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 展现【善意】的时刻

前阵子我们家小朋友在英文课上碰到一个写作课题:写一个你展现【善意】的时刻。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课题会有什么反应,也可以拿给孩子们试试看(先不看我下面所讲的),就当作一个头脑体操。

在这个课题里面,有好几个点值得说。我们一个个来。

我们先来说选材,也就是【写什么】。这个课题中有2个关键词:

首先,要注意,这种“……的时刻”就是指写一个故事、一小段个人经历,然后要定格到一个画面(时刻)。语文课上也有类似的题目,比如《那一刻……》。

其次,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善意”。让我感到很意外的是,刚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家小朋友卡住了,一个故事都想不到。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❶ 善意,并不是文章的主题,只是给定的话题。——能分辨这两者的差异吗?【话题】就是一个范围;而【主题】则是你在这个范围内所表达的观点。在这里,就是你对“善意”的某种解释。

同一个话题下,可以有许多个不同的主题。比如在“善意”这个话题下,我可以写好些个不同的故事,给出好些个不同(角度)的解释。

还记得吗?观点是主观的、个人化的,观点没有对错。需要考虑的是:你的观点是否能获得足够的支撑?在这里,用什么支撑?对,就是所写的这一个故事。

因此,我之前已经讲到过了,我们要先找故事,再提取主题

这样才能写出一个真实的好故事,而不是为了某个主题而硬凑,甚至更早,编造一个故事;也才能保证你的主题是具体的、实在的(因为它提取自具体的故事),而不是空泛的、无根基的。

 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尽可能地多找素材。不要只找到1个故事,就匆匆忙忙开始写了。有可能这个故事不是最好的,甚至有可能这个故事是不合适的——有些偏题的情况,本质上就是素材寻找不足。

通常对于这种“写一件事”的课题,我会让孩子们先做个头脑风暴,列出至少10个备选故事——当然,多多益善,然后从中做出选择。

而且这10个故事不是随便列的,而是要一边列、一边不断地“逼近”题目。也就是说,通过列故事,倒过来对题目产生更深、更广的认知。尽力让每一个故事都要比前一个更适合这个题目。

这样,最终找出来的那个,往往就会是比较合适的。

❸ 如果实在卡住了、一下子想不到任何素材,怎么办?比如我们家小朋友遇到的情况。我会建议:试试看使用“分类思考”的方法

比如展现“善意”,一定是有对象的,是你对XX去展现。那么针对这个对象,我们就可以来做分类了。——注意,这里的分类不一定非要“完备且彼此不覆盖”,因为分类的目的只是启发思路。

但在分类时最好能找到一个逻辑依据。

比如我们从近到远,先分出“家人”——还可以再细分,比如分出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人。然后分出“邻居”。可以分出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分出其他朋友。还有什么?周围的人,比如小区保安。再往外推呢?陌生人。我们有时候也会对陌生人展现善意。

还有什么?展现善意的对象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还可以是更抽象的,比方说环境。沿着这些角度,思路可以拓展得更广。

还有吗?我们把思维再收回来——收回自身。你也可以对自己展现善意呀。这不就是“善待自己”嘛。

我就让我们家小朋友先画张思维导图,把各种分类先列出来。然后沿着导图上的各个分支去回想,看看分别能找到哪些故事。

——别忘了,先找故事,再提取主题。事实上,只要你找到了一个直觉上能打动自己的好故事,在对它展开具体思考的过程中,主题自然而然会浮现出来的。

最终,用这个方法,我们家小朋友找到了几个“善意”时刻,也写了不错的文章。但他被这个课题卡住,其实让我蛮惊讶的。

❶ 他会觉得,“善意”这个课题,看起来有点像道德品质课,所以一开始大概有点抗拒。但其实这是个挺朴素的课题,“善意”就存在于、落实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中。

写这样的文章,不要去拔高,也不需要写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写出真实的故事,以及你在这段经历中的感受、思考(紧扣住故事本身,跟随着故事细节去表达),就可以了。

❷ 我忽然意识到,小朋友可能被照顾、保护得太周到了?我一直鼓励他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情,这当然很重要,但其实还需要引导他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物,思考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思考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如何展示出他内心的“善意”。

卡住的时候,小朋友曾经问我:那你能想出自己的“善意”时刻吗?我说我能想出很多,然后随口就列出了一大堆。这对我来说几乎就是本能反应:要关照到身边的人与事物,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付出(当然,是以他人需要、且能接受的方式)。

其实,小朋友的内心都是柔软的——比如在拓展选题类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小动物有过许多“善意”时刻,这大概也几乎是他的本能反应。所以在日常的教养中,适时地引导他关注“别人有什么需求”、“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应该会更好。

我经常说,要把写作课题当作是一个个的契机,推动我们去探索更多、了解更多,现在我发现,还可以提醒、推动我去做得更多。

说完【写什么】、【为什么写】,我们再来说说找好故事、提取出主题后,【怎么写】。这就比较简单了。如何写一件事,在我的《实战写作课》(点击可达)里有完整的讲述。这里,就拎几个要点。

❶ 先画流程图、搭建故事结构,再落笔去写。对“时刻”类课题,我建议先把这个时刻列出来,然后延伸出前前后后的情节。

常见的有2种情况:

一种是开篇后就进入这个“时刻”,比如我们家小朋友想到他某年冬天救助蝴蝶的故事,不需要太多铺垫,把重点放在救助的具体行动细节上,最后收尾在蝴蝶展开口器、吸食糖水的那个令人惊喜的画面,就挺好。

另一种是前面有比较多的情节铺垫,层层推进,直到抵达这个“时刻”,把它作为全文的高潮部分。这里要注意:铺垫不要太冗长,否则喧宾夺主;仍然要把“时刻”作为核心,给它较多的篇幅(注意,不是用好词好句去堆砌,要写出具体的细节)。

❷ 一边叙事,一边插入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这一点我们也曾经讲过好几次。对主题的表达,不仅仅是在开头、结尾处,其实在中间部分,跟着故事的种种细节,插入感受与思考,其实也是在表达主题。

但是要注意,第一,感受与思考要跟具体细节相契合,要落到非常实际的地方,不要“漂浮”;第二,每一次的表达方式,不要重复!要有变化——从具体内容上(结合对应的细节),到句式与表达,都要尽力做出变化。多动脑筋,不要偷懒。

❸ 尝试写出画面感。“时刻”是个比较短的时间,你可以先在头脑里回放“照片”或“短视频”,把这个“时刻”回想出来,然后抓其中最能打动你的一个、或数个画面,用文字把它呈现出来。

这些画面可以被用在:开头、结尾,以及高潮部分(也就是抵达这个“时刻”的位置)。让你的读者也看到、进入到当时的情境。

这样,既能扣住“时刻”这个写作课题中的关键词,也能让你的文章具体可感。在小说写作中,大家经常说:“要展示,不要叙述。”写出画面感,就是“展示”技术中很有用的一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