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真品图片
《宣德鼎彝谱》中更是将哥窑产品与柴、汝、官、定窑瓷器并列为内府所藏典雅名器,可见哥窑的受欢迎程度。
时间上是官窑在前、哥窑在后,哥窑乃仿制官窑之器。由于江浙地区的方言对官、哥的发音近似,因此在后世的传闻中逐渐混为一谈,哥窑因此挤进了五大名窑之列,而实际上,它只是官窑的仿品而已。(此说缺乏证据)
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二窑烧出器皿,时有窑变……后有董窑、乌泥窑,俱法官窑,质粗不润,而泑水燥暴,涵入哥窑,今亦传世。后若元末新烧,宛不及此……。更有一种复烧,取旧官哥磁器,如炉欠足耳,瓶损口棱者,以旧补泊,加以泑药,裹以泥合,入窑一火烧成,如旧制无异。但补处色浑而本质干燥,不甚精采,得此更胜新烧。奈何二窑如葱脚鼎炉,在海内仅存一二,乳炉、花触,存计十数,彝炉或以百计,四品为鉴家至宝,无怪价之忘值,日就增重。后此又不知凋谢如何,故余每得一睹,心目爽朗,神魂为之飞动,顿令腹饱。岂果耽玩病僻使然?更伤后人闻有是名,而不得见是物也,慨夫!”高濂这段详细记载至少说明三件事:一、哥窑与官窑,从胎土到器型、胎釉都非常相近,明显在暗示哥窑是仿官窑;二、哥窑窑址在杭州凤凰山下,而且两窑的瓷土矿还在同一处;三、哥窑存世少之又少,异常珍贵,元末还在烧制,但质量转差。
每一件哥窑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裂纹,犹如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古朴自然的情趣。而这种天然之美,和中国造物文化中对“道法自然”的至高追求可谓是遥相呼应,更是对《考工记》中“材美工巧”的完 美体现。
原来被认为哥窑的龙泉黑胎开片瓷被认为是“龙泉仿官”和“龙泉官窑”,宋代似乎就不存在哥窑,文献关于哥窑的记述被认为是以讹传讹。然而,仔细研究和分析,就会发觉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其关键在于“龙泉官窑”和杭州郊坛下官窑孰先孰后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由于“龙泉官窑”的立论建立在“龙泉仿官”的基础上,认为仿官是不可能的,却又与官窑相一致,自然是官窑,并认为杭州郊坛下不能满足朝廷之需,再在龙泉烧造以充不足。这一观点很自然地派生出杭州郊坛下官窑早于龙泉官窑的定论。
哥窑以其“金丝铁线”独领风 。所谓“金丝铁线”,主要是指器身上分布着众多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其中纹片大小结合,大片纹线呈深黑色,小片纹线呈褐黄 色。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哥窑往往具备这2个特点:1.单色或双色(常为黑褐色、黄 色,少数为红色)的浅网纹;2釉色偏青,紫口铁足。要想鉴别哥窑真假与否,从它最 具代表性的特征—“金丝铁线”说起。“金丝铁线”顾名思义,就是纵横密布的裂纹经过人工染制的墨渍黑色与棕黄染剂附着,形成了金铁交错的质感。首先应知道,哥窑作为无光釉,“酥油”般的瓶身附着的裂纹是经过先黑后金长时间受温度等因素影响浸染而成的,这也就是后世难仿哥窑瓷器的关键。所以当我们在判断哥窑的真假时,主要关注瓷器的裂纹呈色是破案的最终线索。当然也有罕见染有红色颜料的哥窑,此类瓷器强化了瓶身的断纹,赋予了它一种极为清冽的残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