”

更妙的是这一段:“还不等走完黄河全程,在晋、陕、宁、甘一线,毛泽东的心情就沉重复杂起来。在这里,当年的他曾是'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现在毛泽东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立马河边,面对滔滔黄水,透过阵阵风沙,看远处那沟沟坡坡、梁梁峁峁、塄塄畔畔上俯身拉犁,弯腰点豆,背柴放羊,原始耕作的农民,不禁有一点心酸。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这样轰轰烈烈,怎么就没能解放出更多的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改变他们的境遇呢?”

看来,战争年代会利用山地打仗的共产党人,在执政之后,更必须学会很好地利用山地,搞好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才能实现全民奔小康的目标。

山脉遍及全国像挺拔的脊梁

中国陆地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基本形态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几大类。这些类型在平面排列组合上互相贯穿和镶嵌,呈现一种网格状结构,而这种网格结构的分界和骨架就是山脉,这些山脉遍及全国,像一条条挺拔的脊梁支撑着整个中国大地,组成巨大的中国地貌系统。从卫星图像上亦可清楚地看出,构成网格骨架的山脉脉络清晰,排列有序。

“中国乃多山之国。冰山,雪山,火山;石山,土山,沙山;孤峰峭拔的山,群峰林立的山;寸草不生的山,密林郁闭的山;远绝人迹的山,跻身闹市的山;随漠风飘移的山,与海涛共舞的山……其数量之多,品类之繁,分布之广,恐怕,只能以大海的波涛来比拟吧!”陈章武在他的散文《人与山的对话》里如此感叹。

中国高山巍峨连绵,古代文人写山的诗篇也汗牛充栋,如白居易《题天柱峰》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李白的《行路难》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辛弃疾《咏江郎山》叹:“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令人拍案叫绝。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大兴安岭

中国山脉的走向及分布规律,明显受到大地构造行迹的控制,我国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早年就提出“一带三弧”结构的理论,“一带”,是指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地,即昆仑山—秦岭山系;“三弧”,第一弧指在东西走向山系北面的蒙古弧,该弧西翼是由西西北向的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等山脉组成;东翼由东北走向的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组成,弧顶为东西走向的阴山,东西两翼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山系。第二弧为青藏高原的西藏弧,它以喜马拉雅山山脉为主,包括了北面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脉等,它们共同组成向东北突出的西藏弧山系。第三弧为华南弧,此弧为一个向西突出的弧形山系,它包括台湾的中央山脉,华南地区的武夷山脉、罗霄山脉、乌蒙山脉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山地复杂多变的地理地貌,是否就一定意味或隐含着这个地域特定的文化特征?山地在地理地貌上表现出的闭塞、崎岖、坎坷,与它相应的文化特征难道就只是保守、落伍、顽固?

“对于人类来说,山,绝不仅仅只是可供审美的风景。每一座山,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部卷帙浩瀚的百科全书。”陈章武的评说非常到位,“与某一座山的某一次邂逅,仅仅只是瞻仰了它的封面,浏览了它的目录,信手翻阅到它某一卷、某一页中的某几行文字而已,怎么可能对全书博大精深的内容有全面而透彻的理解呢!怪不得苏东坡说过:'看山一日,读山数载。’”

熊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在山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欧阳志云向本报记者介绍。

我国不仅国土辽阔,而且山地险峻,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

1. 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我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等所有类型。

2. 我国物种丰富,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占世界种数10%,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14%。

3. 我国特有属种多,其中高等植物特有种有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4. 我国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动物中的熊猫、白鱀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5. 我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以上,而且有药用植物1.1万多种。还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

自1956年在广东鼎湖山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226个,省级的自然保护区655个。保护了我国8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40%的天然湿地、20%的天然林、85%的野生动植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

“但总体来看,由于栖息地开垦、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十分严重。”欧阳志云说,“如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的熊猫,存世的大约只有1000多只。熊猫由于其生境恶化的原因,被分离成很多小的种群,逐渐丧失了自然繁殖的能力,若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多年后熊猫就会走向灭亡。可喜的是现在熊猫的栖息地在扩大。”

