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聚焦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更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基石”。那么,我国重要的教师群体——中小学教师,其发展的真实样态如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难点和重点是什么?2020年12月4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李广教授、柳海民教授等撰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19: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挑战与举措》(以下简称报告)在吉林长春正式发布,精准回答了公众关注的这些问题。
报告基于对教师教育研究热点的梳理,聚焦“德”“能”“劳”“酬”“誉” 等几大方面,调查数据覆盖我国21个省份,实地深度调研了8 个省份11 个城市54 所学校的12348名教师,访谈了323 名教师,获得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大数据”。
德:我国教师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近六成教师热爱教师职业,超过六成的教师认为职业的意义在于与学生共同成长。绝大多数教师有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当面对生命威胁时,有62.53%的教师认为自己会选择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超过70%的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评价。另外报告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自我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教师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注重仪表与言行。
能:教师教学能力整体较强。教师教学能力均值较高,其中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最为突出,而教学研究能力尚需提高,不过教师的创新能力较强。中部地区与城市教师的能力水平较高。
劳:教师工作量较大,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在下班后、假期期间仍坚持为工作付出。报告表明,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了国家法定8小时工作时间。即使下班后,教师也没有完全脱离工作环境,多数教师会利用假期时间工作,寒暑假不加班的教师不足五分之一。除了教学,教师完成了很多其他工作,如家校沟通、比赛交流、教师培训等。
酬:教师的薪酬待遇得到了基本保障。报告表明,参与调查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为4324.61元,其中超过3成教师的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东部地区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为5133.17元,较中部地区高出1000余元,较西部地区高出近1500元。
誉: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的认同度高。报告表明,社会人士对教师社会声望的评价(均值为3.22)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均值为2.47),教师整体表现出较高的职业认同感,67.18%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给自己带来了较高的自豪感。
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例如,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且存在教师性别失衡、老年教师占比大、高学历教师比例待提升等结构性问题,教学能力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教师工作过于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等等。
报告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宋磊副司长指出,东北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做出的探索,为我国教师教育新发展提供了东师智慧与可以借鉴的理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报告高度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出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等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柳海民教授对报告进行了述评,课题组其他成员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发展中的多个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发布会后,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等九位专家在线上或线下共同就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了看法。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海洋表示,东北师范大学担负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使命,教师教育研究也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师教育研究,将这一面向全国、基于实地大规模调研的报告办下去,以为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咨询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助力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盛明)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