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唐宋辽金元玉器精品展精品图集
台北中正纪念堂举办的唐宋辽金元藏家玉器精品展,展览展出藏品近1600件,中古各时期典型玉器非常丰富,可以说是近十年玉非常盛典的一次玉器饕餮盛宴。
鉴赏,作为古玩从业者或古玩爱好者,我一贯强调的主旋律就是多看馆藏,多学习,多作对比,自己养成一套系统性的收藏理念与鉴赏方法,古玩行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如一颗幼苗,老是挪窝,能结出果实者寥寥无几.....
一:先来些美玉开个胃。
二:玉炉顶是玉器的一种。指香炉盖的顶子,严格来说是香炉盖上镶嵌的一种纽状的玉雕器。
宋代玉炉顶的形状多呈矮圆柱体,下端较大,上端浑圆,表现的内容特别丰富,范围特别广泛,目前常见的有龙凤,天鹅,荷叶鹭鸶。山林奔鹿,山林人物等等。元代玉炉顶目前所见很多,雕刻工艺类似春水玉,秋山玉,但炉顶均为立体圆雕,形似小玉山子。明清时期亦有所复刻。
三: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玉带板又称为带跨,从13块到26不等,材质、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唐代根据带板的数目来称带,如“十三銙带”。通过记载所知,在明代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
在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腰带上以玉为装饰品出现在北周时期。最初只是在腰带的两端连接处加玉质带钩,后来发展到在腰带上镶缀一圈片状玉块,玉块的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桃形;有素面的,也有表面浅浮雕刻图案,以显示主人的高贵身份。
以短粗阴线及压地隐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带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带是古代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带板的质地、纹饰、块数不同,来表示品级的高低。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盘龙纹玉带,是目前所仅见的唐、五代时期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随身御带,可谓无价之宝。它由7块方形带板与1块圭形铊尾板组成,带板及铊尾皆扁体,玉质洁白温润,每块板上均碾琢龙纹图案,具有浮雕效果。龙头回望,双目圆睁,炯炯有神;龙身蜷曲,在云中盘旋;四肢健硕,龙爪刚劲有力。龙的神态生动,为研究中国龙纹的演变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铊尾背面有阴刻楷书118字,记载永平五年(915),前蜀帝后宫失火,玉料也在其中,然经烈焰烧后依然“温润洁白异常”,王建深为赞叹,命玉工制成“大带”,并记述“夫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来表达自己对此带的珍爱。
唐代朝廷把皮质的革带定为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规定用不同材质的配饰镶缀在革带上,以此体现官阶的高低。只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才能系金带或玉带。明代标准一副革带由20块带板组成,这20块带板又是由长方形8块、长条形4块、圭形2块、桃形6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
唐代玉带板,銙多制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采用压地隐起的方法,图案边缘用细而短的密集阴刻线整齐排列雕刻,然后自边缘向内缓缓凹下,使中部纹饰凸起,与边缘同高,再用较粗的阴刻线勾勒出轮廓,有如浅浮雕。唐代带板一般都较厚,有的带板还镶以金边,或以玉为缘,内嵌珍珠及红、绿、兰三色宝石。带板素面的较少,一般均为浅浮雕人物、花鸟、动物纹饰。带板上的图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日,着装奇异。据载,此类玉带板应属西域产品或中土仿品。