我国熊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会徽,也是全球自然保护运动的偶像性标志。

冰川是高山流淌的血液

中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北部,共计46298条,冰川面积 5.94万平方公里,冰储量5590立方公里。长江上游地区不仅冰川条数多,而且冰川分布广、面积大,储量丰富,特别是长江源区,分布着长江水系一半以上的冰川,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占长江水系的67.6%和71.0%,是长江水系的主要冰川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高海拔地区的冰川正在不断地退化。大量冰川的消融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安全;对于高山上的冰川来说,这意味着由冰川补给的河流水量的不稳定,在大量冰川消融时会造成水灾。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玉龙雪山

其中,位于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既是欧亚大陆距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也是我国季风海洋型冰川发育最为典型的代表性地区。“玉龙雪山等海洋型冰川区冰川和气候环境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时间上的易变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等特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育典型的季风温冰川,决定了玉龙雪山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从而使之成为海洋型冰川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独特区域,许多科学和现实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的博士生王世金对本报记者说,“所以,我们在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建立和升级,对于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型冰川区冰川动态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冰川是高山流淌的血液,是生物多样性的顶端;一旦冰川消失就意味着血液流干,失去孕育草原和森林的源泉,高山也就失去了生命,山地居民失去了最后的家园,就会沦为生态难民。特别是冰川面积不大的区域,它对气候变化承受能力就相当弱。”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青藏高原科考调查,依靠冰川补给的长江,在其源头地区发育有大小冰川437 条,长达12.5 公里的姜古迪如冰川是其中最大的一条。“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其巨大的力量刨蚀着地面,像推土机一样把泥沙和巨石一块夹带着流动,冰舌低于雪线后开始消融,形成河流,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流动。冰清玉洁、昼夜喧响的冰川融水,一路汇合大小支流横贯中国,经6380 公里东流行程浩荡入海,千万年来不息养育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和文明。”乐施会北京办公室研究干事刘源多年来致力于长江源保护,她在《我所走过的长江源头》写到。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山》诗曰:“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是秦岭的主峰,亦可泛称秦岭。诗人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分野中峰变”是说峰峦将山南山北划分为不同的地区,“阴晴众壑殊”则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表现出千岩万壑的雄壮秀丽。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终南山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辑单之蔷有篇《假如没有秦岭和渭河》的博客。开篇名义:“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陕西的秦岭和渭河最为重要和独特。” “中国许多山虽然有名,但大多数山假如从不存在,对中国也没什么,可是假如没有秦岭,中国将不成其为中国。地理学家认为秦岭和淮河把中国分成南方与北方,但站在淮河边上,你很难看出两岸景观有南北之分,因为淮河作为分界线是中国南北过渡带之间的一条虚拟线,但秦岭就不同了,在中国的中心和中部,秦岭这座大山东西这么一横,山南山北的景观就骤然变了。”

单之蔷说:“秦岭东西横亘,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寒流,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

2003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 ”,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秦岭“献给地球的礼物” 证书。这是秦岭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国山地变化的诡异万千使然。

同样,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的两山对峙,也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多端。据专家考证,金沙江本来是向南流的,在多次的地壳运动中,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被抬升而隆起,在隆起过程中因相对运动而发生断裂,长江顺着这个断裂带溯源侵蚀,最后把金沙江夺了过去,这才纵容了金沙江豪放不羁的性格,形成了以雄、奇、险、幽、美闻名于世的“三江并流”,以及对中国地理与经济格局都意义深远的长江第一湾。正因为有了这长江第一湾,才有了全新的华夏文明。当代探险家、徒步旅游家余纯顺说:“如果没有这第一湾,金沙江可能如怒江、澜沧江一样流到国外,那就不会有(今天的)长江,也不会有孕育中华民族的长江流域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美丽而又令人忧伤的喀斯特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众所周之。桂林的山,似明眸浅笑;漓江的水,如长袖善舞;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琳琅满目,“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的“四绝”,然而或许人们不知,是特殊的喀斯特地貌,让桂林的山水赢得了“甲天下”的赞誉。

