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 就有侠客。
——古龙
有没有发现?古有《三侠五义》,今有金庸、古龙、梁羽生各位大侠,
侠客之作永远是大家喜爱的主题!
为何?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都期望有一天身怀绝技,仗剑走天涯....
鲁大东 9.8平尺拟徐渭书风草书“李白《侠客行》”
金庸的《侠客行》,最后由大字不识一个的石破天揭秘了三十年侠客岛之谜,
看似纷繁复杂的24石洞中,24句李白《侠客行》诗句所演变的绝世武功,让少林武当,华山青城....江湖各大门派顶尖高手痴迷专研而忘了回家的路,但依然无法解其密钥!
便如我们浩如烟海的书法史,其中所蕴含的绝招更是远胜于侠客岛之武功秘笈,谁能真正领略其中的主旨大义,融汇贯通,谁就赢了,对不对?
那么为何鲁大东老师能写啥就是啥?你懂了吗?
无论二王、宋四家、北碑南帖,我们要领悟的应是其中的运笔精神和结构原理,而非集偏旁部首的拼接,而若真能明一理,便能通全局,莫为某一招某一式的表象所迷惑哦!
而书法之于艺,自应有本身之气质特征,观鲁老师创作,必会为内容选择书体,以使升华其氛围。明袁宏道《徐文长传》评之曰:“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故以徐渭之大草写李白之侠客行可谓再适合不过了!
侠客岛之谜,如茫茫之大海,
未去之人,觉得其谜团如大海茫茫,诡异莫测,
在海边送别的人,只觉生死离别,望着大海不知亲人是否有归期?
岛上之人,已痴迷于侠客行的武功,不记得身负亲情的盼望与江湖的责任,
这一叶小舟,成了海边、船上、岛上三拨人的纽带,
故而,超群兄画中虽无人,但汹涌的波涛和随风漂浮的小舟,更加深切地表达了金大侠想在故事中所表达的人性、亲情、侠义和胆魄!
他们亦大侠抗外邦,如郭靖,小侠除暴安良,扶贫济弱,但其所作所想并不为让世人敬仰膜拜感恩,只为心中侠义情怀,故而,金大侠、古大侠笔下诸多真侠客平日声色犬马、不拘小节,逢大是大非必当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荣辱,事成飘然隐退,不求功名利禄!鲁老师便用内敛、含蓄的秦汉界格、浑厚自然的线条、古朴自然的结构,表达出侠客率性、自然、豁达的气质,又是一方没有见过的鲁师新风格新作品哦!
交易担保 微拍堂 ·侠客行·金石八月主题拍 小程序
金大侠的这14字对联,14部小说,是几代人追逐侠客梦的落脚处。上课小桌板底下、深夜躲在被窝里...背着老师、家长偷偷看,无比的沉浸,而影视剧更是拍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还津津乐道于哪个版本最经典,哪位小龙女最符合原著!所以金石请黄文斌老师以他最拿手的鸟虫花篆在日本泥金硬卡纸上书写这对风靡东南亚的对联,让金庸迷们过下瘾吧!黄老师的花篆常常给人以震撼的绚烂之感,每个字都有各自独特的造型与姿态,高贵而富有气质,看那“飞”字如同两只翱翔的雄鹰一般,颇为生动。加以重墨的涂鸦,形成块面的反差,空白处以细线条进行纹饰的美化,极为用心,极具灵性。
王义骅 2.8平尺金农风隶书+明人草书风“沧海一声笑”手卷同样作为70年代的金庸迷,王老师最为钟爱的便是《笑傲江湖》,沧海一声笑,百听不厌。故而金石一说这个主题,王老师便决定写这个内容!拟金农隶书笔意作题“沧海一声笑”,苍劲与爽朗之态尽显,中段草书自然书写感强,连绵不绝,大有一气呵成之态,行笔流畅,自然率性,品其韵味,有宋人格调,在拼色的纸上整件作品显得极为古雅。
王子恩 四面草书绘刻款朱文鸟虫篆刻“不如三尺剑苍芒”
子恩兄看来一定是武侠迷了,且看这方印四面款最后一面的侠客,气势飞扬、姿态生动,一柄长剑斜指天际,握拳、蹬腿、昂首、出剑,侠客的潇洒慷慨从画面中迎面而来。
当然,这方印的印面与草书款也是处理得极为巧妙的!印面中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再附以鸟虫纹饰的点缀,从整体的面貌上呈现出静雅而又绮丽的独特之感。边款的设计极为用心,满满当当三面的草书龙飞凤舞,遒劲流丽,却丝毫不觉有拖沓累赘之处,若把它想象为侠客醉酒,提笔狂书于壁,若张癫醉素之效果,大抵如是吧!
侠客是中国人心中都有的一个梦,绝不是自金庸始,亦非只有金庸一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黄老师琢磨酝酿了三小时,数易其稿,终于刻出了一方神采飞扬的作品!瞧这彩色印稿中的七个字,有没有一种雄健、豪迈、大刀阔斧的效果!
每一个字在黄老师的笔下都仿佛拥有了新的生命,以全新的面貌与各式的姿态来呈现,虽有不同的面貌与特点,但经过合理的布局与处理,在这方寸之间显得和谐有序,自然统一,甚是巧妙。而老树先生最爱说一句“在家拈针绣花,出门提刀杀人”,一股豪气尽在心头!“少时常论是非,老来只谈有无。但觉事事都好,平然行走江湖。”这可以说是他自己40年对侠客感受的一种变化,少年时冲动,一见是非可挥拳向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侠义在心中丝毫不减,但行走江湖时,便不会如此冲动,而是有如高僧大德,心态平然,处理得有条不紊喽。
故此说,侠客并非一定要身怀绝技,拔剑走江湖,
事实上,真正的侠义便在心间,不然空有一身武动,无非成为一柄屠刀而已。
金石的艺术家们,各自找了自己最喜爱、最体现侠客精神的诗句,迎来了8月的主题,大家可以看看,谁的侠客精神与你最投缘哦!