宋、辽、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带板,在此期玉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带挎或方或矩,制作规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与唐代已明显不同。带板上雕刻的纹饰以云龙、花草、人物、鸟虫为主,尤其辽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场景入画,所刻山林熊鹿、花鸟鱼水风格写实,自然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题材纹饰已经不见,宋代现了道装人物带板。如江西上饶南宋建炎四年(1130)赵仲湮墓出土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时期多采用深层镂雕方法来琢刻纹饰,所刻花鸟云龙,数层叠压成立体状,细部用细阴线勾勒,花草叶脉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带板的形制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变化,带挎除原有的方形、长方形外,新出现了桃形銙。元代带銙还新出现了四角内凹成海棠瓢状形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出土玉带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南京、北京、江西。南京是明太祖削平群雄,驱逐蒙元的根据地,也是从洪武初年到永乐迁都北京前五十余年间(1368-1420年)的明朝统治中心。在明代考古中,南京众多的王公、贵族、功臣墓葬中大多都有玉带出土。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北京一直作为明、清两代帝都。定陵墓中出土了万历皇帝使用的多条玉带。另外,在北京地区发现的一些外戚、宦官的墓葬中也出土了玉带。明代共封亲王62位,受封并建立藩国者50位,王府遍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其中江西的藩王墓发现较多,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带。此外,一些明代墓葬中还出土了非玉质带板的革带,带板质地有金、银、铜、木、冻石等。
明代玉带板数量较多,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于墓葬中的整套带板也不少。现今传世品的玉带板,大多是零散的带銙和铊尾。带銙由长方形、桃心形、竖条形组成,另外还有委角长方形和方形带銙。装饰分素面、透雕、镶嵌宝石三种形式,所雕纹饰同元代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早期仍有元代遗风,以云龙纹为主。明中期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开始流行,带板上的纹饰几乎全部转为吉祥题材,如松鹤、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带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体的深层镂空,可以看出明显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现了分层镂雕的琢法,先用减地法留出上层图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镂雕底层图案。这种风格与同期的雕漆特点相一致,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时期自然写实、生动逼真的特点,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呆板的图案化纹饰。此期玉雕的刀法也变得硬直险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墓出土的玉带板可作为此时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现出粗犷简略的风格,与早期有所不同。玉带多数为20銙,图案虽有定制,但颇为灵活。
明代玉带板的边框比元代玉带板窄,纹饰以龙纹为多,此时期还出现了婴戏图纹饰的玉带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减地留出主题纹饰,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辅助纹饰,然后再加工主题纹饰,使得整体纹饰起伏感很强。
明代玉雕自中期后受到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影响,画面构图也开始出现模仿文人画的构图,多以松竹梅等暗喻君子的花卉植物以表达清新的书卷之风。同时也有“五老图”“八仙庆寿”“百子婴戏”等喜庆吉祥的图案纹饰。在镂空图案中,受到明代中期以后雕漆工艺的影响,底纹常饰以锦地纹,如十字锦地纹,万字锦地纹等。
