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竖式书写?
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形式一直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这与现代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方式完全相反,前者是竖式书写,后者是横式书写。这是为什么呢?
近代汉字书写习惯的来由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方式属于西方书写习惯,这是由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决定的,这种书写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在坐姿书写时,拼音文字最适合从左至右书写,在阅读时,人眼的水平方向的视觉观察范围大于垂直方向,因此,横向排版的文字有其独特的优势,是最科学的书写方式,而中国汉字亦是如此。
这种西方习惯引进到中国是民国初期,在陈独秀的领导下,通过新文化运动,这种新的书写习惯才开始慢慢普及起来。
但中国古代的书写方式刚好与此相反,为什么呢?
不靠谱的解释: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方块字的书写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排版形式多样化是拼音文字无法实现的。
第一种解释:
在周朝至晋代之间,竹简一直作为主要的书籍载体,在出土的实物中,竹简出土的最早时期是战国的秦、楚一带,他们的文字排列方式就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这是因为,在书写时,从右往左书写可以方便右手写字,因为竹简是卷起来的,假若从左往右书写,右边卷起来的竹简会阻碍右手写字,在阅读时,左手推简,若需更改注释,则可右手拿毛笔书写,因此从右往左书写比较科学。
至于从上到下竖着书写则更好解释了,因为文字是瘦长形的,而且竹简是竖着排列的,自然而然就就是从上到下竖着书写。
这种解释存在漏洞,经不起细细推敲。
竹简难道不能横着排列?难道不能竖着卷起来?难道就不能从左至右书写?为什么文字是瘦长的?
这种解释只能表明竖着书写的优势,因为如果在竹简上横向书写,那么竹简必须制作地更长一点,并且必须纵向卷起来,那么在阅读的时候,把竹简全部打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长条,阅读时必须向上挪动竹简,比较费力,而且长竹简也不好制作,因此,横向卷起的竹简更适合在长方形的书桌上阅读,短的竹简容易制作。竹简的说法可以解释竖式书写的习惯,但不能解释文字的瘦长形状。
对于从右至左的书写方式,这种解释就有点牵强了。古代竹简的长度并不长(最长在60-70cm之间),就算是横着卷起来的一筒竹简,人们阅读是一般都是直接全部打开阅读,整卷长度并不长,正好是两只手微微张开的长度,因此,人们书写的时候应该是直接横向全部铺开在长方形的桌上书写,完全可以从左至右书写,并不存在阻碍右手书写的说法,而且竹简可以从右往左卷起来,阅读时,左手拿简头,右手推简,书写时候放到桌上,竹简全部打开后再书写,并且古人基本上是悬腕书写,则更没有阻碍、不方便的说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麻烦。
第二种解释:
有人说古代以右为尊,以右为大,有成语“无出其右”,意思就是没有比他更厉害的。所以从右往左写。
还有人说,竖式书写的文字,人们在阅读是表现为点头同意的动作,展现出尊重知识的样子,而在阅读横向书写的文字时人们变现为摆头的动作,展现出对知识的质疑。因此古人采用竖式书写。
这种说法有种封建迷信的色彩,而且你无法证实是先有以右为尊的思想还是先有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就目前出土的文物而言,在商朝晚期,就已经形成这种书写习惯,但是并没有以右为尊的主导思想。而且古代有的时候是以左为尊的,比如古代战车上尊者居左。
至于点头和质疑的样子更是无稽之谈,完全属于主观臆断,不可信。
第三种解释:
汉字书写单字时,总是在左上方开始,右下方结束,如果为竖式书写,则刚好能在右下与左上之间形成呼应,并与古人书法中强调的“欲左先右”、“欲下先上”的思想保持一致。这种解释貌似合理,细细推敲,则不攻自破。
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汉字属于方块字,以其灵活性,完全可以有很多种书写方式,如果横向书写,则字与字之间的笔势关系一般为右下到左上,书写起来非常连贯,也非常迅速,同样符合“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思想,这怎么就不行,现在实践证明,这完全是可以的。
如果书法最开就是横向书写,则书法完全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也能衍生出其他书法专有名词,至于所谓的“行气”则都是在书写习惯定型之后的总结归纳,并不能成为决定书写方式的原因。
比较靠谱的解释:
想要解释清楚古人书写习惯的成因,需要了解古人最开的书写工具和样式。目前学术界认为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们以甲骨文为例来说明问题。
上图就是龟甲,如果在早期,古人书写的字数应该不会太多,一般在十几个字左右,在这样的少数字书写下,怎样排列更为美观呢?
由于龟甲一般有一条中轴线,当文字分别在中轴线两端排成一列时最为美观,符合对称的美学思想,而且龟甲是纵向的长方形(这点很重要),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从上往下写,这样符合龟甲这种工具的书写习惯。
象形文字最开始是横向与纵向的文字共同存在,随着竖式的书写习惯,为了节省书写空间,书写更多的文字,字形开始变得纵长,最后所有的文字全部被纵向拉长了。
被纵向拉长的字形
上图就是被纵向拉长的字形。
而瘦长的字形适合竖着书写,横着书写会占用大量的书写空间。
上图中,一个黄色框代表一个字所占的空间,同样是八个字,左边属于竖式排版,右边属于横式排版,显然,竖式排版更能节省空间。
等到人们造字能力、书写能力变强了,能写的文字就多了起来,便出现下图这种字数较多的甲骨文。
这样就解释了文字是竖式书写的成因,由于习惯非常难改变,后人一直沿用,并且发明了竹简的竖式书写。
那么又如何解释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呢?
在商代时期,甲骨文虽然是竖式书写,但是从左至右和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同时存在。
上图中的甲骨文就是从左往右书写的,所以甲骨文不能说明问题。
但是青铜铭文可以解释。
青铜铭文是商代晚期的一种广泛而流行的书体,一般刻在青铜器鼎的内部或者不显眼的外部表面,并且这种文字带有强烈的象形装饰性,由于甲骨文已经形成竖式书写方式,青铜铭文则也是竖式书写,而之所以从右往左写,则另有一番蹊跷。
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用模板烙印上去的,而模板上刻的文字(模板上的文字是凸出来的,青铜器鼎的文字是凹进去的)是从左往右的方式。
模板之所以是从左往右的刻字方式,是因为如果从右往左刻字,则会出现右手刻字的时候会不小心磨坏右边刻好的字模,而如果从左往右的刻字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模板上的字是从左到右的顺序,由于镜像关系,烙印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从右到左了,所以人们看到的铭文都是从右到左的。
在商代晚期,由于青铜器鼎上的文字一般用于庄重严肃的官方场合,而甲骨文是作为占卜记录,以档案资料的形式存放起来。两者用途天差地别,显然青铜器等铭文更占上风,因此后来逐渐成为人们的书写习惯。而且汉字完全可以从右到左书写。所以一直沿用至清朝。
结语
所以,古人“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甲骨文和青铜铭文是形成这一习惯的重要原因,先由甲骨文形成竖式书写习惯,并将字形不断纵向拉长,后由青铜铭文形成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至于后来的书法审美体系都是在这样的书写习惯下形成的,如果今后毛笔书法书写形式换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那么必定会形成不一样的审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