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见 || 李志巧:我和迟子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我和迟子建
作者|李志巧(陕西镇安)
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喜欢文字的普通女青年。
迟子建,一个创作了数部经典小说与散文的,出现在各大文学颁奖礼,书展与研讨会,当代赫赫有名的黑土地女作家。
我和迟子建,居第甚远,平生素未蒙面!我和“蒋百嫂”不熟,与“小云岭”没有什么交情,同“周明瓦”没有过联络,但是,我们都喜欢沉浸在“她”小说的氛围里,等候作者给我们安排一个富有哲理与温暖生活气息的结尾。我们在迟子建的小说文字里却有着神交之缘!
这一切,与我这一年的个人生活变故有关。
辛卯年,我深爱的和同样深爱着我们的,享年五十八岁的父亲忍受长达二十四年的病痛折磨,终因风湿性心脏病突发,溘然与世长辞。一瞬间,我的生活和年轻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渐渐地体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沉重伤痛。没有父爱的日子,我开始迷茫不安,胆小脆弱,害怕与人沟通交流,我无限地放大我的个人伤痛。在多少个黑夜,我思索死亡的重量与人活着的意义。也是带着这样的生活状态,我躲避灯光和远离人群。一个晴明的冬日午后,我坐在书城的幽暗角落里,读到了一本儿名叫《我的世界下雪了》的随笔散文,《云烟过客》、《灯祭》等一些文章,细细读来时发现,我对故乡,对亲人的那种情感与文章里的人物竟有那么几分相似,更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周末的早晨到夜晚我如饥似渴的品读着,享受着,包括那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也就是迟子建老师的这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我开始真正走进她的文学世界,走进她的小说,接触她笔下的人物,知晓她名字里“子建”二字缘何而来。并让我慢慢卸下心灵的压力与包袱,弄明白死亡、生活、伤痛、温暖四者之间的关系,开始体会到“人生中有一些伤痛是不能表达的,而有一些伤痛,是可以让人聆听的,并且能够进行诗意化解的。如我所经历的伤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小说早在二零零七年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但是那时我还是一个坐在教室里,天天安心学习课本知识,努力考大学的高中生,无缘拜读,这部作品就少了一个年轻读者。我想说的是,好的,耐读的小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读者的阅读视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正是如此。历经年岁的增长,经过岁月的磨练与洗礼,伴随情感阅历的丰富,现在捧读这部经典,却更能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目的,以及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超越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的感情流露。
四月底的一个星期四的一大早,我带着前些日子完成的个人楷书版的小说和写给迟子建老师的一封信飞快奔向邮局,寄望“北方精灵”的住所,以表达我对老师作品的喜爱及对作者本人的崇高敬意。其实,我并不能十分肯定这份感悟能寄到作家手中,可以肯定的是我想同作者真诚的交流。在马上封邮件口的时候,我在信件的左下角匆匆,颤颤巍巍地写下了我的个人手机联络方式,仅仅期待。
很快地,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五四青年节那天,我正行走在陕西西北大学的林荫道里,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黑龙江哈尔滨”,不会是迟子建阿姨吧!带着几分猜测与好奇,我接通了电话,只听到那边传来一个声音,“喂,你好,是小李吧,我是迟子建。”啊!真是迟子建老师,我高兴地拉着同行的朋友的胳膊,跳了起来。第一次给自己喜爱的作家写信,就有了回音,之前的期待变成了现实。接下来的几分钟,我和老师开心,激动地交谈着,亲切的声音让我感觉不到一点儿的陌生,就像一个邻家阿姨或婶婶。谈话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三点:迟老师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一名正在陕西高校里读大学的陕西本土青年,正走在西大校园里。西安,西大对于老师来说并不陌生,这座城市里有她当年在此求学的青春足迹,连连说太巧了,好像上天冥冥之中早就安排好了这一情景的出现。我们聊了一些关于西安,西大的话题。接下来,老师表达了对我的感谢,《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对于她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感谢我让它有了第一个读者手写版。我想说的是,在我重复作家那些文字的时候,再一次体会到主人公的伤痛,写作的技巧,以及创作一个中篇的艰辛和对作者敬意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迟子建老师鼓励我多读书,学会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多学习,有时间多练笔……挂电话的最后一刻,老师不忘给我送上节日的祝福“青年节快乐!”
激动的我,把第一次与迟子建老师的通话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写在了我的私人空间,把那份喜悦和感动,分享给我的老师与文友们。那也是我那天收到的一份最珍贵,最期待的祝福。
我和迟子建老师虽未谋面,但是她的文字影响着我一年来的生活,教我去观察,去感受,让我怀着感恩与澎湃的心情去写作,让我的生活不再那么寂寞,单调与惆怅。多少个午夜失眠,总能想起《雪山的长夜》的那种孤寂之美;看着书店里上架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书,让我想起她《两个人的电影》中,母亲那句话语既让人感动,又让人难过;每一次吃龙眼,或者雨天撑起伞的瞬间,总能感受到作者那句“母爱也像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比喻的贴切和母爱的伟大;行走在十字街口的红绿灯下,我都要让脚步慢半拍,停顿下来,想起迟子建老师的生活境遇,并在嘴里虔诚地默念到“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上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灯祭》中,作者送给同样患有风湿病的父亲的墓园的第一盏灯,在她心中虽灭犹燃,并让我第一次竭力尝试,给父亲的新坟头挂上新年里我自己亲手做的灯笼,华丽醒目,凄切动人的灯光照亮我们永恒而沉稳伟大的父爱。
不管时间是在头发里行走,还是口腔里行走,作为喜好文字的年轻人,作为迟子建老师的忠实读者,我真诚地祝愿尊敬的迟子建阿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我愿意守候在这个“玉米人”身边,等候她精心为我们炮制的精神食粮。愿意在黑色的夜晚,听她在书林中婉转的歌唱。
延伸阅读: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后到黑龙江作协,是我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先生2005年发表在第三期《钟山》(《钟山》文学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创刊最早的几家大型文学刊物之一)的中篇小说,写在其丈夫车祸逝世的三年后,也是一部被广大读者和作家视为“自我救赎”的小说,也是因为这部小说,她于2007年10月第三次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作者简介
李志巧,女,汉族,1988年6月26日生,陕西省镇安县米粮镇人,商洛市青年作协会员。自幼爱好语文,2008进入大学后开始尝试写作,相继在《汉江文艺》、《瀛湖》、《安康学院报》、《中华日报》、《台湾新闻报》等系列杂志略见近万字拙作,并获得一定佳绩。2012年4月12日,凭借《青春路上话感恩》一文摘得安康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刊物命名、定期颁发的文学奖项---“瀛湖文学奖”的一等奖。工作后仍不断努力学习积累,同时保持着一颗商海文心,忙里偷闲,屡次发表文章,热爱旅游摄影和厨艺,在不断提升个人精神素养的过程中,力争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以此回报我的广大读者朋友们!
2016年11月份开始,〈嘉年华时光〉联合“大秦岭牛伯伯核桃酱”、陕西中烟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开展“一人一城一故事”征文大赛,每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读者参与和网络微信投票,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里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价值128元的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260元)、胡锋先生书法作品一幅。
二等奖两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两提、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
三等奖三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将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嘉年华时光〉平台实行赞赏即稿酬。即所有入选的各类原创稿件发表时全部打开“赞赏”功能,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