明代玉带的装饰题材多样,分为瑞兽类、人物类、花草类与吉语类等,依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先生在《明代玉器》中对明代玉带题材分为六类,即龙、飞龙、麒麟等瑞兽图案,狮、马、驼、鹿等动物图案,云鹤、花鸟等禽类图案,花卉图案,人物类图案(如婴戏、高士等),以及文字类图案(如喜、万寿等)。就目前出土与传世所见者,以上图案题材中,以龙纹、麒麟为最多。其他类题材所见不多,尤其以人物类图案最为少见。《天水冰山录》中记载查抄权奸严嵩府邸,得玉带202条,且每条玉带都有名称记载,根据名称可以看出这些玉带所涉及的瑞兽动物类纹饰有鹿、仙鹤、麒麟、斗牛、蟒、狮子、孔雀、螭虎、飞鱼、犀牛、凤鸟、海冬青捕天鹅、鹊、月兔、鹰熊;花卉类纹饰有松、灵芝、牡丹、竹节、葵花、松竹梅。相当数量的纹饰是以组合形式出现的,如松鹿阔白玉带、灵芝麒麟阔玉带、牡丹蟒阔白玉带等等。这些纹饰大都是寓意吉利祥瑞的,如牡丹寓意富贵、灵芝和仙鹤寓意长寿、鹿代表“禄”、雀鹿隐喻“爵禄”、鹰熊为“英雄”的谐音等等。
明代玉雕自中期后受到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影响,画面构图也开始出现模仿文人画的构图,多以松竹梅等暗喻君子的花卉植物以表达清新的书卷之风。同时也有“五老图”“八仙庆寿”“百子婴戏”等喜庆吉祥的图案纹饰。在镂空图案中,受到明代中期以后雕漆工艺的影响,底纹常饰以锦地纹,如十字锦地纹,万字锦地纹等。
四: 外藩来供鼻烟壶
于腕和手背的桡侧,当伸展拇指时,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及大多角骨,窝内可触及桡动脉搏动。
鼻烟原产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利用上等烟叶磨细成粉,再加入花卉等香料,并可加入麝香薄荷等不同种类的名贵香辛药材,经过发酵后再装入密封的蜡丸中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而陈化形成。它不需要附加工具吸食,用量少、吸食快,也无须点火燃烧,直接将粉末吸入鼻中,略带刺激,混合呛鼻与特殊的香气。
在色泽上,鼻烟有紫黑、老黄、嫩黄等多种颜色,气味醇厚、辛辣,具有明目、提神、醒脑、辟疫、活血之功效。清代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载:“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疾之功”。此外,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记鼻烟“以烟杂香物花露,研细末,嗅入鼻中,可以驱寒冷,治头眩,开鼻塞,毋烦烟火。”
17世纪后半叶,西方鼻烟潮流进入中国,鼻烟及装饰华丽的鼻烟盒作为外交礼品,籍由欧洲传教士、使节及商贾进入清廷,受到清代皇帝的喜爱。很快,吸闻鼻烟成为新潮流,但由于气候、习惯等因素,欧洲鼻烟盒在中国并不适用,因此仅成为收藏的珍玩。康熙时,内府开始制作小口、广腹附盖匙的鼻烟壶,它易于携带且气味不洩,逐渐成为清廷盛装鼻烟的新容器,并迅速在统治者阶层中风靡,一度成为满蒙贵族袖中之雅物。
然而烟草在16世纪末就经由海路贸易流传到中国,其间又有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员、商人、传教士经由菲律宾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进行种植,此后,日本的烟叶经由朝鲜又流传到中国的东北地区,特别是满族、蒙古族地区,吸闻鼻烟的风潮形成后,部分俄国商人也曾将鼻烟、鼻烟盒带入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于是很快,在蒙古族中自上而下也兴起了吸食烟草的社会习俗。
鼻烟吸闻风俗
纵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西方画珐琅、玻璃制造技术及各类纹饰巧妙融合,创制出了独具特色的鼻烟壶。乾隆之后,制作小巧精致的鼻烟壶已蔚为风潮,将各类工艺展现于方寸之间,于材质、造型、技法皆极尽巧思。同时,鼻烟和鼻烟壶也成为有清一代社交活动必不可少之物,无论家中陈设,或作为赏赐、馈赠、装饰佩戴,乃至烟漏、烟碟等小器具,皆成为彰显身份地位以及品位的象征。