包括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贵州的黄果树,以及荔波的大、小七孔景区等,其美丽绝伦的风光景致,也是因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约为10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也属于“山地”之列。其中尤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为最。

“贵州地区天无三日晴,虽然降雨量丰富,可是落到地上之后都存不下来,变成了地下暗河。”《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对本报记者介绍说,“我曾经去过贵州等地的喀斯特山区,老百姓因为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没有办法耕种农作物,都是走到哪里挖一个坑,撒一把小种子,自然和生活条件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云南、贵州、广西虽然都属于喀斯特地区,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显著。广西地区属于喀斯特老年阶段,喀斯特发育完全已经成为孤峰残丘,水和土有基本的保障。但贵州的喀斯特还处在石芽阶段,没有被溶蚀,并且因为它刚刚发育,刚开始抬升,造成地下水的大幅度降低,加大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距离。这里最深的地下水有的竟深达上百米,而我们平原地区的浅水面一般才两三米。李栓科说:“这些喀斯特地区深部的地下水保持暗河的形态,很难有办法利用,甚至连植物的根系也不能深入,靠打井也很难打到水,即便打到水也抽不上来。”

虽然地表大气水分很多,降雨量丰富,但是土壤层非常稀薄,根本就留不住水。令人尤其无奈的是:地表上没有足够养育生命的水流,地下暗河却滚滚而流。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土地被喀斯特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犬牙交错,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靠机械化的田间耕作。

“从中国区域的均衡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不能不充分考虑山区的发展问题,尤其是那些喀斯特地区的发展问题。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长久的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高原有时根本感觉不到山的存在,但是贵州并没有特别高的山,却处处都让人感觉到山的胁迫。这带来一系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走南闯北”多年的李栓科动情地说:喀斯特地区的山民们祖祖辈辈,想了很多办法克服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哪怕是巴掌大的土壤,也会想法刨一个坑、撒一把种子。那里的耕作方式甚至可以说和刀耕火种差不多。这里怎么收割呢?用剪刀!甚至镰刀都使不上劲。老百姓除了种植菌类等经济作物,就是苞谷、玉米、红薯等产量低,耐贫瘠的作物。因为水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往往只能望天吃饭。

中国喀斯特发育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喀斯特撩人魂魄的“美丽”中,却又透着忧伤和酸楚。

愿华夏基业之树长青

《南方周末》2010年8月12日有篇报道,仅题目就发人深省:《还有多少个“舟曲”潜伏?大自然的报复只是时间问题》。报道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甘南地区积重难返的生态窘境,当地无计划的疯狂伐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不少地方森林资源逐年锐减,生态环境被超限度破坏。而等到地方政府醒悟过来大力植树造林巩固水土时,才发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想种也种不活了。”

此前亦有媒体披露,国家测绘局曾在灾前公布过一份舟曲的航拍图,图中居多的是光秃秃的连绵山峰,而点点绿色只散见于沟坡间。

森林不仅是中华大地的美丽霓裳,更是稳固中华山地的根本基业。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的能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中国究竟“潜伏”了多少“舟曲”这样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险,或许从山区里到底“潜伏”了多少对森林滥砍滥伐的侩子手就可略见一斑。

在2007年APEC会议上,中国对世界庄严承诺,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20%。如今,这一承诺已提前得到实现。据国务院2009年年底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达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20.36%。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虽然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0%,但仍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和1/7。我国现有宜林地中,质量好的仅占13%,60%的宜林地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而今后全国森林覆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林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2009年年底这样表示。

1955年春天,植物学家钟济新和他的科学考察队,深入广西越城岭腹地,在海拔1400 米人迹罕至的悬崖上,找到一棵被当地人称作“杉霸公”的老树,科学家将标本带回北京,研究后惊奇地发现,杉霸公与在欧洲出土的一种植物化石非常相似。那是 2000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针叶树,在杉霸公被发现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个树种已经在冰河时期灭绝。作为“活化石”的杉霸公的“复活”轰动了世界,后来被命名为“银杉”。

