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当,先别上!

1.学习天下第一,一定不会错,就是最大的错。

历史上的帖学名家大家,应该都研究,学习过《兰亭序》。但这些人可不是一开始学习书法就往最高层爬,而是一级一级拾级而上。且他们都有深厚的书法素养和广泛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大多都是诗,文 ,书,画兼修兼擅,博古通今的超拔人物。即使如此,学《兰亭序》各人有各人法,但一个大的倾向是作减法,把《兰亭序》复杂的笔法,结构,章法尽量按自己的意趣,需要取舍 ,只取个大意或者某一个点,某一个方面。

有名的兰亭八柱,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冯承素,董其昌以及赵孟頫,王铎等等大家的摹写都各不一样,不是他们临不像,而是各人的取舍不同形成的。

没有多少登山经历和经验,直接高攀穆朗玛峰,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充满了悬念,而是几乎不存在可能性。

冯承素摹《兰亭序》局部

褚遂良临《兰亭序》局部

虞世南临《兰亭序》局部

赵孟頫临《兰亭序》局部

2.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一定没有错,也是最大的错。

《兰亭序》全帖,“快乐书法营”在编写《二王行书结构与造型原理》一书时,对全帖28行,324字的每一个字,每一行字,全篇都反复进行过比照,研究。发现全篇没有一个相同的点,没有一个笔画的起,行,收 ,转折相同,没有一笔是真正平直的,没有一笔的弧度是重复的,没有一个同字同形的,不要说20个“之”字写法不同,就连偏旁部首的造型,都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全篇没有一个字是平正的,变化丰富到无以复加,而通篇给人的观感反而是优雅安静的。这样高超的技艺和超常的发挥,连王羲之大爷,反复重写过多次都没有达到这一件的水平,何况一个初学书法或“快乐书法营”这样的二把刀呢?

放大几个偏旁相同的字,就知道有多厉害了。

学《兰亭序》,死于《兰亭序》笔下者,不知凡几。可世人仍不瞻前顾后看一看,想一想,开手就想折桂兰宫,而得手者,都有谁?谁?

取法乎上,当然没有错。但最上的法,绝对不可轻易以得。绝大可能甚至是一无所得。

3.临摹和学写《兰亭序》,只有两个人最好最象,但都没有多大的历史影响和学术地位。

临摹《兰亭序》最好的人是冯承素是公论。如果书法水平不是突出的高超,皇帝老爷不会把这个皇家工程发包给冯承素去干。但自古至今,有谁记得,有谁尊仰冯老师是个书法家?

学写《兰亭序》最象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为一群鸟儿写的《鹡鸰颂》,活脱脱就是《兰亭序》的加肥加厚版,但有多少人知道李隆基先生也是大书法家。

李隆基《鹡鸰颂》卷局部

除此二人外,以《兰亭序》面目出现的名家大家,再没有第三个人。把谁谁写的字都硬往《兰亭序》上拉扯,不但明眼人不信,就连“快乐书法营”这样的门外汉都不敢深信。

比起一千多年无以计数的历代学书者,我们别说当个分子,连当分母的资格都费劲。古人都不行,难道我们就能行?

《兰亭序》这块地,太肥了,烧苗。撒下种子,基本上颗粒无收。想想有多少人学《兰亭序》,学了半辈子,按本本来,照虎画猫,还算有模有样,但离开那个本本,写的字连一点《兰亭序》的影子都看不到;甚至离开那个本本,就不会写字,真的是有冤情找不到事主。

《兰亭序》恐怕不是怎样才能学好的问题,是学不学的问题,或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问题。

井底之见,欢迎拍砖!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