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失败了不一定要重来:坚持之前想清楚这 2 点
文: 时差大叔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考研结束了,不知道参加的朋友考得怎么样?
还没考试的时候,就有朋友留言问 :“如果考研失败了,我要不要二战呢?”
不仅是考研,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创业失败了,我要不要从头再来?
前任找我复合,我还喜欢 ta,要不要复合?
转行面试求职屡屡失败,还要不要继续?
对于这种人生的重大失败,我们要不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呢?爬起来可能成功,填满之前的缺憾;但也可能又跌倒、再一次遭受打击。
继续坚持和放弃,哪个选择都不容易。
今天大叔就和你聊聊,坚持与放弃怎样选择更靠谱?
01
坚持,有时是为了逃避痛苦
失败后的坚持,一定是正确的吗?不分方向、没有头脑的坚持,可能会使我们消耗更大。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不由分说地想要坚持呢?
1.沉没成本让人很难放弃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一旦付出了金钱、精力或时间,即使没有取得好的结果,仍想继续付出。
例如,在考研的准备阶段,我们投资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可能有金钱,如果考研失败,我们往往想二战。
因为一旦做出放弃的决定,就相当于承认过去的付出白费了,这会让人感到遗憾,容易引起一个人的自我批评、降低自尊。
选择放弃 “二战”,意味着需要接受失败和损失。
美国研究者 Garland 认为人们失败后倾向重来,因为重来便获得了翻盘的可能,能减轻一个人失败的痛苦。
如果接受考研失败不再二战,我们需要承认失败、接受损失;而继续二战,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弥补这些损失、甚至获取更大的收益。
选择二战所带来的希望,能很大程度减弱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痛苦。
2.为了完整的自我定义
大叔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名 24 岁的男生 4 战考研法学。
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没得到一张奖状,高考两次失利。
他特别想考研成功,让周围人刮目相看,给自己一个最优解。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男生的做法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要 4 战考研呢,这真的是值得的么?
美国政治心理学家 Mcguire 认为,未来与可能自我是自我概念 (我是谁) 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想象成功的可能自我会增加幸福感。
在生活中,这个男生很可能通过想象考研成功,来减轻过去多次考试失败的痛苦,增强幸福感,而 “考研成功” 也成为了他自我认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即我必须是个考研成功的人)。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 Wicklund 认为,没有实现设定的目标,个体将体会到自我厌恶与不完整感 (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坍塌了)。
而坚持考研,能给他获得完整自我一个机会,减弱自我厌恶感。
02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重来
为了减轻失败所带来的痛苦,短期内我们倾向于选择重新挑战,而这并不一定成功。
那究竟什么时候跌倒了要重来,什么时候不合适?或者说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适合二战的人?
下面这两个因素,希望能为你考量是否重来提供一些参考。
1.你是否做好了面对更大挑战的准备
大叔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分手后复合的文章,里面提供了一些复合与否的参考建议。
而对前任还有很深感情的人来说,如果前任真的来找自己复合,或许很难冷静下来去思考 “彼此真的合适么”、“复合会比分手之前更好么” ……
之前度过的时光、对彼此的情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 “再给彼此一次机会”的想法。
在回应对方之前,大叔请你想一想,你是否做好了面对更大挑战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设定目标很草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的决定,在遇到失败时很容易退缩;一个人深思熟虑,做好面对挑战过程中艰难的准备时,失败将会引发更多的努力。
复合不意味着彼此没有冲突和矛盾了。
如果选择复合,更多是因为不舍曾经的感情,抱着可能更好的想法试一下,而没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在面对关系当中的冲突和矛盾时,很容易心灰意冷。
考研是否选择二战也一样。很多人在不想继续与无法接受失败的内心冲突中,选择了二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甚至放弃。
在失败中考虑再次面对挑战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否愿意耐心处理第二次挑战,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呢?
