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一心与商鞅较量变法,为什么韩昭侯死后选择自杀?

对手是努力的动力,是证明成功的有力证据。

两千多年前的申不害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选择变法的国家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韩国,要与在秦国变法的商鞅一决高下。

申不害曾是郑国小吏,因为韩国吞并了郑国,他被列为“旧国贱臣”被罢黜归家耕田。父母忧愤而死,申不害没有了牵挂,索性一把火烧了祖居老屋,到列国游学去了。

申不害是个奇人,游遍列国,广读博学,自修自研,从来不拜老师。后来在齐国稷下学宫与各家名士论战二十多场,无一败绩,声名鹊起,被称为”法家怪才“。

其所以被称为怪才,是因为他在研修法家的基础上,把自己研究的”权术“加入进来,虽然战胜很多名士,他写的《申子》也成为各国国君案头必备书,但是却没有哪一个国君肯用他。

后来,申不害在游历中,偶然被一隐士高人指点迷津,明白了”术,可用不可道“的奥妙,豁然开朗,无论是精神层次,还是治学为政层次,都生生的拔高了几个阶层,成为人中龙凤,被这一高人预言:”此一去,申不害必当为相也“。

这位高人,真的是一语中的,申不害受此指点,悟到了人生行事的关键所在,从此鲲鹏展翅。他又继续游历各国,以全新的视角研究各国,准备选择一个国家进行变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正当申不害想到秦国看看的时候,听说卫鞅(商鞅原名)要去秦国变法,于是决意在韩国变法,并且要和商鞅较量变法,二十年后看看两人谁才是真正的法家大道,谁真正的成功。

申不害与韩昭侯谈了自己的为政理念,变法想法,被韩昭侯所赏识,任命为韩国丞相,开始变法。

申不害很有想法,也很有手段,为了变法能够顺利推行,决定先整肃吏治,那就要先杀鸡儆猴。

第一步先杀了韩昭侯的内侍总管,人称韩家老,相当于《甄嬛传》中的苏培盛。韩家老是一个完全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但接受官员的贿赂,泄露君主机密,还公然索要贿赂,就连申不害这样的大臣上朝,都要先贿赂一下,交个进门钱,要不然就要受到刁难,这且不说,还敢在朝堂上公然说话。

大臣们都恨得牙痒痒的,可是人家是韩昭侯身边的人,不能拿他怎么样,现在申不害一出手就杀了这么一个权臣,让人看到了变法的决心。

第二步,拿贵族开刀,杀了上卿侠趁、丞相公厘子、上大夫段修,这三个人都是韩国的权臣,又是世族,每家都极有势力,封地也是最多的,还有自家的私人军队。

把这三家的当家人杀了,主心骨没有了,其他人都很好收拾。

第三步,把其他权臣都软禁起来,开始宣读变法国策,有了之前四个人的人头,谁还敢不从,很爽快地都答应了,并签了字,关键是不答应也不行。

仅仅一个月,申不害收拾了各家封地、收缴了各家的军队和府库,韩国的府库立即充盈起来,增加了几万私兵,韩国的军队也强大了很多。

从此,韩国开始真正变法,整肃吏治,训练新军,韩国一片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十多年时间,韩国就强大了起来,从一个被欺负的弱国逐渐变成一个有实力吞灭周边小国的强国。正当申不害雄心勃勃,准备吞灭周边小国,要大干一场的时候,魏国却要来灭韩。

韩国虽然强大,但是也是相比原来的韩国,对于魏国这样霸主级别的国家,相当对孩子与大人对打,还是对抗不了的,特别是魏国有庞涓这样的名将,而韩国连一个能打大仗的将军都没有,还要申不害这个丞相亲自领军抗敌。

韩国一共八万新军,还有一半在周边要塞,三万在韩国都城新郑城外,城里有一万军队,看着也不少,好几万,可是对上魏国的二十万大军,以及叱咤风云的战国名将庞涓,韩国根本没有胜算。