编号为“00198”的杉霸公模式标本,50多年来一直保存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库里。近年来,植物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发现,银杉的生殖障碍主要是由于近亲繁殖所致。通过后来的全国森林普查,我国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银杉的小群落。在这个银杉小群落中,不同年龄段的银杉呈清晰的阶梯状分布,有助于真正揭开银杉的繁殖之谜。

1984年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根据我国高等植物的濒危现状,公布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发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354种。其中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8种,除了银杉,还有珙桐、金花茶、水杉、桫椤、望天树等。

中国植物学家为银杉起的拉丁文学名叫“Cathaya”,它的中文意思是“华夏树”。愿华夏基业之树长青,山地再不能是光秃秃如“和尚”一般,应该有更多的森林和更多的树,才能充当护卫生态安全的屏障!

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的“溜索”

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区域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区域,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该地区跨越云南省三个地州,区内汇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异景致。同时,它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习俗并存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地图读山:认识我国山地

怒江

据中国行政区域网站介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鬼斧神工的石月亮、如诗如画的亚坪自然生态景区、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飞泻奔腾的江河瀑布、万紫千红的高山草甸、迷人的原始森林和竹海、变幻莫测的峡谷云海、惊险刺激的峡谷溜索飞渡、保存完好的'七十年代边境县城遗址’原碧江县城风貌等精品景点景区,构成了一幅幅让游人流连忘返的优美画卷”。

但且慢为这里“惊险刺激的峡谷溜索飞渡”而喝彩。

怒江由北向南纵贯福贡县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形谷地。县内最高点是嘎拉拍山峰,海拔4379米,最低点在与泸水县交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1010米,相对高差达3369米。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重峦叠嶂之间,散落着傈僳族的村庄,奔腾的怒江把一个个村寨阻隔,七八岁的孩子只能靠极危险的“溜索飞渡”,往返于万丈悬崖之间上学。当大城市的孩子们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看背投电视,不断对新疆“高空王子”阿迪力走钢丝发出惊呼时,当大城市的孩子们放学在父母亲的牵引之下,一边口含冰淇淋一边走过斑马线时,福贡县村落的这些傈僳孩子们,每天都要经受着比“空中飞人”要惊险百倍的生死考验。

这样的“溜索飞渡”上学,不是为“玩的就是心跳”,完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溜索飞渡”在怒江峡谷两边,也不仅仅是福贡县马吉乡的一处两处。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危岩耸立,谷中水流湍急,“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有木船摆渡,其他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只有靠溜索这种古老的工具往来飞渡,保持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前几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故事片《走路上学》,讲述的就是生活在怒江边上的两位小姐弟,为了到江对面学校去上学,不得不每天都命悬一线、溜索过江。

重新审视并认识中国的山地

“中国因众多山地的存在而丰富多彩。要是没有隆起的山峦峻岭,就不会有起伏壮丽的景观,从而大地会变得平淡无奇,但中国诸多山地的存在,也在时刻提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今年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促使我们清醒,必须在认真'读山’中,重新审视并认识中国的山地。”

就我国山地的作用和功能而言,山地在地形上是个隆起的区域,对气候具有很大的控制作用。比如青藏高原,它的隆起就改变了整个亚洲大气环流的原有运动模式,使中国的地理气候形成了三大区域:一个是以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高寒地区,一个是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再有就是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青藏高原隆起阻止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东南和西南季风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的不同气候带。我们日常都关心每天的天气变化,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天气变化受着山地的巨大影响。

山地对水系的发育也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几乎所有河流的源头都在山地,中国的三江源就是一例。那么大的高差势能肯定很大,会造成水土的迁移。地表物质经过风化和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变得松散,水作为搬运的载体将它们搬运到低地比如河口三角洲平原,包括下游的平原都是水将固体物质从山地搬运来的,所以水对河流下游地貌的改变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当然这也是个漫长的地质过程。