2.你如何看待失败
哥伦比亚大学 Dweck 提出了关于人处理事情才能的实体和增量信念,它们对失败有不同解读。
实体信念是指设定绩效目标,失败意味着自我与才能受到否定,容易引起无助感。
例如创业失败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失败后再次尝试时容易缺乏信心、难以面对困难和挑战。
增量信念是指采用学习目标,将失败理解为提高自己才能的宝贵反馈,在面对挑战时会付出更多努力。
创业失败更少将失败当成自我否定,更多总结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时更积极。
失败再次尝试时,内心不免同时有以下两种心态:
a.自我否定:失败让我觉得自己很差劲,我想再次努力证明自己
b.学习成长:失败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机会,再次尝试我能做得更好
如果心态大部分是自我否定、想证明自己,再次尝试很容易产生无助感;如果你的心态是学习成长,那么再次面对挑战时就更容易有耐心。
如果失败导致的自我否定情绪十分强烈,可以先处理这股情绪再重来,否则开始后无助与焦虑的冲突,会让你更煎熬。
04
失败后选择重来,该怎么做
很多朋友可能对失败后是否重来早就深思熟虑了,例如考研前就想清楚了,如果没考上肯定会再考一次。
那么以下这两点面对失败的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面对重来的挑战。
1.失败后,不要立刻用思考逃避面对负面情绪
考研失败后,可能会立刻快陷入到对失败的思考中,例如:题太难了、我基础知识没有打牢,明年再来一次我就可以成功。
我们很自然地产生这种思维,而研究却发现这样的思考并不利于之后的改变。
研究人员抽取 98 名本科生,让他们在网上搜索搅拌机的最低价格,搜到最低价格的人将获得 50 美元的奖励。
由于研究人员的对搜索网页的限制,没人搜到最低价格的搅拌机,获得奖励。
研究人员要求一部分参与者写下情绪反应。例如,感受到沮丧、愤怒的情绪,强度分别是 7 和 5 (0 代表无,10 代表最强烈),并要求他们只关注这些情绪感觉。
要求另一部分参与者写出对任务和结果的客观想法,例如 “事情可能有所不同”“失败的原因是时间太少了”,并要求其只关注这类想法。
接着,让所有参与者继续在网页搜集最低价格的一本书籍。
结果,写下情绪反应的参与者,比写下想法的参与者,愿意花费更多时间进行搜索。
研究者解释,经历情感上的失败会激发改变的愿望和努力,经历认知或思考上的失败将产生更多自我保护 (例如,将责任归因于外界) 的反应,容易导致重复性失败。
失败后立刻产生的诸如“题太难”、“基础知识不牢”等想法,并未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转移到思维上,减轻痛苦、沮丧等情绪。
而美国神经生物学家 Damasio 提出的情感学习模型认为,失败引发的情感会创建一个神经标签,记录负面情绪。当再遇到类似事件时,会激活避免失败的情感,愿意付出更多精力去解决该问题。
例如考研失败,不要立刻进入思考 (例如失败的原因),而是写下自己的感觉:我觉得很痛苦、太遗憾了、很无奈……
写完后可以再去强化感受这些负面情绪,让它记录在你的神经标签中。
等再次准备时,将会激活避免考研失败的情感神经标签,付出更多努力去复习。(此过程是无意识的)
感受负面情绪、直面痛苦,比逃避痛苦的思考更有利于我们成长。
2.平静后反思失败,并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等失败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平复后,我们可以开始相对平静地反思 (而非用思考逃避痛苦) 失败的原因,做出对再次尝试的规划。
a.积极反思而不是反刍
反刍 (rumination) 是指人们过度地、反复地重温过往的负面经历和感受,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痛苦的表现、引发痛苦的原因和痛苦带来的后果。
例如,考研失败后,反复地思考自己对不起付出与父母,被同学瞧不起等等。这只会引起诸如愤怒、焦虑、沮丧等情绪、影响睡眠质量,而不会在改变上发挥作用。
反思 (introspection) 注重成效,通过对失败的思考带来新的见解,进而在新的尝试中解决问题。
反思考研失败,看一看自己考研过程中哪里没做好?可能是时间规划、也可能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找到自己二战时可以改善和优化的地方。
如果选择了从失败中继续挑战,陷入对失败的过度思考没有意义,多去想一想面对新的挑战,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b.设定小目标并执行
通过对失败的积极反思,我们会发现过去的失误,可以将失误和想要实现的目标整合起来,设定自己的目标与计划。
并将实现目标的计划路径拆解成可轻松执行、易于管理的小步骤:
找到想要实现的大目标。然后,弄清楚实现目标所需的每个步骤。
继续划分步骤,直到制定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甚至一个星期)内实现的小目标。
保持目标的难度适宜。如果目标太小和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容易失去动力;如果目标太困难了,容易失去信心。
将这些目标写下来并执行。
设定清晰的行动步骤与计划,在面对失败的挑战中,用更高效率取得好结果。
写在最后
大叔没办法告诉,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面对失败究竟该坚持还是放弃。
选择放弃意味着要直面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和你的人生就失败了,生活依旧有很多精彩和美丽。
选择坚持则意味着再一次面对挑战,希望你能在内心做好准备再开始,别让第一次的失败,阻碍第二次前行的尝试。
坚持需要勇气,放弃也是。无论怎么选择,都祝愿你依旧拥有前行的信心。
世界和我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