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改革国画不止是画人物

最近在震旦博物馆看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人的画展《往来千载》,有意外收获。

我们通常认为徐悲鸿坚持国画专业必须学习素描,因此大大改革了国画的画法。这里说的素描主要是指人体素描和人物素描。这个认知一个是不错的。徐悲鸿在法国留学,就是专攻肖像画人物画,他的人体素描和人物素描,造诣极高。他的油画《老妇人》入选巴黎沙龙展,我看了,是学院派画法的精品。

他回国以后在多所大学中担任艺术系主任,最后担任中央美院的院长。在他的领导下,素描训练成为国画的必修课。此后国画的人物画以素描画法为基础,一直到现在都是主流画法。

这次看画展,其中一幅荷花,两幅蜀葵,却发现徐悲鸿那时候已经在用油画理念画花卉了。这比90年代兴起的国画引进油画画法的风尚,早了五六十年。

这幅荷花,“真客串也”,明显是徐悲鸿的“非正规”画法。前面这片叶子,用蓝灰色,近乎透明。后面的墨色荷叶,切到前面叶子的边,呈装饰画法。荷花和骨朵,都属于装饰画法。我也不说具体画家的名字了,两者之间有相近之处。当然后来画法的发明,应该与徐悲鸿的画没有联系。

另外的蜀葵画法,也明确的是西画风格。

传统画写意花卉,多不取花卉本来的颜色。写意画法讲究笔墨,太淡的颜色过于透明,难以展现笔墨的结构,缺少意趣。工笔勾线,再施以淡彩,色不碍墨,还是讲究笔墨。徐悲鸿画的蜀葵,枝干和叶子均使用淡绿色,基本没有勾线,叶脉也不明显。红花的结构和叶簇的结构,都是用西画的色块画法。所以,与传统画法大相径庭。

我认为徐悲鸿是有意为之,就是主动地用西画的颜色和理念,画中国花卉题材。只是对他来讲,改造人物画的画法是当务之急,受到的阻力已经非常大了。而且他所专攻的是人物画,花卉不是他的强项。因此他并没有在改造花卉画方面有什么建树。

但是,作为后来者,评价徐悲鸿的时候,还是应该研究一下他的各方面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