申不害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知道齐国一定会救韩国的,齐国不会看着魏国吞灭韩国,扩充地盘,增加人口,韩国只要扛到齐国出手就行了。

申不害带领着韩国军民拼死保家卫国,军民一心,最后连太子、嫔妃、侍从们都动了起来,真正的全民抗战了,比我们的八年抗日都坚定,都全民一心。

韩国坚持了快三个月,新郑已经是一座血城,城墙上到处都是滑腻粘稠的血,魏武卒要顺着城墙爬上来都爬不了,云梯搭着城墙就滑倒了,人也根本无处着力,城上城下全是尸体,这仗打到这份上,韩国已经到了极限了,可是魏国武卒也爬不上新郑的城墙。

韩昭侯却一直在宫内,没有走出来一步,直到申不害请韩昭侯到城头上慰问一下士兵们,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能坚持过去。

韩昭侯到了城墙上,看到满地的人,死的活动都躺在那里,根本分不清哪个死了,哪个还能喘气,看着满是鲜血的城墙,闻着浓浓的血腥味,触手都是温热粘糊糊的淤血,大叫一声,生生被吓死了。

叫着”士为知己者死“,申不害知道韩国变法就此夭折了,于是拔出剑插入自己的腹部,以自杀的方式追随韩昭侯去了。

申不害一心与商鞅较量,可是还没等较量出结果,为什么他就随着韩昭侯的死去也自杀了?

有人说,申不害的变法是失败的,只是吏治的变法,韩国之所以差点被魏国灭了,是因为变法失败。

我却不这么认为,变法,是从无到有,是尝试,是创新,谁也不知道是正确的,还是失败的,而今天的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结果为导向来点评两千多年前已发生的事实,是不准确的。

申不害的变法,使得韩国强大,这是实事,我们就不能说他的变法是失败的,从结果来看,一个小小的韩国,以城中一万多军人抵抗住魏国十万精锐武卒快三个月,这不能不说韩国变法后的强大实力。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申不害为什么最后自杀了?

在解析这个问题之前,说一下韩昭侯这个人,他能任用申不害变法,并一力支持他,给他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说明韩昭侯是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人。

可是这个人在魏国灭韩时的表现,让人值得怀疑,韩国军民拼死护卫家园,连嫔妃、侍者都上了,韩昭侯却一直呆在宫里,既不指挥作战,也不慰问军士,只是等在宫中,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了。

在面对灭顶之灾时,韩昭侯怂了,当韩魏打到最后,庞涓停止攻城,实际也攻不了了,申不害进宫告诉韩昭侯,”庞涓,不攻了“,而韩昭侯说什么,他竟然瑟瑟发抖的说:”丞相,这仗,不打也罢···“

最终去了城墙,慰问将士,却被吓死了,真是千古一闻呀。

变法,意味着触碰很多人的利益,意味着给自己树许多敌人,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后盾,这个后盾必须是一个刚毅的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什么时候都不能倒下,因为后盾只要一倒,变法之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楚国变法的吴起,秦国变法的商鞅,都是支持自己的君主一死,一个被乱箭射死,一个被车裂。

韩昭侯,虽然支持申不害变法,但是那是他能把握的,他扛得住的,可是魏国来攻,简直是灭顶之灾,韩昭侯扛不住了,从精神上就怂了。

韩昭侯一旦倒下,就没有人支持申不害了,他一个丞相是无法抵抗得住那么多世族大臣的压力的。

现在,韩昭侯死了,他的支柱彻底倒了,那么意味着变法夭折了。

对于申不害这样秉持着法家之学的人来说,变法是他的为政理念,是他的生命,为了变法他可以牺牲自己,现在变法夭折了,支撑着他的精神一下子就垮了,已经生无可恋了。

更重要的,韩国基本打没了,韩昭侯也死了,再也没有人庇护申不害,他的下场是什么,他很清楚。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索尼亚在面对找不到工作,在巨大的挫折面前说:”要么死亡,要么好好活着“。

申不害已经不能好好地活着了,那么在精神和现实双重打击袭来时,他选择了自杀,这或许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