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卡虔州,为天下“八景”开先河
苏轼一生曾两次路经虔州,一次是在绍圣元年,一次是在元符三年。两次停留虽且短暂,但上至官僚名流,下至乡贤士绅,皆有交往。
苏轼饱览虔城的大好河山,留下诸多诗文题咏和珍贵画迹及风雅韵事,尤其是他创作的《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使虔州成了中国和世界八景文化的发祥地,900多年来一直照耀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八境台与苏轼结缘,得益于虔州八境图。北宋嘉祐间,虔州知州孔宗翰见“江水环城”,便“改甃以石,并建台城上”。台建成后,孔宗翰登台游玩,“虔州八景”尽收眼底,故取名“八境台”。孔宗翰调离虔州时,请丹青妙手将八境台上看到的楼观台榭绘制成图,名为“虔州八境图”。
熙宁九年(1076),苏轼和孔宗翰在密州超然台上欢饮达旦。孔宗翰请苏轼在虔州八境图上题诗,但不知何故,当时苏轼只赋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没有在虔州八境图上题诗。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彭城遇见赴陕州任的孔宗翰,满足了孔宗翰二年前提出的请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
苏轼题诗时虽没有到过虔州,却根据图画,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热情讴歌虔州的美景。八首八境诗,吟云弄月、抒情言志、扣动心弦。苏轼写得弦歌阵阵,读者诵得余音袅袅。
以苏轼题《虔州八境图》并序为源起,之后南谪、北归一系列名胜景点诗文的写作,催生了虔州八境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形成,并构就了之后赣州成为江南历史名城的最重要文化内容的精华部分,也成为今天城市文化旅游最重要的内涵之所在。
宋绍圣元年(1094年),政敌章惇当上宰相后,苏东坡被贬官岭南,于当年农历八月路经虔州,即第一次来虔州。苏东坡登临八境台,遍览虔州旖旎风光,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苏轼来到虔州,爱上了虔州山水,爱上了虔州的芸芸百姓,更是得到了虔州人民的爱戴。
以苏轼撰《南安军学记》为标志,继之前王安石撰《虔州学记》和之后杨万里撰《赣县学记》,赣南在两宋时期成为全国郡县治学的榜样与楷模,表现在郡县主官主动、积极地建设学宫,并亲历亲为,或讲学或捐俸,或大胆使用学子。苏轼评价“南安之学,甲于江西”,一举奠定赣南教育的崇高地位。
除此之外,苏轼爱才更是人尽皆知。以苏轼与阳孝本、李存、田辟三位当时著名隐士的密切交往,以及对宁都孙立节、孙志康、孙志举、崔甲等文学之士的尊重与诗赞为案例,显示出苏轼对地方贤士、学者等人才的高度关注与主动抬举。
“岂非崆峒秀,为国产隽民”,虔州之士,多有风范,自苏轼肯定后,虔州人物为国人刮目相看。几年后,崔甲京试未进三榜,朝廷仍以恩赐进士的形式将其收入人才库。因为苏轼的推崇及崔甲的才干,让朝廷看到了赣南的人才,其中宋代仅宁都一邑,便涌现进士84人。
有人说赣州温暖了苏轼,让苏轼谪贬的路上不凄苦;有人说苏轼成就了赣州,让赣州的山水有了诗意。
为纪念苏轼,后人在赣州光孝寺左建东坡祠,在赣州一中廉泉边至今还保留着“夜话亭”,在赣州市南外街道扩建一条“东坡路”,更是在江南宋城里时刻守护着他留下的文化瑰宝。
东坡远去留胜迹,风光恣与后人探。我们深觉:赣州是幸运的,因为苏轼把命运的一段里程交给了这块古邑;赣州是不朽的,因为苏轼把赞誉的文字留在了这块土地;赣州是风雅的,因为苏轼把飘逸的身影融进了这段城史。他的点点滴滴皆被赣地的烟雨吸收,幻化成一道道春和景明,在江南宋城永续。部分文字来源于龚文瑞《苏轼对赣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