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明山记游
文图均为原创
园明山记游
受疫情影响不能远游,又不想宅在家里,于是这个周末去游园明山。
园明山俗名寺儿山,位于秦皇岛东郊,紧邻京哈高速东出口,出市区走承秦出海路,在北港镇政府对面的岔道口进山即到。近几年,海港区委区政府利用该片区自然资源及地理位置优势,规划了占地26平方公里的园明山旅游聚集区,目标是将片区内的山、水、林、洞、寺等资源完美结合,打造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全季候养生休闲地。如今,附近几个村子的动迁工作已经完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圆明小镇也初具规模,部分村民已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第一批安置房。
说起我与园明山的渊源,要追溯到十年前。为一家下属企业搬迁选址时,我和同事几乎踏遍了寺儿山的每一寸土地。当时还没有园明山片区规划,圆明寺也还在筹建中,可以说我是看着圆明山片区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去的次数多了,不仅对那一带越来越熟悉,也愈加爱上了那一片山水,这些年已记不得究竟去过多少回了。
据《临榆县志》记载:“圆明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寺儿山,寺儿山庙殿前,有古柏生疣,俨然佛像,寺僧供拜之如神。”看来这山中有寺由来已久,只是早已损毁,现在重修不过是在原址复建而已。寺内的大雄宝殿前确有一棵已无生机的古柏,据说有600多年树龄,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枯死无从考证,但历经数百年风雨雷电仍凛然屹立,就像大漠里坚韧顽强的胡杨,死而不倒、倒而不朽,也算得上是个奇观了。
园明山离市区只10公里,而且不收门票,是很多市民郊原近游的打卡地。园明山虽然也是个景点,但除了占地十余亩的圆明寺,只修了些简易石阶路和登山木栈道,而且有限的开发也本着尊重自然、展现自然原则,充分保留了原汁原味,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园明山的原因。以往去多是自东坡上、西坡下,这次改变了一下顺序,先沿西坡的石阶路向上攀爬。
园明山海拔只200米,不高也不陡,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登高,所以一路遇上的人不少都是一家三代结伴而来。盘桓而上,就隐入了遮天蔽日的原生山林,密密匝匝的油松、栎树、黄栌、五角枫、火炬树等交互丛生,散发着浓郁的植物清香,头天的一场小雨更让整座山都成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吧。尤其那种栎树,泛着新绿的叶子发出油亮的光泽,叶片巴掌大小,叶边成锯齿状,俗称桲椤叶,夏天可以编成好看的凉帽,秋天可用来垫果筐,因为叶子有股独特的清香味,还是本地特色小吃桲椤叶饼的包材。
登上山顶,站在青黄色木栈道平台上极目,顿觉天高地阔,有风吹过,暑气顿消。丰茂的植被遮挡了视线,居然连静卧山之怀抱正中的园明寺也看不到,只可见北面原野葱茏、燕山横亘;南面海天辽阔、高楼林立。平台北侧有一棵野桑葚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迎着斑驳的阳光看上去,清澈的蓝天下一些黑紫、嫣红的桑果点缀在青枝绿叶间。估计下面的桑果都被人摘去了,剩下的都在高处,为了满足肚里的小馋虫,我爬上树费了半天劲才摘了一小把。
不知道是山顶光照充足的原因,还是纯粹的心理作用,那桑果虽小,但吃在嘴里特别甜,味儿也比市场上卖的那种大桑葚醇正很多。看着手上的点点红汁,咂摸嘴里淡淡的甜,我忽然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为眼前的景、为远处的城、为年过半百的自己依然有这种爬树的能力和心情。就这样沉浸在满足之中吧,“登山则情满于山”,这是登山的初衷,也是登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