王老师这方浙派风格的白文印极为娴熟与生动,印章以切刀法刻制而成,线条极具变化,富有金石味,空间与字形的排布轻巧自然,虽极具变化,却没有琐碎之态,对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把控得可谓是精妙绝伦。
蔡老师这件北碑楷书深得《龙门二十品》精髓,用笔轻松写意,富有节奏与韵律,结字巧而拙,变化丰富,自然书写感强,用笔没有过多地追求技法上的变化,而是任由生发,内蕴丰富,意境高古。枯笔的处理也十分自然,书写时的节奏与速度跃然纸上。
翁志飞 9.9平尺精临“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长卷翁老师临摹的不光是字形,还有其气息、用笔、格调,相较于原作,翁老师的作品更多些许轻松与自然,表现了更多的笔墨变化,极为精彩。
丁万里 四面篆书+行书款拟汉镜铭文9字篆刻“羡青山有恩白鹤忘机”丁万里老师这方界格隶书朱文印颇具趣味,用汉镜铭文字入印,字形稚拙而富有古趣,在文字形态与图形之间把控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度,耐人寻味。边款的篆书是亮点,紧靠印石顶边、分布两边,形成很好的装饰性效果。小行书成文,甚是典雅秀丽,端庄大方。
丁老师的这件隶书取法汉代隶书,富有浓重的庙堂气息,在拥有乙瑛碑的隽利肃穆之特点的同时不失礼器碑的瘦劲奇绝,整张作品气势古朴典雅用笔可谓潇洒飘逸,无过于隶欲精而密。犹如英姿飒爽的侠客,每一招挥出都劲健异常。
杨少锋 三面隶书+楷书款元朱文16字篆刻“菩萨心肠神仙眷属英雄志气儿女清怀”杨少峰老师这方多字元朱文印极为雅静与高古,空间的排布与字形的处理妙到巅毫,线条的弧度与直线的衔接与搭配真是将元朱文的典雅与安静做到了极致。一方温润如玉的老挝芙蓉上以切刀小楷和古雅的隶书刻制边款,整方印的气息与格调更是又提升了几分。整件作品犹如武当太极,所有的刀痕都看似消融在笔画间,实则内涵饱满的气息,线虽细却韧劲足,字虽空却张力弥漫。
从费老师这方汉白文印中可以看出其对汉印有了极为娴熟与深层的理解,不论是线条的凝实与古拙还是空间的大胆变化,残破的处理与红白块面形成的对比,都从各个方面将这方印的精彩展现出来。
杨逸 拟颜真卿《祭侄文稿》行书笔意四面款汉白文+鸟虫10字篆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杨逸老师这方印以经典的汉白文印作基础,对于部分的笔画和留空处加以鸟虫符纹作装饰,整体给人和谐自然,质朴中带有几分灵巧的意味,生动而富有古趣。四面行书以颜真卿《争座位帖》法刻就,可谓使刀如笔,轻重提按,欹侧变化信手拈来,甚是精妙!而颜真卿之铮铮铁骨,可谓侠之大者,故用在此印中特别贴切!
沈邱恒 草书三面款白文鸟虫篆刻“桃花影落 碧海潮生”鸟虫字形与汉印线条的一种结合,将华丽与古稚相结合,空间的排布自然妥帖,纹饰的运用与线条的组合呈现,残破的处理变化使得印章更具层次感与视觉的冲击,破边的处理让印面更具张力与古意,甚是精彩。三面行书款变化丰富,用刀极为灵活巧妙,书写感跃然石上。
徐文康老师的这方细朱文整体以一种硬朗方整的感觉来呈现,然而“方”仅是一个整体的视觉感受,其印中也有许多遒劲有力的弧线来打破横平竖直所带来的单一与乏味,呈现出一种动静相生的美感,极为可人。
这方细朱文印仿明人法所制,整体呈现出一股空灵之态,秀丽典雅,端庄大方,线条细劲流畅,空间通透自然,对于弧度的把控极为刁钻,却又极为和谐,结字变化生动灵巧,给人以惬意旷达之感。
“涯”字的拉长处理使得整方印章打破了原有的节奏,变幻出新的生命力,左右两侧线条的紧密排列与中央的疏朗形成对比,线条稚拙富有韵味,每个笔画的起笔处的处理使得每个字具有书写性,笔画的挪让与变形都做得恰到好处,和谐有序,犹如君子般谦让而不显做作。
这方印的设计十分独道且巧妙,“沧”“海”二字并用一个三点水再加以重文符号的处理减少了空间上的琐碎,线条的排叠感加强了中央纵势的呈现,使得整方印更为鲜活和生动。
此印的结字十分古拙大气,根据空间布局的需要对每个字进行了巧妙的收放处理,使得各字有不同的横纵方向体势的变化,边框的残破处理与方圆结合之态使得印章极具古趣与玩味。边框的设计也极为用心,阳刻的印文内容与楷书正文相结合,颇具形式感。
沈邱恒 行书“金庸《苏幕遮》”
秋痕老师这件行书作品可谓精彩纷呈,从其用笔的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变化感受到书写的节奏感与其用笔的灵活,字形变化丰富,牵丝连带,行云流水,提按顿挫间,字形欹侧变化,气息淳朴,妙笔生花,与砖马车纹的底纸一同呈现出极为古雅娟秀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