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梁晓声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安静从容地去面对。

——梁晓声

2019年8月的一天,在乐山小表弟的家中,我见到了梁晓声老师和他的夫人。

一直都喜欢梁老师的作品。对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我也像很多读者一样,崇拜名人,追读作品,甚至还有一种想亲见、想认识的冲动。

那一天终于到了。

坐在梁老师对面,看着他、听着他和大家聊天。轻言细语,语速不紧不慢,时不时伴着浅浅的微笑,比划两个形象的手势。而最大的特点,是口头表述没一点语病,一字一句从他口中如行云流水般从容而出。

后来,在同梁老师夫人聊天时,得知老师就是那种思维缜密之人。前一句一出口,后一句仿佛就在那排队等着,一字接一字,一句接一句。语调的顿挫,那双温和地看着人的眼睛,使你有一种被宠、被尊重的感觉。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思维,在心里为他的句子打标点符号:哦,这里应该标逗号,这里该标句号,那里可以有省略号,那里又可以加着重号了。

梁老师的写作习惯一如他的说话习惯。梁夫人告诉我,老师写作不用电脑,常用铅笔在稿纸上写。他不停地写,夫人静静地坐在旁边不停地削笔。老师偶尔抽支烟,写,偶尔再抽支烟,又接着写。梁夫人极聪慧,她不仅是老师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并且还能站在读者的角度谈理解、感受,说体会。

我好奇地问,梁老师在稿纸的有限行距里,怎么做文字修改?梁夫人告诉我,老师的整个创作,极少有大段文字的修改、调整,都是落笔成文。整个框架的布局、前后的逻辑联系、情节脉络的发展等,都在老师的脑海中,像有一张图表,清晰、紧凑、缜密。我理解了什么是意在笔先。

聊天中,看到老师时不时地侧过头同夫人打趣几句,我不觉笑出来。这时候你的感觉是,对面坐着的,哪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著名作家,分明就是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邻家大伯,你就愿意做在每天清晨,第一个问候老师“早上好”!临了还加上一句“嗨,今天天气不坏”的那个邻家妹。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闲聊中,老师突然问,咱们乐山的“跷脚牛肉”是怎么回事?表弟有点小调皮,煞有介事地说,跷脚牛肉就是吃牛肉时必须跷脚,架着二郎腿。梁老师知道小表弟有说笑的成分,他也笑着,慢慢问,这道传统美食怎么起源,怎么个做法,又是怎么个吃法,怎么就列入了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在想,所谓作家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平常的生活,特别是关乎基层老百姓的生活。

梁老师在做客《朗读者》时,董卿是这样介绍梁老师的——他是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仿佛就是这个时代的“书记员”。我在想,指不定什么时候,老师的笔尖也会记录下咱们乐山的美景、美人和美食的。

在《梁晓声人生感悟》一书的封面,梁老师对书名注脚了一句话,“我最初的故乡是书籍”。梁老师在《朗读者》中朗读了一则收录在小学课本中的《慈母情深》,他说: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其实未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许多人的父亲母亲。董卿感慨地说,书是您精神的世界,雨果的《悲惨世界》深刻影响了您,雨果也说了一句话: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

读梁老师的作品,观看由其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我会随之感受到喜、怒、哀、乐。梁老师整个人也是我希望中的样子,我看着他,听着他,慢慢感悟他和他的作品,是如何走入社会、如何深入读者、又是如何触动人们心灵的。

我不由在心中念诵着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文学家就是这点好,生活中的痛,在艺术上能变成极致的美。

离开小表弟家时,我手里拿着梁老师签名赠予的一套曾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集——《人世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