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诗词写作之节奏与平仄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学堂

诗词写作之节奏与平仄

诗歌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不但其它文学样式不能比拟,就是文字的产生历史也不见得比诗早。从诗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同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原本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歌词,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既然诗歌同声音的关系这样密切,诗又是用来吟咏和歌唱的,那么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对声音的组织:
一方面,既要用文字的含义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一方面,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感染读者的感情使诗歌产生音乐的效果。那么,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将结合汉语的特点,用具体的诗例来介绍这个问题。
节奏
【节奏】,常用来指有规律的重复过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节奏:季节的更替,候鸟的去来,月亮的圆缺,花朵的开谢,潮水的涨落,劳动的号子等。回环往复的节奏能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愉悦,使人们感到熟悉亲切。
我们平常说话使用语言也是有节奏的。每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一般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另外,人的情绪不同,语言表达的节奏也不一样,激动与平静不同,悲伤与喜悦不同,忧愁与乐观不同。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人们平时说话是自然的未经加工的节奏,而语言的音乐节奏是经过加工后定型的一种节奏,就象曲谱一样,有一定的规定性,在这个曲谱中的歌词必须按照这个曲谱去唱。诗歌的节奏就是建立在这种加工定型的节奏之上,形成诗歌的格律。
【语言节奏、情绪节奏、音乐节奏】。
但我们必须明确指出,外在的节奏也好,音乐的节奏也好,都是因为人们内心情感的冲动而引发的,也就是说,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是内在的情感节奏的表现,正是因为情感的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节奏也不同。诗歌也是如此,诗歌主要是内心情感的抒发,这种内在情感的冲动,也表现在诗歌的节奏之中,从而形成表达不同情意的格律形式。
诗歌的节奏是同语言的民族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单音节词的存在,依靠古汉语中大量的单音节词作为基本词汇,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节奏,包括音节的组合、平仄的协调、对仗的整齐、用韵的规定等。这种格律形式主要体现在律绝等近体诗中,词曲虽然打破了整齐的句式,但其基本句式,仍是从五七言中变化来的。
音节组合
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每四个音节组成一句,五言诗每五个音节组成一句,七言诗每七个音节组成一句,每一句的音节都是固定的。但在一句之中音节和音节之间并不是孤立的,通常是两个音节一组,组合为顿。【顿(/)】表示一个节奏单位(它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拖长声音),顿的划分要兼顾音节的整齐和意义的完整。四言两顿,每顿两个音节(二二);五言三顿每顿或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或为二二二一或为二二一二。
例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登高》)
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是指一句中最明显的那个顿。古典诗歌一句中必有一个明显的逗,这个逗把一句诗分为前后两半,四言诗二二,五言诗二三,七言诗四三。由四言的二二,渐变为五言的二三或七言的四三,逗的前后音节组合出现了明显的音节变化,这就大大提高了诗歌的音韵美,读起来较为活泼,便于吟咏。而四言和极少数六言诗因为音节前后等分,缺少变化,节奏显得单调呆板,所以也就不能与五七言相媲美了,如上例诗句即可以逗划分,读来朗朗上口,流利顺畅。
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术语,用来给四声分类。四声是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去入合称仄声)。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只依据普通话的四种声凋来区分平仄。现代汉语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的作用是为了区别词义,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构成的。我们把音高平衡的阴平调、阳平调规定为平声,把音高曲折起伏的上声调和去声调规定为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由此可见,平仄是一种声调的关系。
【入声】古汉语中是有入声的,在普通话中派入四声之中。在诗歌吟诵中,用发音时值区分,阴平、阳平为二拍,称缓音,上声、去声一拍,称舒音;而入声为半拍,出口却断,称促音,广泛存在于吴、粤、闽、客家方语之中。因此,入声在区别声音长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宋词中,有些词牌(如《念奴娇》《忆秦娥》《满江红》等)明确要求入声押韵。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古典诗词创作者必须掌握入声字。
中国古典诗词的音调主要是由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使音调多样化,构成声调的和谐,使之抑扬顿挫,形成诗词的节奏。平仄再加上押韵和对仗,就渐渐地形成了有固定字数和句数的律诗、绝句等近体诗。关于近体诗的平仄,初学者往往觉得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懂得它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把平仄格律掌握起来。
其基本规律是:一句中平仄交替相间,一联内平仄上下两句相对,两联之间,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能出现三连平和三连仄。关于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我们后面还有讲解,此不赘言。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

(0)

相关推荐

  • 格律诗词写作(诗律①)平仄

    格律诗词写作 (诗律①)平仄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原来的<格律诗写作>讲座内容丟失,现重新写作,并予连载.谨将此文章献给爱好古诗词的朋友. 一.古诗词演变 1.早期诗歌集 我国最早 ...

  • 刘礼吾:因一副对联引起的思考/拾级而登勿惜脚力此处花源即泰岳;一层更上须存心气当年鹳雀亦昭阳。非议颇多!你怎么看?

    因一副对联引起的思考 刘礼吾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是建立在汉语单音节.一个音节对应单个方块汉字(包括多个同音字)的特点而存现的,其源头则是桃符和诗赋中的对偶句.但不管它发端和兴盛于哪朝哪代,楹 ...

  • 【诗词微塾】诗词写作之节奏与平仄

    诗歌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不但其它文学样式不能比拟,就是文字的产生历史也不见得比诗早.从诗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同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原本都是可以合乐 ...

  • 【诗词学堂】律诗的节奏

    律诗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奇数的,大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最后剩一字音,独成一个音节. 多数情况下,意义单位和声律单 ...

  • 【诗词学堂】写作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

    诗词学堂 写作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 对仗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有无虚与实,死活兼重轻"(<缥湘对类>). ...

  • 【诗词学堂】格律诗节奏的基本规则

    诗词学堂 格律诗节奏的基本规则 所谓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律诗中,则是指在吟诵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 ...

  • 【诗词学堂】写作技巧|浅谈春秋笔法在诗词写作上的运用

    诗词学堂 "春秋笔法"在诗词写作上的运用   我们经常说,写诗填词贵在含蓄,切忌直白,那么什么是含蓄呢?简单来说达得委婉,耐人寻味这个就叫含蓄.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 ...

  • 【诗词学堂】格律诗中的平仄相配和孤平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格律诗中的平仄相配和孤平 平仄相配 平仄相配是近体诗的重要条件,主要是指平仄的交互,其限制是很严 ...

  • 【诗词学堂】音组节奏之体式特征

    诗词学堂 音组节奏之体式特征 近体诗五.七言之音组标志,为三.四顿体诗行之组合,分为两类音组节奏诗行,一类为五言体,分两种: 221(A)式 如"夜来/风雨/声" 212(B)式 ...

  • 诗词学堂 | 诗词的语法特点

    旧体诗词很注重精练,同时又要求整齐.押韵,因此在语法方面就有与散文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句子成分的省略 一个完整的句子,有各种成分,而在古代诗词中,不完全句是常见的,每种成分都可以省略. (1 ...

  • 今日原创:诗词头条 | 诗社雅集 | 诗词学堂 | 诗词专辑

    [1]诗词头条 | 杜牧那些脍炙人口的七绝,伴随我们成长的经历 杜牧的七绝成就极高,意境幽美.议论警拔.韵味隽永.咏史绝句,立意出奇,史识高绝.写景抒情绝句,意境幽美,韵味隽永,于盛唐七绝之外,别开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