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级搓澡?其实镇江过去的“澡堂子”,这样搓澡很正常啊!!!

最近的新浪微博上,一条名为“非遗级别搓澡”的话题赫然登上热搜,截至当前,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3亿,讨论数量1.4万。
而这个话题就源于博主“雷斯林Raist”创作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在扬州搓澡的美好经历。

在文章中,雷斯林表示中国搓澡分南北两派,扬州应为南派搓澡扛把子,他自己在亲身体验了一把“非遗级别搓澡”后,感慨不仅干净、舒服,而且性价比高,值得一试。

全文如下:

中国很大,就连搓澡也分南派北派。扬州则是南派搓澡的扛把子。

刚体验了一把扬州号称“非遗级别搓澡”的一家店,确实不太一样。

具体流程如下:
1,洗澡: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一人一间,不怕尴尬。

2,泡澡:泡在充满了花瓣和中草药的浴缸里,单独的浴缸,不怕脏,泡完身上能闻到花香和药味。

3,搓澡:和北方搓澡师傅的大开大合相比,扬州师傅的手法更加细腻婉转,突出一个精细。

从脖子开始,顺着经络一寸一寸往下搓。
在肌肉多吃力的地方比如大腿,师傅用的力道就大一些,大开大合。
在脆弱怕痛的地方比如手腕脖子,师傅则会温柔很多,耐心地一点点擦拭。

关键以往搓澡我10分钟就完事了,在这里光一条腿我就搓了有5分钟。

反复来回,搓完正面换左侧面,搓完左侧面换右侧面,最后再搓背——一整套下来,我感觉每一寸皮肤都被搓了至少五次。

不知道是因为花的时间多还是因为确实顺着经络搓,总之搓得干净但又不疼,确实不一样。

当然,这套流程并没结束,甚至刚刚开始。

4,后护理:搓完了澡,师傅会给你背上打上海盐、鲜奶和蜂蜜,然后进行简单的推拿放松。结束之后皮肤会很光滑。

5,烫背:师傅往你背上盖上7条毛巾,然后一大桶一大桶往你背上浇热水。热水通过四条毛巾渗到背上,你能渐渐感觉背上的温度一点点升高,带来微微有点烫的爽感。

——可能因为这时候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的缘故。

师傅说本地老人来烫背喜欢非常高的温度,但我还年轻,稍微出点汗就好了。

6,洗头:你趴着,师傅会像tony老师一样给你洗两遍头,如果你痒的话会帮你挠挠。

7,敲背:师傅在你背上盖上一层带热水的毛巾,然后用手掌在你背上有节奏地击打,发出清脆响亮的“pia pia”声。

声音会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你会感觉师傅仿佛在用爵士鼓演奏音乐,而你就是那个鼓。

一曲奏毕,你却一点都不会觉得痛,仿佛你和师傅完成了一次合奏。

非常神奇的体验,我不知道是所有师傅都这样牛逼,还是就我那个师傅有音乐天分...

8,前护理:翻身,师傅在你前面打上盐奶蜜和沐浴露。并且会用毛巾帮你牵引颈椎放松脖子,拉动肩周,搓揉肚子促进消化以及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

牵引颈椎的时候很舒服,可能因为我颈椎不是特别好。

9,冲洗:就是冲洗。

10,干身:师傅帮你擦干的时候,还会帮你揉背捏肩放松斜方肌。

到这,一整套搓澡就结束了。

搓完澡,看看地上冲洗下来的死皮,黑皮重,白皮轻,死皮许多而你身上绝不见红,会有种刚刚卸下了许多重担的感觉。

非常神奇,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八轻八重八周到”,不但要让人洗完澡干净,更要让人舒服。

关键这样一整套下来,连洗带搓带放松还有花瓣浴,还送你小水果和茶水,一共不到200块钱。

扬州搓背,值得体验。

在话题讨论中,网友们纷纷表示太羡慕这样的体验,也想来扬州感受一把。
在我的朋友群里,这种基于传统“镇扬式”擦背发展进化而来的搓澡服务,好是很好,可他们依然很怀念记忆中镇江澡堂里传统的泡澡场景。

镇江有句老话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形象地说明了老镇江传统的生活习惯:“皮包水”说的是镇江人喜爱喝早茶,泡壶好茶吃吃肴肉就是一个早上;“水包皮”说的就是到澡堂里洗澡了。

过去洗澡,经常能听到老爷子烫澡发出的痛快叫声——哎呀呀舒服;那时洗澡,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大池边闭目养神——小雅一会儿;那时洗澡,不认识的人也能聊得很愉快;那时洗澡,木嗒嗒儿发出脆耳的声响;那时洗澡,服务员能把滚烫的热毛巾玩得飞转;那时洗澡,没有搓澡巾,全是师傅手上的功夫......

