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让宫女赏花灯,一夜之间逃走3000多人,她们为啥要逃?
01
引言
都说唐朝是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最为开放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有一个不被我们注意的群体,就是唐代的宫女。杜牧有一首诗,其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中描写的是唐朝宫女寂寞单调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到底怎样呢?
02
宫女夜奔事件
在唐中宗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上了当时的热搜,还被当时的统治者写进了史书中。在唐中宗时期,在一个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这天,按照当时的习俗是要观花灯的。唐代在长安城中有实行宵禁的风俗,但是一年之内只有这天不禁止。
唐中宗心血来潮就让宫女们出去观花灯,可巧不巧,这三千名宫女竟然趁着杂乱的时候,都跑出去了。最后统计数字,这次出宫的宫女,几乎是跑掉一半,3000宫女都失踪了。这些宫女为啥要跑?难道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不香吗?
官方最后给出的答案就是:淫奔。就是和心爱的男子私奔,出去嫁人了。当然,这个结论虽然是官方得出的,但是其中不免有污蔑的成分在内。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虽然说宫中的生活富裕,但是她们的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地位最为卑贱,宫外自由的生活才是她们所向往的生活。
那么,这些女子没有户籍,他们不会被官府抓回来吗?答案是不会的,唐代的户籍制度并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出门没有身份证是寸步难行的,根据当时的情况上看,唐代有很多居民是没有户口,称为是浮逃户,百分之二十的居民都没有上户口,主要还是为了逃避赋税、徭役。
唐代宫女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呢,她们的生活究竟过得怎样呢?根据史书以及文献中,唐代的的后宫制度,基本上是延续了隋朝的制度。这么看来,唐代宫女的人数是有限制的。但是饱暖思淫欲嘛,这些统治者的生活好之后,就不满足原来的需求,唐代后宫的人数也就多了。
03
唐代大量宫女哪来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唐太宗时期,唐代的宫女达到了上万。尤其是到了唐玄宗时期,后宫的妃嫔宫女更是达到了顶峰。史书记载,唐玄宗在位期间,不愁吃不愁穿,生活非常奢侈。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宫里面的妃嫔已经有四万人。
这么看来,白居易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说法还真不是夸张。唐代宫女的人数为什么这么多呢,这么多宫女是从哪里找来的呢?
唐代宫女的来源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征求,从民间的良家女子中选择,像武则天就是这样进宫的,无论是姿色还是容貌都不错,进宫得宠的机会比较多。第二种方式是采择,主要也是按照容貌,从民间女子中选择,但是进宫之后,一般都是腐蚀统治者的小宫女。
第三种是进贡,唐朝将领在打仗的过程中,俘虏中不免有许多女子。像在唐朝的时候,南方的南蛮经常发生骚乱,在战争的过程中,经常会获得大量的俘虏。从考古发现的一座宫女的墓志中,就可以发现类似的事例,墓志铭中写道:
往以要垒多虞, 武周枭镜,肃将诛讨,兰艾俱焚。被召入宫,寻蒙挽擢。然以七仪允备,四德斯圆,荣曜六宫,位参两省。
最后一种就是“配设”,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掖庭。在唐代,一些有权有势的臣子犯罪之后,家中的妻女就会来到掖庭。这些大臣中妻女不乏有很多素质高的,像唐朝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儿,其祖父上官仪就是当时的宰相,因为得罪武则天,上官婉儿就来到掖庭。
上官婉儿因为有才华,后来受到武则天的重用,才有了出头之日。当然,像上官婉儿这样的案例还是极少的。大多数来到掖庭的女子,过得往往是凄惨的生活。除了这四种方式之外,还有外国进口(进贡)的宫女,王公贵族进奉的。
04
宫女要遵守严格的宫规
当然,宫女来到宫中往往都不是乐意的。像一代女皇武则天进宫的时候,她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进宫的时候,非常伤心,说道:来到宫中,还不知道是福是祸?虽然武则天当时还是一个才人,比小宫女的地位要高多了。但是母亲深知,大多数女性往往都是孤老一生。
唐代的宫女可以分为是两种,一种是女官,还是有品级,有地位的。还有一种就是影视剧中,负责打杂的小宫女。在数量上上是远远超过女官的。
在后宫中的女子,等级森严,分工还很明确,甚至有专门管理蜡烛的宫女、掌管被子、褥子的宫女、还有掌管钥匙的宫女。除了少数能够获得皇帝的宠信,大多数都是在宫中孤老一生。
唐代宫廷中的制度非常森严,禁卫森严。宫内白天有侍卫看守,晚上的宫门也是锁着的。没有皇帝的准许,就连来宫内办公的臣子也是没法出去的,宫女更是如此。像一些高级的女官每年还有一次见到家人的机会。
但是普通的宫女,根本连见到亲人的机会都没有。唐朝的法律还规定,凡是宫外的人和宫女说话或者是帮忙往宫外传话、传消息的,要处以绞刑。违背宫规,那就是杀头的大罪。鉴于此,宫女们只好忍受残酷的生活。
05
被填写的人生
虽然说皇帝荒淫的不在少数,但是能够得到皇帝宠信的,还是占极少数,大多数的女子往往都是孤老一生,与世隔绝。渴望爱情是作为一个高级动物的天性,但是高高的宫墙往往也是阻碍,宫女们疏解寂寞的方式有几种。
“对食”是我们熟知派遣寂寞的方式,也就是宫女和太监结成所谓的夫妻。还有一种就是同性恋,虽然没有记载,但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最后一种是托物寄情,著名的红叶寄情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故事的主人公是顾况,在河中捡到树叶,树叶上写着一首诗,顾况看到之后,又相互回诗句。故事很浪漫,类似漂流瓶。真实性不知道如何,但还是客观上反映这种现象的。这些宫女晚年的结局如何,有没有出宫的机会呢?
能得到皇帝释放民间的机会是很少的,一般新的皇帝上位之后,会大赦天下,放一批宫女出去,但是这种机会还是很少的。大多数宫女后半生的生活是凄惨的,有的出家当尼姑。还有的被发配到先皇的陵园中。
这些死去的宫女,最后只能是默默无闻。从考古发现这些宫女的墓碑中,连墓志铭都是统一按照固定的格式,批量制作的,就连名字都留不下。往往写着:亡宫者,不知何许人也。甚至连宫女活了多少岁都不知道。
06
结语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命运是被填写的人生。在后宫中凄惨的度过一生,最后留给世界的最后印象,也是模糊的。像三千名宫女集体出逃成功的案例,估计只是极少数。一入深宫里, 无由得见春。 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大概是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最后的呐喊吧。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全唐文拾遗》
《唐律疏议》
《唐代墓志汇编》
姜维公、姜维东:《唐代宫女生活述略》
程章灿:《“填写”出来的人生——由《王宫墓志》谈唐代宫女的命运》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