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医泰斗张锡纯:防治咳喘的“除根”方
秋冬季节是咳喘疾病的高发期,根据中医学的“未病先防”思想,提前预防对于控制这样的慢性疾病非常重要。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张锡纯先生,针对防治冬季咳喘发作创立了一首良方——黄芪膏,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深入学习。
生黄芪四钱,生石膏(捣细)四钱,鲜茅根四钱,甘草末二钱,生山药末三钱,蜂蜜一两。
上药六味,先将黄芪、石膏、茅根,煎十余沸去渣,取其清药汁二杯,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一沸即成,再调入蜂蜜,将其煮微沸,分三次温服下。一日服完,如此服之,久而自愈。然此乃预防之药,喘嗽未犯时,服之月余,能拔除病根。
此法用膏法缓治之,用作预防之用,可为张先生一大创见。此方清肺润肺,利痰宁嗽,甘凉滑润,且又能补肺之阳,滋肺之阴。
此方为治内伤体虚复受外感咳嗽之要方。张锡纯先生书中之治肺病方、治阴虚劳热方、治痰饮方、治喘息方、治伤寒方、治温病方、治伤寒温病同用方、治瘟疫瘟疹方均有治咳嗽之论述,医者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书,须明此书之病名与现代之病名有不相联结之处,故需前后参看方明书中治方用药之深意,于临证时用方用药方能得心应手。须明先生之论中精义,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可也。先生治病用方药之贵在精炼,所拟定之方皆为久经实验之方,药简而效宏也。
读书中论治肺病方,须明先生用黄芪膏为防治肺病气管炎之冬季咳喘发作之良方,知其用黄芪补肺之阳气之深意。书中未明之意即诸肺病、肺气虚损皆可加用黄芪以补其肺气。尤其现代之人此病甚多,素有气管慢性炎症之人,每受风寒则发作咳喘,亦可用先生之黄芪膏改汤治之,然则需对症施治,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尤于方药应用方面要变通用之,此方适用于肺有虚劳、受寒则发作咳喘,且冬季加重者。即此方可清肺润肺,利痰宁嗽,甘凉滑润,且又能补肺之阳,滋肺之阴之用也。如遇冬季病发之时,可用此方改作汤用,然须重其量,视其肺虚损之轻重,痰热之多寡而运用之,此即为从无字句处读书之意也。
此方既可防肺劳之虚遇寒咳喘,即可治肺气虚受寒而发之咳喘,肺炎之发热咳喘便可用以治之,且又为治本之道也。即是治肺炎之发热咳嗽,此法亦当可用之,先生书中虽未明言此方可治肺炎之发热,然先生治伤寒方、治温病方亦未明言能治肺炎,然众皆知生石膏可治肺炎发热、脑炎发热。既明此理,则肺炎发热之肺阳虚者加黄芪即是白虎加人参汤加人参之意也。则黄芪膏法可防治肺气虚之易受风寒之咳喘,又能治肺气虚肺炎及气管炎之发热咳喘也。
罗姓女,鼻塞、咽干、咽痒则咳、痰白黏,咳嗽一周服感冒类药及止咳消炎药发热退而咳嗽未止,且仍头晕。舌淡红紫,苔薄白干,脉弦略紧。此证是支气管炎症,中医说是肺气闭塞。咽部不适是肺燥与风寒束肺而致咳嗽气短,治宜宣肺理气润肺镇咳化痰,方用黄芪膏改汤加减:
黄芪10克,麻黄6克,杏仁10克,知母12克,桔梗12克,浙贝10克,炙甘草10克,生山药12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水煎服,三剂则咳减,又服三剂愈。
嘱最近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此方用黄芪补益肺气,麻黄、杏仁、炙甘草宣通肺气;知母、桔梗、生山药滋阴润肺化痰;牛蒡子、蝉蜕、浙贝疏风镇咳。
江植成:此证用黄芪膏改汤加减即效,此法治咳嗽的运用要点是什么?
李静:此证头晕者,肺气虚也。鼻塞咽干者,风、燥也。舌淡红紫,苔薄白干者虚热也,脉弦略紧者外寒束肺也。此女曾患乙肝小三阳,经我诊治半年转阴病愈,知其体素虚,故师黄芪膏之意,集补气、宣肺、镇咳、化痰于一方,此即不依成方治病,有是证用是方之理也。
此证气虚,如只用麻、杏、草逐寒宣肺与其虚不利,故需加黄芪。有一分表证,即需用一分表散之药。无非是寒者温散,热者凉散是也。咽痒者,风也,鼻塞者亦风也。故需疏风,则牛蒡子、蝉蜕可用。恐其燥,则用桔梗、知母、贝母、山药止咳润燥化痰。此法的应用要点是肺虚风寒束肺,需益气疏风止咳。若风寒实证、外寒内饮、风热燥咳,则非所宜。
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张锡纯,曾这样总结中医师承效果:“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当代中医临床家李静先生,将其对张锡纯医学的临床应用与思辨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案例“精细入微、苦口婆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解,“全面还原”诊断的过程、细节、思考!
版
权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