为了让盛装鼻烟的鼻烟壶更具坚固、耐用、不怕摔碰的特点,草原上的牧民们使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据史籍记载,鼻烟在当时蒙古人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逢客人拜访主人时,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着鼻烟给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接过主人递过来的鼻烟并倒出少许,放在鼻子里吸闻一会儿,然后用双手将鼻烟壶奉还主人,这一举动即充满了文明的礼仪,又建立起了相互的尊敬和信任。
特别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鼻烟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吸闻。
鼻烟壶工艺
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独特造型、种类繁多的选材用料、精美细致的制作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供人玩赏和显示身份地位的艺术佳品。清代以后创制的鼻烟壶,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诸多技艺于一身,运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是中外文化艺术有机融合的典型器物。
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能在一项器物上得到集中的体现,那么非鼻烟壶莫属。
鼻烟壶一般为大中小三类,以满把抓的体轻壳薄者为上品。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工艺的运用,使得鼻烟壶器型之繁多,图案之丰富,用料之广泛,工艺之博杂,致使其品种难于细列;各类珍贵之材,皆可利用,红蓝宝石、珊瑚、玛瑙、琥珀、水晶、碧玺、青金石、木变石、珍珠等奇珍异宝,都成了鼻烟壶的原材料,再由技艺超群的匠师们奇特构思,精心雕琢,真可谓价值连城。
其制作工艺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素面到加彩、加雕。其加工工艺有内画、浮雕、阴刻、阳刻、套色等。可以说,鼻烟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1.掏膛:鼻烟壶的作用是用来装粉沫状的鼻烟用途。因此烟壶内容量是当时的工艺主要要求。以天然材质为例,必定是制作工匠将其内膛剔除至一定的厚度“掏膛”!并且随壶身形状成形。此一特点为当时京作、苏作,工艺特别考究之处。特优者可漂于水上不沉“水上飘 ”为当时工艺所特别追求,如今亦为鉴赏标准。大凡以壶杓探其深浅亦或左右探其壶肩即可知其掏膛功力是否到位。若是掏膛只有一孔略为扩大,壶身尤以壶肩处为主。
2.瓶口:各式鼻烟壶特别讲究瓶口的比例,有大口小口两种。其年代亦有说大口略早小口略晚之说。但至今亦众说纷云,唯其特点不变。其壶穿孔与壶口必为同心的双圆不会改变,并且壶孔偏离正中亦或凿孔欠圆不够严谨。上大下小或是上小下大皆非真品,特别是高级的壶类其中穿杓口必然上下圆宽一致至颈部连接掏膛。此一工法为高级壶必然表现。壶口亦有平面与略凹两种型式,皆与瓶身呈九十度,口略凹变于操弄残留鼻烟,平口亦便于紧盖不致受潮,有南平北凹之说。此两种表现亦仅见于清代制作风格,后仿品亦相当接近。唯其差别在于做工的考究程度不及老作工那样细致。
3.底足:清代烟壶底足相当多样亦相当精致,与清代官窑瓷器底足如出一辙。各种方足、原足、内凹足、阶式足、椭圆足……但最为重要的是其作工都相当严谨。方足多呈九十度角;内凹足必然弯曲幅度流畅;椭圆足修整半圆形与壶身等比例……随着不同的壶型搭配一定的足底,越是趋于精美佳作。官造珍品,此一现像则更为明显。工艺表现更为整体,大凡差料轻作,符合好玉精雕的原则。
4.身型:鼻烟壶式样虽然多样,但除了官造壶同样表现制度器形亦或茄型套壶以外,相同的款式品相繁多,唯其在材质、工艺、年代,各有不同,亦能细分。随形巧雕虽图腾往往套用,但亦不离传统工艺之籓篱,可在几种常见的壶形标准下分别古今不同。老壶其线条流畅自然,壶型规整大方,虽其细部雕刻展现不一,大形确不多改变,除少数受西洋风格影响以外,仍保留了中国历代的每一种器物的原始造形,并在其间略作变化。
5.皮光:经久到代的烟壶,除了库出与窖藏之外,一般都经过了相当年代的使用状况,亦常在其内残留鼻烟粉沫,通常已结成颗粒状,烟味老转清陈。壶身亦多见苍旧老痕,如料壶阳工处失光,粉彩珐琅略脱,壶上出现细微刮痕,亦为鉴别重点。其表面使用痕深浅不一,亦因其材质不同而略异,可以从材质硬度上感受其使用痕迹,若为玛瑙、璧玺、水晶,由于其硬度颇高,传世品通常皮光亮刮痕少。若为松绿石,寿山石硬度低者通常表面已经失光。以此为鉴别方式。
五: “唐宋辽金元玉器精品赏析”
此次展览高中古器虽然不多,但也很精彩。
陋室兰花生与别院,君子节气胜于异宝《君子当怀璞玉之气,温润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