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视界】嘉德香港秋拍:1700年前一方金印背后的风云大时代
晋·驼钮金印
印文:“晋卢水归义侯”
2.8cm high; 95g
出版:罗随祖,《从两方金印浅论晋代北部边疆历史及其他》,艺术市场2012年2月刊,页78-80
HKD: 1,200,000-1,800,000
USD: 154,800-232,000
印章在世界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古代文明大多有使用印章的遗迹,例如“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印加文明”都发现或出土过印章。古代西方的印章,在形式上主要是“徽记”或“图示”性质的,但是相比较其他文明古国的印章,中国古印往往承载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信息,同时,古代篆刻文字所呈现的艺术含金量,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印,大小仅有当时的一寸见方,但小小的印章,可以考知古代的官吏制度、行政地理设置、甚至社会文化形态和民俗文化时尚。而即将在中国嘉德香港秋拍所呈现的,是民间所能流通的极为罕见的晋代的金印,而且印文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
著名的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在金石篆刻考证上极为权威的罗随祖先生曾经在其著述的《从两方金印浅述晋代北部边疆历史及其他》一文中专门考证了这方“晋卢水归义侯”金印,并且留下了其亲笔题写的拓片。以下我们的部分论述资料,也会部分参照罗随祖的重要观点进行展开。
本件出版:罗随祖,《从两方金印浅论晋代北部边疆历史及其他》,艺术市场2012年2月刊,页78-80
古代帝王印在材质上,除玉印而外,就是金印;而封王、五等爵、少数民族赐封者,无不以金印为显贵。汉许慎《说文解字》“印”字条下注:“印,执政者所持信也。”而《汉官解诂》“列侯”条下注“列侯金印紫绶,以赏其有功,功大者食县邑,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以此可见“金印紫绶”就是其“采食其邑、吏使其民”的凭信物。金印,在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数万方古印遗存中,是非常罕见的,我们不妨为朋友们举例一二,便可知道其分量了:
东汉 “广陵王玺” 南京博物院藏
南京博物院的国宝级藏品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极其特殊的一件。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克,钮高2.12厘米,台高0.95厘米。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印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67年)。1980年南博对甘泉二号汉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印由于体量极小,随同碎砖、杂土和陶瓦片被清理出来后就堆在考古工地四周,并于1981年在修路时被偶然发现,极具传奇色彩。
东汉 委奴国王金印 日本福冈市立博物馆藏
而这方“广陵王玺”直接印证了1784年日本福冈志贺岛发现的“汉委奴国王”真伪,两者在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均如出一辙,甚至有专家认为两枚金印是同一人制作。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公元57年,日本遣使朝贡,并表示希望成为汉朝藩属,汉光武帝刘秀看日本人长得个子很矮小,因此赐名“倭奴国”,并赐倭奴国王印。也就是说上面的“汉委奴国王印”其实是“汉倭奴国王印”,只是几千年历史,将上面的偏旁腐蚀掉了。这枚印绶上的“汉倭奴国王”,将日本成为我国藩属国的历史推前了1000年!
西汉 滇王之印 国家博物馆藏
“滇王之印”金印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重89.5克,金质,蛇钮,蛇背上饰鳞片纹,蛇头伸向右上方,印钮与印身为分别铸成后再焊接在一起,印面凿刻篆书“滇王之印”4个字。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民。金印正是这一史实的明证。根据汉代印信制度,诸侯王印无蛇钮之制,传世的四夷王侯(即外臣王)及邑长之类的印章倒有作蛇钮者,但为数极少。
从考古发现来看,分封周边国家时,在南方的诸王用蛇钮,北方的用羊钮,西北的用驼钮,均与当地物产有关,而汉朝内部分封刘姓诸王用龟钮,此制度传承至魏、晋,迄及北朝。 中国嘉德香港的这方金印,则正是驼钮印,我们可以按照北京故宫所藏一方相类似的驼钮印。
参阅:晋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所藏这件晋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2.7厘米,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氐族首领的官印,我们知道,后来统一北方建立前秦政权的正是氐人苻氏。而相比较故宫的这方,嘉德的这方可是最顶端的金印!
