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道家思想,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人生智慧

庄子的道家思想,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人生智慧

人文2020-01-12 21:22:04

在庄子的第三篇《养生主》中,庄子提出了一种颇受争议的思想,庄子说:“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一定会很疲惫。

在庄子第四篇的《人间世》中,庄子还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说,注重内心修养的人,不受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影响,知道有些事情无可奈何,就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德的最高境界。

这两篇中的两句话,很多人认为庄子的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不思进取的思想,但真的是这样吗?庄子是不主张求知上进吗?当然不是,不然庄子怎么会留下数万字的经典给后人?其实,这两句话,正好体现了道家思想的一种心境,是什么心境呢?那就是,知道每个人的能力边界,让我们随时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其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是苏格拉底自己谦虚吗?当然不是,其实这体现了苏格拉底对绝对真理的一种怀疑态度,同时,其实也正是体现了苏格拉底对自我的一种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实非常少,俗话说“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发现你越无知”,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知识是无限的,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不要妄自尊大,不要过度自信,这其实才是庄子和苏格拉底给我们的警示。

所以,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再看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就很好理解了,庄子当然不是让我们认命,或者说听天由命,而是告诉我们,我们的能力和认知是有边界的,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其实很少,所以在我们能力所无法企及的时候,我们要选举接受现实,这显然是一种比消极更高级的智慧。

庄子还讲了几个故事来阐述这种智慧,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螳臂当车”。故事很简单,说的是螳螂自不量力,以为自己的本领多高强。看到车轮过来了,还奋力举起手臂去挡车轮,其结果可想而知了。这是一种勇敢吗?当然不是,是无知。勇敢和顽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对自身的力量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不会像螳螂一样不自量力,试图是挡车。

所以,我们再更进一步,其实庄子这种“安之若命”的思想,还体现了两种智慧。

第一个智慧是:自知。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高明。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强者。在我们古代同样经典的《孙子兵法》中,也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正确认识外在,和正确的认识自我同样重要。同样,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也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要认识世界,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

第二个智慧是:顺其自然,或者说“知彼”。

在《庄子》第四篇的“人间世”中,庄子也通过几个故事阐述了这种思想,一个是关于“养虎人”一个是关于“爱马者”。

庄子说,养老虎的人不会给老虎喂活的动物给它吃,因为他们怕老虎杀生时发怒。他们也不敢给老虎吃整个死掉的动物,因为他们怕老虎在撕咬的时候发怒。养虎人一般都会观察老虎饥饿的时候,懂得它的喜怒情绪变化,能顺从老虎的性情,将肉撕成小块给老虎吃,才能不会被老虎伤害。

另外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养马的人,每天把自己的马养的很好,装马粪,倒马尿。有一天他看到马身上有蚊虫叮咬,于是他拍了一下,但马收到了惊吓,咬断了勒口,挣脱了笼头,毁坏的胸带,还伤害了养马人。其实养马的人本意是好的,帮马拍打蚊虫,但结果适得其反,被马伤害了。

如果说螳臂挡车的故事让我们“知己”,不要不自量力;那么养虎人和爱马者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知彼”,懂得顺势而为,和不同的人相处,尊重他们的秉性。就像孙子说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在“知彼”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很多外在的事情我们是很难改变的,就像老虎的性情一样,我们只能顺从它,才能驯养它。老虎其实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所以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我们能认识到,外在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只有顺势而为,才能真正做到“安之若命”。

今天,我们通过庄子在《养生主》和《人间世》两篇中,两句非常有争议的话,来阐述了道家思想的真正智慧,一个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一个是要懂得顺势而为,这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认同,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要真正获得成功,必须要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膨胀。其实很多人看似聪明的人,都掉在了没有正确认识自我的坑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