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范仲淹劝张载弃武从儒,张载的命运因此发生怎样的改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今西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通军略)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

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一、张载精通儒释道易医,他被称为关中贤达,开办书院讲述关学,成为佳话,他具备儒家风范,尤其对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之理理解颇深,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二、他弃武从儒后,更具备了外表的书生气,和骨子里的保家卫国的决心,他能转化忧国忧民之心为授业解惑之道,尤其是《正蒙》一书,更能彰显他的儒家学术思想。

三、他从天道、自然、中正、诚明、礼仪、心性等方面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独特体悟,以及颉取各大家语录要言进行分析整理,凝结成了一本思想巨著,开发懵懂者的心智。

四、他听从了范仲淹的劝诫,没有上战场拼杀,否则凭他一腔报国热情,刀枪无眼,很难预见如果他没有诸葛武侯的神机妙算,上战场很有可能为国献身,所以关键时刻也彰显了范仲淹慧眼识英才,保护张载作为儒家先贤,立普世思想比驰骋疆场更适合他。

五、张载的命运极短,只有五十八岁,所以他的气本论思想没有实践的验证,容易让人等同于道家的气,只有深入钻研才能明白,此气非彼气,它包含着宇宙法界的真相,而张载正是运用唯物论点将它表达的完美无缺。

六、他写的《横渠易说》也极富有时代价值,但是他学徒之中,后来者鲜有继承,才导致学术思想被搁置,今日读来,依旧是文如火炬耀心目。

七、他开办书院,著书讲学,实行井田制,并对天文地理军事有研究,说明他一生心系国家与人民,北宋时代武弱文强,也是造就张载这一类人命运的原因。

综上所述,张载命运的转折期就在听从范仲淹的劝告,弃武从文后,他深入钻研儒释道各家思想,最后破旧立新,提出自己的理学观点,在一个时代有着积极的意义,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他那“四为”思想中悟出:作为一个务本守中的人,他热爱国家,不惧外侵,收徒讲学,俯读仰思,以致忧劳成疾,命终临潼,可他的思想经历了千年仍然熠熠生辉,这都是他热爱学习,勤奋用功的结果,我们有幸能读到他的学说,体味他的人格魅力,亦能收获不少闪光的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