以前镇江澡堂里,擦背跟现在最大的区别,就是那时候是坐着搓的,三尺宽的长条板凳,泡澡的人坐在长条凳上,搓澡师傅将毛巾折成长条,在绷直的手掌上紧绕三圈,形成了最传统的搓澡巾,坐着搓澡不好发力,就格外考验师傅的功力。

我小时候住中华路,常去的福康全、双凤池等老浴室,的确是坐着搓澡的,虽然搓的时候龇牙咧嘴,但搓完了那叫一个通体舒畅,每个毛孔都打开了的浑身轻松。

在1982年的《镇江游览手册》,可以看到当年那些老浴室,还是镇江旅游指南里的一部分。今天要说的,就是镇江人记忆里的那些澡堂子。

当年的老浴室,大体上是这样的。

01

镇江当年的浴室开了很多,浴室的“堂名”后面以“池”、“泉”二字为多:用“池”字的除了大兴池,还有双凤池、玉仙池、跃龙池、江汉池、万安池、潮岸池、天然池、三新池、华兴池、新胜池;

“泉”字号的浴室,有又新泉、五福泉、第一泉、第二泉、四海泉、玉庆泉、山海泉、胜江泉、福安泉、近江泉、东海泉、中泉等。镇江浴室业供奉的尊神主要是“长寿星”。

解放前开澡堂的老板要想把店开起来,要能在市面上混就必须要有后台,所谓后台就是军政人员和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或者是帮会里面的大哥,有他们做后台也就有了支撑。旧社会如果发生了帮会的摩擦、店与店的纠葛、朋友的误会、邻里的纠纷,一般会到三个地方解决:一是进茶坊评理;二是去菜馆子里摆台子解决纠纷;三是到澡堂洗澡后谈心调停。(是不是有坦陈相见的意思在里面?)澡堂有时候就像现在的“水会”、“会所”,澡堂老板有时也是调解纠纷的和事佬,说话两面光的就把矛盾协调好了。

老澡堂的堂口也分等级,有官座、雅座、普通、小澡(小澡即自带浴巾、无茶水供应、无服务员招待)。

当初洗澡都是先洗后给澡钱,后来才改为顾客买筹进门。老浴池池底用砖砌成,上铺方块罗地砖,用油石灰嵌缝, 再以大理石分隔成头、二、三池。

头池上斜置巨大铁锅,以便泛水传热,上加木栏框以防意外。浴室燃料为柴草、稻壳,后来逐步改烧煤炭。

浴池门的启闭,旧时没有自动活扇,乃用一根长毛竹片,固定在门框上面,压住池门,下悬杂木木砣, 开门后可以自行关闭,砣撞击池门,“扑咚”之声,不绝于耳。

早期的澡堂只有男浴室,女人是不能进浴室的。

1938年,大兴池增设女子浴室,这也是镇江最早的女子浴室,开设之时,引起遗老们的指责,说是“有伤风化”。但市民解决卫生的问题比风化更要实际,想想上万号人都在等着澡堂开锅,澡堂只能竖起高高的烟囱,不断加柴烧火。

木拖鞋,又称木杀子。

02

1982年的镇江游览手册里,提到了好几家有名的浴室。

宝安新街30号的“双凤池浴室”;

京畿路4号的的“大兴池浴室”;

大西路335号的“康复泉浴室”(后来叫福康泉);

大西路200号的“健康浴室”;

中山路235号的“中泉浴室”;

千秋桥街198号的“解放浴室”;

中山路335号的“甘露浴室”;