山地往往是当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因为山地内部的局部气候千差万别。比如山岭和谷底,降雨和温度都是不同的。就是同属河谷地形有的湿润,有的干旱。山地内部复杂多样的生境就带来了生物的多样性,这就是为何我国西南山区的生物特别丰富多样的原因。

山地常常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个资源的储备基地,“我国目前的找矿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够,资源转换价值还有很大的潜力。山区对国家长期发展的资源支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邓伟说。

山地的生态屏障作用也不能忽视。目前,国家发改委计划投资150多亿元进行西藏生态环境屏障建设,也正说明了国家对山地生态环境屏障作用的高度关注。

毫无疑问,占中国国土面积2/3的山地,不仅对自然地理分异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广大山区所蕴藏的丰富的森林、矿藏、水能及风景资源等,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源保障,山区显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巨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必然体现出国家战略层面的安全性质。

读“山”我们应该读出: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由于以珠穆朗玛峰为标志的世界第三极屹立在青藏高原上,也可以说,世界山地在中国。无论是山的高度,还是山的广度和复杂度,在地球系统中都可谓是首屈一指。

读“山”我们应该读出: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山区是难点区。山区长期作为资源输出区域,奉献于国家的发展。未来的资源支撑作用和环境调节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山区战略地位的历史性和长期性。然而,山区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低水平层次,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区,但却是拉动内需最具活力的空间,经济增长潜力非常巨大。

读“山”我们应该读出: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山区肩负着战略资源贮备、生态安全屏障、经济增益配套、国防安全保障、民族和谐发展等重大战略责任。

摘自2010年【科学时报郑千里报道】

.

(0)

相关推荐

  • 【常识积累】地貌

    常识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积累,橙色部分为小齐自己做题时的一些小想法,不一定客观准确,看看就好~ 本期内容 一.主要地貌类型: 1.重力地貌 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指山坡.谷坡和岸坡 ...

  • 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的四大瓶颈!

    文旅美好制造者 ? -----  阿优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在主题演讲<山地旅游的挑战与发展>中指出,山地旅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守摊子 ...

  • 济源作家刘帆散文集《济源读山》荣获“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

     近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召开,共评选出4个年度奖项.其中,鲁敏<就花生米下酒&g ...

  • 【每日黄诗】能把山读懂的人,就什么都懂了!(2021年4月21日《读山的人》)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q ...

  • 乡村四月——读山诗社第二期社课

    乡 村 四 月 读山诗社2021年第二次社课 获奖作品 主题: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是古人眼中的乡村四月.你眼中或者心中的如今的乡村四月是怎样呢?我说 ...

  • 梁衡:张家界读山日记

    2019-06-09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上午6时从长沙出发,中午在常德吃饭.晚上到张家界.夜宿金鞭岩宾馆,暮色微 ...

  • 读山(滦平县 十八盘梁)

    第8428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1-31 读山 □李士侠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这是清代恽格<瓯香馆集>题画跋所说.恽格是画家, ...

  • 「韩金贵散文」读山赏石

    作者介绍:韩金贵,井陉县广播电视局退休职工.酷爱写作. 美文:读山赏石 山,人类静默安然的朋友,众生物质和精神的家园. 山,大自然的一部立体书,石是山之书的具像文字. 北国长白山,南疆五指山,东岳泰山 ...

  • 读山读水读阳光 作者/张利杰  演播/娟子

    [总第259期]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读山读水读阳光 作者/张利杰  演播 ...

  • 贾平凹:读山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 读山 贾平凹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 ...

  • 那个看见落叶的人——读山鸿诗集《与落叶书》

    本来一片树叶就没有多重  山鸿 本来一片树叶就没有多重 春日里的落叶 掉到草坪上的时侯 比轻还轻.比去年秋天 我所看到的灰烬 都更不为人知 那么多的轻,覆盖了一地 把它们扫拢来装进口袋里 还是轻: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