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照式、前照式、堆栈式CMOS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科普一下堆栈式、背照式、前照式CMOS的区别和联系。不写太多废话,尽量简单明了。

CMOS传感器放大图像,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像素

前照式与背照式CMOS

传统CMOS都是前照式结构,如上图左边图片所示,其组成结构由上到下依次是:片上透镜、滤光片、金属排线(电路层)、光电二极管以及基板。

背照式结构的CMOS最早出现于2008年,其基本组成与传统CMOS一样,只是排布顺序不一样。如上图右边图片所示,由上到下依次是:片上透镜、滤光片、光电二极管以及基板、金属排线(电路层)。

前照式与背照式CMOS的区别很好理解,一种是电路层位于感光二极管前面,一种是电路层位于感光二极管后面。如上图所示,前照式CMOS的金属电路挡在受光面前面,这样会损失很多光线,真正能够被感光二极管接收和利用的光线只剩70%甚至更少。

很显然,背照式CMOS极大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可以提高传感器灵敏度,最明显的改善就是低照度环境下成像质量更高。

这么“简单”的改进,就能明显提高画质,为什么不早这么做呢?

虽然只是结构上的小改动,但这意味着承载光电二极管的基板要非常薄,大概是传统CMOS的百分之一,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相当高。所以发展到足够的技术水平后,才出现背照式CMOS。2008年的6月,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背照式CMOS传感器。直至今天,手机上采用的几乎都是背照式CMOS。

堆栈式CMOS

堆栈式,也叫堆叠式、积层式。

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本来像素区域(负责感光)与处理电路(负责处理信号)都在同一晶圆上进行蚀刻,堆叠式是把二者分开了,像素区域在上,处理电路在下,二者堆叠起来“各司其职”,所以叫堆叠式。

堆叠式的好处,最在于“各司其职”。像素部分和电路部分分别独立,像素部分可针对高画质优化,电路部分可针对高性能优化。比如,像素部分直接用65nm制程(可理解为制造精度)足够了,但电路部分用这样的制程就太粗糙了,二者分开以后,电路部分就可以采用更高精度的制程提高信号处理能力。

堆叠式解放了电路的处理能力,才让各种强大而快速地图像处理成为可能,比如高速连拍、8K视频、HDR、视频升格等。

2012年8月下旬,索尼对外发布了世界第一款堆栈式图像传感器,索尼采用的注册商标是“Exmor RS CMOS”。索尼发布Exmor RS CMOS时,推出了三款产品:IMX135(1/3.06英寸,1313万像素)、IMX134(1/4英寸,808万像素)、ISX014(1/4英寸,808万像素)。很明显,这三款产品是适用于手机的传感器。再往后,索尼才推出用于相机的大尺寸堆栈式CMOS。

背照式、前照式、堆栈式区别与联系

背照式、前照式、堆栈式主要是CMOS结构的不同,三者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我们可以使用背照式+堆栈式,从而得到性能更好的传感器,而且现在索尼正是这么做的。

总结一下,最应该记住的知识点:

1、背照式相对于前照式,灵敏度高,画质更好。

2、堆栈式主要改进不在于画质,而是信号处理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