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诊疗指南
定义:腕 管:是腕关节掌侧的一个狭窄管道,中间走形肌腱、神经等。其中包括正中神经,控制拇指、食指、中指的运动和感觉。当腕管狭窄便会压迫神经产生手掌麻木、无力、疼痛,这便是所谓的腕管综合征,也称“鼠标手”。
症状:
1、疼痛:腕管综合征起病较慢,起初仅表现为夜间偶尔疼痛和晨起疼痛,劳累后加重,白天很少感觉到疼痛,除了抓握物体(如书本、手机等),活动一下手指便可明显缓解。
2、无力:腕管综合征进展会出现拇指、食指、中指的肌力减弱,握拳和抓物体受限,偶尔会出现握着的东西突然掉落的情况,使用筷子、系扣子等动作变得笨拙。
3、感觉障碍:手掌会有麻木的感觉,有人会感觉到手指肿胀,而实际上并没有,还会出现手部冷热交替的感觉。
特殊检查:
1、腕叩诊试验:叩击腕部可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放射痛。
2、屈腕试验: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3、前臂正中神经加压试验:屈腕后再强力屈曲拇指、食指、中指或屈腕时拇指用力压食、中指尖症状较重即为阳性。
影像检查
1、常规X线摄片可对的外伤骨折提供诊断依据;造影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达100%,但属于有创检查,目前报道较少。
2、MRI检查可明确正中神经受压变性程度,其诊断正确率100%;
3、超声检查与MRI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大。
4、电生理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确定。以及之劳效果的评价均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鉴别诊断:颈椎病与颈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麻木区不单在手指,前臂也有感觉减退区。运动、腱反射也出现某一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但屈腕试验与腕叩诊试验为阴性。
中医辨证论治:
早期,气血瘀滞,经脉不畅。方剂:舒筋活血汤加减。
中期,气血不足,肢体筋肉失养。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方剂:当归四逆汤加减。
1. 电针治疗:取患侧鱼际、三间、合谷、阳池、阳溪、外关、手三里、曲池。针刺得气后接SDZ-II型电针治疗仪,留针20min,每周3次。
2.手法治疗:以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关节松动术相结合,运用推法、揉法、㨰法、擦法等松解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滑利关节。行桡腕关节,拇指的掌腕关节牵引及滑动技术,力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度。注意手法实施的方向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
3.功能训练:进行肌肉被动运动和主动收缩的神经冲动练习,包括腕关节屈伸、拇指屈伸、对掌、对指等主动性练习;做加大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度的牵引与抗阻练习,以及腕掌支撑练习。
4.物理治疗:根据患者在进行功能训练中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脉冲磁疗、中药煎洗、超短波、干扰电等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松解粘连,软化疤痕。
5.温水浸泡:双手浸泡在温水中,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当的活血祛瘀的中草药,有利改善手部的血循环,减轻腕管内滑膜的水肿。
6.限制活动:患手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平伸位限制活动,让患手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分活动引起的充血。
7.针刀治疗:手腕平放于治疗台上,腕关节置于脉枕上。让患者用力握拳屈腕·在腕部掌侧可有3条行皮下的隆起,中间为掌长肌腱,桡侧为桡侧屈肌腱,尺侧为尺腕屈肌腱。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緣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此4点上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走向平行·针体和腕平面成90°角,沿两侧倒屈肌内侧缘入0.5cm
左右,应避开尺、桡动静脉和神经,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c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犍内籌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腕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应避免伤正中神经,出针。
康复训练
1. 腕关节活动度练习
2.腕关节拉伸练习
3.屈指肌腱滑动练习
4.腕关节屈曲练习
5.腕关节背伸练习
6.握力练习
康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残障的发生,综合康复治疗的各项目之间本身具有正性叠加和提高疗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