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一文看懂2019《时间的朋友》所说的三个教育本质

在毙稿与磨稿中不断成长

笔者突然起意要妄言一下老罗《时间的朋友》中的教育板块,虽然说是妄言其实也是有自认为的渊源在其中。

其一,沈祖芸老师还算是笔者的学姐,今天偶然看到沈祖芸老师在个人公众号发出的推文,给得到做的课程已经上线,结果晚上发现竟然还是《时间的朋友》的重要板块,倍感惊喜,所以一定发文纪念下,沈老师在自己推文中提到做这次课程的感受就是“在毙稿与磨稿中不断成长”,以下就是其原文的一段:

万万没想到,我前25年的经验累积、知识储备、自我迭代似乎都是为2019年而来。这一年,我的肩上多了一条斜杠——得到系老师。我用8个月的世界行走,5.2万公里的高铁奔忙,100多个教育工作者的访谈研讨,80多万字的思考记录,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新挑战,上线了《小学生家长必修课》和《全球教育报告》两门音频课。

其二,就是对《时间的朋友》教育板块提到的内容虽然认可,但是总感觉表述方式似乎有“戴高帽”之意,似乎有将其实已经成熟的行业现象或者名词属于故意“互联网演讲化”,这里的意思就是本来是行业内已经成熟的名词故意换种更适合当下互联网文化的表述方式去演绎,在此笔者还是妄言一番,其实就是讲述大家熟知的三个教育本质。

教育市场的现状是“贩卖焦虑”,本质还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这里的教育市场是狭隘所说的教育培训市场,老罗一上来就抛出了焦虑这个现实的话题,然后举了几个小故事一说现在家长的焦虑之严重,分别是4岁孩童词汇量,家长互相举报,考二代进场的故事。

4岁孩童词汇量的故事:

故事大概意思就是两个家长相遇,一个家长炫耀自己4岁孩子1500个词汇量,另一个家长一句话反杀:4岁1500个词汇量在美国是够用了,但是在海淀(北京海淀区,学霸聚集地)还是不行。

家长互相举报的故事:

现在有部分地区学校社会已经不提倡甚至不允许学生参加课外学业辅导班,结果就是一部分家长在领着孩子偷偷摸摸的参加辅导培训,而另一部分家长在举报这部分家长。

考二代”进场了

所谓的“考二代”就是爸爸妈妈上学读书时候是考霸,学霸,现在他们的儿子已经开始入学,他们的父母会发挥自己先天的经验优势,让自己的孩子具备一般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应考能力,体现竞争优势。

哈佛校长名言

如果你觉得刚才几个故事中的家长孩子有点大费周折,劳民伤财。这里会有一位哈佛校长的名言在等你:如果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看无知的代价。

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以上几个故事串在一起,就是活生生的教培机构的经典宣讲课,讲故事,抛名言,下结论,最后就是等着下单签合同了,可能过几天你就会在朋友圈,营销会上看到有人拿着老罗的故事,图片,做文章了。这种理论如此有市场,能够大行其道,其现象背后的本质还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大家都想通过教育获得上升通道,作为优质教育载体的名校则成为了不二选择,所以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就突显,所以围绕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各种理论都大行其道,其中贩卖焦虑最好用,这种焦虑会从你结婚的一刻一直伴随到你的子女结婚,甚至你会为你子女的孩子继续焦虑...

“围绕挑战组织”和“山东人的酒局”本质其实是项目式学习

这里直接把本质定义为项目式学习其实有些许牵强,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新名词,其实当下的创客教育,跨学科学习,任务式教学,小组协作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等都能够概况这一本质,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纠缠。

我们就先看下百度百科对项目式学习的定义: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们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式学习在美国被中小学普遍采用,锻炼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除此以外,对项目的选择也让中小学生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能力则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缺少的应对来自世界,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

带着上面的内容我们再看老罗本段讲的三个故事:节目导演诺诺,小学语文课,李校长说课程。

节目导演诺诺:

故事大致讲述节目导演的辛苦与不容易,其中关键词他需要协调大量的工作,现场大屏幕出现了词汇,这些都是诺诺需要协调的工作,但是大多数他其实都是陌生的,那她怎样工作呢?

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跨组织的“翻译”和整合。

小学语文课:

现在的教学考试都要创新,小学语文课也是,现场老罗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两个是如果让你增加一个节日,理由是什么?如果让你减少一个节日,理由是什么?

另外一个作文题是给《史记》的任务写求职简历。

最后又说到张泉灵做的泉灵语文课,就是讲张泉灵在央视培训记者的课程改革用用来给小学生做培训,教他们怎么更好的讲话。

李校长说课程

老罗又讲了李校长的例子,其中说李校长对课程的定义是课程非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把社会的挑战在学校里打包浓缩。

另外也许为了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又插入了山东人酒局的例子,说山东人的酒局就是生动的课程,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入,将你喝酒的禀赋激发出来。

同时又说到北京十一中的戏剧课,戏剧课并不是我们单纯理解的讲授戏剧,其实是大家如同运营一个剧院一样,各有分工去完成这项任务,每个人在其中有自己的角色与分工,其中有个孩子就在其中发现了自己有灯光编程的天赋。

本质其实就是项目式学习

综合上述几个小故事我们会发现几个共同点(1)不再强调单纯知识的学习与灌输,而是解决具体的问题。(2)解决问题虽然在某个学科下,但是用到的知识或者技能是跨学科的。(3)每个人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多需要小组写作完成。

现在我们通过这几点再看故事的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正式现在中小学流行的创客教育,跨学科学习,小组式研究。而在中职就是学徒制,顶岗实习,校企合作,1+X证书等,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虽然这符合当下的流行,但是有个问题我们无法忽略,有些课程的设置其实是将高校甚至成人化的课程教育提前,比如现在流行的财商教育,以及上述提到的张泉灵的语文课,这些成人化的内容在面对中小学时候是否做好了课程的对应修改,学生是否过早进入团队角色而忽略了通用知识技能的学习,这一些尚存争论。

教育本质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是苏格拉底所言,与老罗最后所讲类似,在最后老罗做了几个煽情的片段,阐述了几句关于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人点亮人,同时又举了深圳卫视的slogan和深圳大学用VR眼镜男做录取通知书的例子。最后还发动全场打开手机等闪光灯,一起去立下愿景,用知识给人力量,让我们成为点亮别人的灯。

看到这里有些感动,但还是回归本质,抛出他的商业行为谈教育本质,其实就是教育本质还是人的培养与发展,不简单是对人的技能的培养,更是情感,精神的潜能的激发。关于这种本质的描述也有很多煽情的说法,比如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

三大本质:优质资源不足,项目式学习,唤醒学生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此看罢,老罗其实就在给我们讲三个教育本质(1)优质资源不足,大家都在争破头去进好学校,这就给大家带来了焦虑。(2)通过项目式学习,提供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学生天赋。(3)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我们一起做乐于分享的持灯人。无论如何,最后还是感谢老罗的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