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坤内科秘验方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1.枳实益胃汤
【处方】枳实15克,生地黄15~30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北沙参15克,石斛12克,天花粉15克,芦根12~30克,甘草6克,冰糖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服。
【功效】滋阴益胃,清热生津,通降胃腑。
【主治】因胃阴亏虚,阴虚内热,胃腑不通所致的胃脘痛。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渴喜冷饮、嘈杂易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或花剥苔,脉细数。
【加减】若见胃脘痛连及胸胁、心烦易怒、泛吐酸苦属肝胃不和者,酌加佛手、香橼、延胡索、川楝子;若见食后胃脘胀痛属食滞胃脘者,酌加炒鸡内金、焦六神曲、焦山楂;若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属阴虚火旺者,酌加醋龟甲、地骨皮、制鳖甲;若见气短乏力、自汗频频属气虚者,酌加太子参、西洋参、醋五味子;若见腹部胀痛、大便秘结不通属热结津亏、肠燥便秘者,宜加大生地黄用量,酌加大黄(后下)、元明粉(烊化)、玄参、白芍。
【方源】甘肃中医药大学 王道坤名医工作室 王韶康 段永强 安小平共同整理
2.化瘀消痞汤
【处方】枳实12g,黄连6g,半夏曲15g,黄芪12g,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5g,麦芽12g,干姜6g ,厚朴10g,三七粉(冲服)6g 全虫粉(冲服)3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化瘀消痞。
【主治】胃痞病。对由于血瘀痞结,脾虚食滞,气机阻滞所致的胃痞病而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不欲饮食,食入不化,嗳气频作,身体懒倦,形瘦多梦,舌下静脉迂曲怒张,右手关脉弦等。
3.疏肝和胃汤
【处方】柴胡12~24克,麸炒白芍12~30克,麸炒枳实15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茯苓15~30克,川芎12克,醋香附12克,紫苏梗15克,姜厚朴15克,旋覆花30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三七粉3~6克(冲服),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化瘀消痞。
【主治】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痰凝血瘀所致的胃痞病。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呃逆嗳气、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胸胁苦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脉弦等。
4.温中止泻汤
【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5~30克,干姜6~10克,炮姜6~10克,茯苓15~30克,葛根15~30克,藿香15~30克(后下),木香12克(后下),缩砂仁6克(后下),诃子15克(捣碎),石榴皮15~40克,仙鹤草15~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功效】温中健脾,和胃生津,渗湿止泻。
【主治】因脾胃阳虚,清阳不升,湿浊内停所致的泄泻病,症见肠鸣泄泻、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恶频频、烦渴欲饮、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淡或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迟或虚缓无力等。
5. 化瘀愈溃汤
【处方】生蒲黄(包煎)、五灵脂(包煎)、刘寄奴、生黄芪、淮山药、蒲公英各15克,血竭3克(冲服),煅瓦楞子20克(先煎),威灵仙、枳壳各10克,黄连3克,鸡内金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液至300毫升,早、晚饭后1小时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敛疡止痛。
【主治】因瘀血阻于胃络所致的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持久,痛若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或夜间痛甚,或痛时牵涉胸背,或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或涩、亦或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