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茅台不幸消失,社会是否会因此若有所失?

蒂芙尼的一个曲别针,售价高达1500元——贫穷再一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然而,当一瓶茅台酒卖到3000元的时候,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并不是因为自己贫穷,而是“这还是老百姓喝的茅台”吗?
这是什么道理?没有道理可言。有的只是商业的规则在发挥作用。今天,山荣聊聊茅台酒与“凡勃伦效应”。
 
1.陈奕迅的歌里唱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为什么人们会更喜欢得不到的人?或者说,为什么人们倾向于不喜欢那些爱自己的人?越得不到的人,越觉得更好,越得不到的爱,越觉得是真爱。
这是一种思维定式:难以得到的,等于更好的。
2.人们会倾向于把产品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潜意识里联系在一起,认为越贵的才越好。
在爱情关系中,也是一样。何况是产品呢?
越容易得到的,就会潜意识里觉得不够好。同样越难以得到的,就会觉得对方更加有吸引力。所以,才有了那句话:生活总是在别处。
3.具体到茅台酒身上,可以用“凡勃伦效应”来形容: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凡勃伦是个经济学家。他把货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货物,另一类是炫耀性货物。炫耀性货物不只具有物质效用,还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使消费者通过拥有该货物而引起大众对其的尊敬,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因此就会出现“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的现象。
4.这个话不还是老调重弹么?是的,但也有新表达,那就是“社交货币”:
我请你吃饭。在酒桌上,我开了一瓶茅台。饭菜值多少钱你看不出来,但是这瓶酒值多少钱,不需要我多言了吧?这就是社交货币。 
但是,只有明码标价的贵,才更能成为社交货币。一旦成为社交货币,你就会越贵越买,越买越贵。 
5.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说过:他有个土豪朋友做工程,一个法官朋友做茶叶。 土豪朋友对法官朋友说:你的茶叶什么都好,就是太便宜。你要把300元,直接标到30000元,我就买。不然送不出手。 
可见,茅台必须贵。一旦便宜,就会崩溃。
 
6.“凡勃伦效应”是有违常理,而且有违情理。但是,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你买了3万元的包包,多半不会在意包包的材质(当然材质确实也不会太差),你更在意包包上的LOGO,是否足够大。买这样的包包的时候,没有人真的会考虑实用价值,反而是考虑购买后带来的身份优越感。
7.有人不服气,拿“凡勃伦效应”来佐证、来教育如何“理性消费”,其实都是瞎扯!
你买茅台酒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茅台真的是我需要用的吗?茅台的价格是合理的吗,茅台的质量符合它的价格吗?我买的是茅台,还是虚荣心?
如果这些问题还不能克制你的消费冲动,那么,赶紧买吧!
8.有人拿了学生一块美丽的石头去菜市场卖。顾客看了,觉得可以给孩子玩,还能当秤砣,愿意出几元钱买下。他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有人居然愿意出1000元。然后,他又拿到云南瑞丽的玉石市场,没想到,这回有人开出了5万元的价码……
商品的价格可能差异很大,关键是看买给了谁?满足了什么需求?
有些商品专门满足炫耀性需求的。炫耀性需求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东西越贵,越值得炫耀,就能卖得越好。
9.除了真正『买』茅台酒的消费者,几平所有人都希望茅台酒涨价。涨价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涨?什么时候涨?谁来决定涨呢?
10.假如明天茅台不幸消失,除了你我,社会是否会因此若有所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