南山大街123号的“南门浴室”。

不过很奇怪,当年苏北路上的“扬子江浴室”很有名,但没有提及。戳儿巷8号的“青海泉浴室”、龙江巷的“天一泉”没写进去,也很不应该。

老浴室里分“理发室”、“休息室”、“男浴室”、“女浴室”四部分。池口入浴池的门,为了保温与关气,都用厚杉木做成,又大又重。

浴室的关键是浴池。浴池关得住热气,池内蒸气就足,用浴客的话说就是 “闷气大”,洗澡的人进到池内就觉得舒服,就会常来光顾,客人就会越多,浴室也就越兴旺。

浴池四周墙壁是用白瓷砖贴满,池子最里面称头池,水温最高,一般老年人才敢在头池的枕木上蒸蒸,有时候一边蒸,一边弄两嗓子京剧、扬剧、淮剧的段子,感觉非常惬意。头池连接的大池,水温要低,大人、小孩在大池子里洗泡。

我有个朋友最记得当年的甘露浴室,金山厅、焦山厅、银山厅、象山厅、黄山厅……那时候浴室门口是卖很多小吃和甘蔗水的,每次他老爹把他带去洗澡,洗干净后都要弄个茶干,加一杯甘蔗水给他吃吃,说道“儿砸,自己吃吃玩玩,老爸去头池子闷哈子!”

每次这朋友讲到这段,眼眶里都有亮亮的东西。

大兴池。

03

昔日浴室工人都必须遵守师傅传下来的规矩。规矩很简单,只有五个字:四勤三不丢”。但这五个字却包罗浴室工人为浴客服务的全部内容。

“四勤”是眼勤、手勤、 腿勤、口勤。内容是指浴客入堂打招呼,热情接待,安排座位, 叉衣、取拖鞋、送毛巾、添茶水、挤热毛巾、送客等等。

浴室里的修脚师傅大多来自扬州和江都,有个外号叫做“对君座”。什么是“对君座”?古代皇帝患脚病,命修脚师傅替他修脚,想要修好脚,皇帝与修脚师傅只能面对面地坐着才能修脚。三叩九拜的时代,唯有修脚师傅能与君主面对面的坐着,故称“对君座”。

“三不丟”是老年人不丢——要搀扶,防其滑跌;农民不丢——(也们不常入浴,不耐闷汽,防其闷池昏倒;衣帽鞋物不丟——防止误穿误戴、邻座窃取、冒领存柜财物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镇江的工业发展,效益好的一些厂都自建浴室,作为员工福利,这些浴室由于收费低,老澡堂生意也就大不如前了。我曾经到过钛白粉厂的浴室洗过一个冬天,那是同学家长的单位,交情好的同学,给了我不少洗澡券。
和男士相比,女人天生对公共浴室有一种排斥感。在我的记忆里,严冬最害怕的一件事便是去浴室洗澡。不仅仅是出于暴露身体的羞耻感,更有雾气氤氲的浴室里人挤人的尴尬。
那个年代,女人在浴室里永远无法享受男人的那种闲适。男澡堂人再多,水再浑,大家一样可以和谐共处一池,一样谈笑风生。而女浴室呢,永远是拥挤的,烦躁的。东西丢了,衣服找不到了,鞋子被人穿错了的闹剧总在时时上演。有时候,女人还要带着孩子洗澡,男孩子进女浴室总是觉得怪怪的。

04

回想想,那时浴室的条件其实还是很简陋的。女浴室都是用收纳柜,大大小小的衣服朝里面一卷。更衣室很冷,穿脱衣物需要速战速决。

有限的几个水龙头,互相争抢推搡的吵架声,小孩的哭闹声此起彼伏,而偏偏有的大妈总是占着水龙头,不仅身体洗得仔细,更有洗不完的衣物。

新世纪开始后,高档次的洗浴中心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设施豪华,项目丰富,名字也高大上。老澡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估计也就是大西路、宝塔路上有那么几家了。

发展到现在,镇江的浴室也逐渐分化为三派。

一派忠于传统,他们价格低廉、环境一般,在老城区、老社区多,服务对象多是上了年纪的老澡客和少数追求更“硬核”沐浴体验的游客;

一派是价格不高的休闲浴室,几乎每个社区周边都有这样一两座,实惠,装修马马虎虎说得过去,有一定的服务理念,大概价格在15~20元上下。

一派立足现代的水会、足疗店(配置了洗浴服务),他们环境极好,服务质量高,价格比较贵,但正受到越来越多顾客欢迎。

而那些渐行渐远、乃至逐渐消失的老浴室,也将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闪光。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鼎大祥的故事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访仙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大路镇”啊!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