参阅:晋 归义氐王 金印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这方“晋归义氐王”金印,高3厘米,印面边长2.3厘米。此印由黄金铸成。印面阴文小篆“晋归义氐王”五字。驼钮,驼呈跪姿。字体方正,布局严谨,笔画平直,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印文中“归义”二字。此词见于《史记.滑稽列传》:“远方当来归义。”也就是前文所引《后汉书.西南夷传》中所谓“归义内属”的意义,有指内迁各族“向慕教化,来归隶属于汉”之意。
中国嘉德香港秋拍的这方“晋卢水归义侯”金印,驼钮造型简约率意,驼鬃、眼以及体毛凿制,中穿通豁,印台与印面比例适中。
印文凿制,“晋卢水归义侯”六字布局大方而又不拘绳墨。印文风格端庄匀称,笔画头尾扁宽出肩,折笔方直,是典型的金印凿款风格。
商 “卢方”玉戈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卢水胡,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卢水之名源于殷商时代的西戎卢方,殷墟妇好墓中曾经就出土过一件带有卢方字样的大玉戈。主流历史学家考证认为,卢水胡的源起地在张掖临松山一带,其族源复杂,既有匈奴、月氏的成分,又在民族演进中吸收了羯族、氐羌等部族,因此兼具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特征。
卢水胡的源起地:张掖临松山一带
从东汉开始,卢水胡作为中央王朝的附属国曾随窦固窦固(?-88年)出酒泉塞,击北匈奴,著有勋劳。如东晋袁宏(约328年~约376年)所说:
安丰侯窦融,怀集羌胡,开其欢心,子孙至今乐闻窦氏。大鸿胪窦固前击白山,卢水胡闻固至,三月而兵合,卒克白山。卢水,固之力也。
卢水胡也曾与羌族呼应,反抗东汉政府,史称:
(建初)二年(公元77年)夏,迷吾遂与诸众聚兵,欲叛出塞。……于是诸众及属国卢水胡悉与响应。
南北朝时期卢水胡所在位置示意图
公元397年,临松(今甘肃民乐县)卢水胡人首领沮渠蒙逊在河西走廊建立北凉政权,都城便在张掖,尊崇佛教,北凉曾攻克武威、敦煌,灭西凉,其领土最大时曾占领酒泉到高昌一带。公元439年,北凉亡于鲜卑族的北魏,但北凉宗室西迁高昌,在西域重新立国,史称“高昌北凉”,直到公元460年为柔然所灭,卢水胡也最终渐渐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之中。1973年,在新疆著名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考古学者意外的发现了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夫人彭氏的墓葬,一系列重要的文物见证了1600年前流亡吐鲁番的高昌北凉政权的兴衰。
左图:高昌北凉遗址
右图:北凉承平十三年(455年)石雕墓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
前文中说到,中国嘉德香港的这方金印承载着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时代,如今所见这种秦汉时期对四方少数民族册封的金铜印大约始于汉宣帝时期,但西汉时期 “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两汉帝王对北方民族恩威并施,在丝绸之路上谱写的辉煌的历史。
而到了分裂的三国时期,中原战乱不断,而这一时期,魏蜀吴三国依靠各自的优秀人才对四方少数民族做到了成功的压制,如曹操讨伐乌桓、诸葛亮平定南中,东吴征服山越。在西北方,魏国镇西将军曹真于公元221年进讨诸胡联军,其中就包括了反叛的卢水胡,最终曹魏平定河西,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因此,分裂的三国时期,四方少数民族一直都没有太多机会觊觎中原。
相反,到了重归一统的晋朝,内部统治的混乱,反而给了北方民族可乘之机,五胡十六国相继而起,中原地区进入到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中国嘉德香港的这方金印,便是这个风云时代的罕见实物见证,为汉晋时期中央政权与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关系,补充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
东汉 龚心钊旧藏“关内侯”金印
成交价:448万
拍卖市场上所能见到的这种两汉魏晋时期的金印,极其罕见,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出现了两方,其中,一方东汉龚心钊旧藏“关内侯”金印拍出448万元,而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上,这方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十字路口历史变迁的金印,其市场表现,自然也极为值得期待了。
扫码观赏电子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