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做到“劲力巨增在腰间”,必须研练丹田之功

上一篇着重介绍了丹田,其实在形意拳内功法中,我们并不是要追求什么“丹”,而是在初步功夫中要求其气聚小腹,深沉海底,以增大爆发劲力。在形意拳中,之所以求其气沉丹田、纳气归根,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目的和意义:第一是能够让呼吸的气在我们身体中运行的距离大大增加,使呼吸易短为长,易浅为深,易促为缓,不致于在剧烈的运动中产生急喘气而感到气不够用的情况。

第二是为了通过深而长的呼吸,改善人体中的气质,增加氧气与水谷精气的化合机会,使真气得以多产多生;第三是为了使丹田中的气,逐渐由少积多,以便在发放劲力时,气自丹田吐,气随意至,力随气达,声随气发;第四是在气沉丹田之后,可以降低身体的重心,增加下肢的支撑力量,稳固和增强下盘功夫;

第五是通过气沉丹田的锻炼,使腹肌增强韧性,在腹部气聚充足的情况下,使小腹部逐渐变得充实坚韧,并富于弹性,就好象皮球打足了气一样,能够承受外界一定力量的打击;第六是通过气沉丹田,可以增加腹内大肠与小肠的蠕动量,增大横膈膜的升降幅度,从而促进消化和吸收机能的改善,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在形意拳中,之所以有“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内劲,也正是由于丹田中的气腾然和不断储发的结果。丹田中的气,既不能只储不发,也不能只发不储,必须是随着拳势中的含储发放和攻防技击中的变化而有积有发,有松有紧。要做到储而不偏于膨胀、发而不偏于竭尽,须是在发放时“抱七撑三”,气虽发放三分,但必须着意十分,七分之气仍保存在身。

“收臀通肾气满田,劲力巨增在腰间,上达脊背透胸前,贯注两臂到手尖”。命门之火为相火,心火为君火。上为火下为水,水指的是肾水,上虚下实,水重火轻。丹田聚气后逼肾,是为了达到“水火相交”,又谓之“阴阳相合”。所以学者在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水重火轻”,才不致于使心火上升而冲于脑。如果上实下虚,水不足以抑火,就会引起头晕、耳鸣、目赤、恶心等不适之症。

“圆档以坚胯,逼肾以坚膝”。圆档之所以能够坚胯,是因为圆档与合胯,正好形成一个内外相互对抗的争衡力量,所以能够起到坚胯的作用;逼肾与塌腰、收臀与挺腿(即指后腿的大腿根部内侧)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能够迫使劲气下注于腿,并与涌泉向上之劲气在膝部相合,因此说逼肾可以起到坚膝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