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奇特铜钺
钺是具有权杖一类性质的兵器,它由新石器时代作为复合生产工具的穿孔石斧演变而来。
夏代,战争以斧为要器,不仅用于战斗,还用于披荆斩棘,开田种地。后来,斧的作用逐渐变为仅仅用来两军战斗,人们便将斧的刃部放大,名之为钺,“钺者,大刃之斧也”。
到了商代,战争中多用弓矢,白刃交手不常有之,斧钺逐渐失去了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商代以后,其实际用途除为兵器外,还具有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时,武王左手拿着黄钺(青铜钺),右手举着白色的战旗,纣王兵败自焚后,武王又用黄钺砍下了纣王的头颅,又用玄钺砍下了纣王宠妃妲己的头颅,由此可见,钺是具有象征征伐权力的古代兵器。古籍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礼记·王制》:“赐弓矢然后征,赐斧钺而后杀。”《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这种权力也适用于诸侯或重臣,著名的西周宣王时虢季子白盘铭文有:“赐用钺,用征蛮方”。由于钺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又起着仪仗的作用,《尚书·顾命》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
山西博物院“汉东大国——历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展出了一件奇特的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铜钺。叶家山曾国墓地是近年西周邦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为学界所瞩目。
2011年发掘的M65是此墓地中规模较大者,从出土铜器的铭文可推知,此墓是西周早期的一代曾侯(曾侯谏)之墓。此墓中出土有大量兵器,其中1件半环形钺M65:9,钺身两面随形铸对称虎纹,虎张口噬人,人颈为銎,虎身随钺身曲折,折勾的两足分布于钺内侧的上下边,细长尾向外勾卷。钺下端设两个銎环,上饰人字纹和斜线纹。长26.7厘米,最宽处18厘米,椭圆形銎内径1.8厘米。这件半环形钺形制特殊,造型精美,是难得的铜器精品。
▌半环形龙纹铜钺
西周早期
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M65出土
长26.7、宽18厘米
体呈半环形,一侧有两个銎穿插接柲杆,钺身装饰龙纹,龙张嘴作啖咬之状,嘴下为一鸟喙的人首。半环形钺形制及纹饰不同于一般的斧形钺,是西周早期新出现的形式,往往为国君一级的贵族所用,有学者认为这种形制的钺可能为西方传入。
类似叶家山M65所出的半环形钺,目前见诸报道的有11件,其中10件有图像。
根据研究,这类半环形钺,仅出现在西周时期。
西周早期的有叶家山M65:9 、白草坡M1:58、弗利尔美术馆藏钺。
西周中期(偏晚)的有梁带村M27:815、张家坡M170:246、上海博物馆藏钺和林巳奈夫著录钺。
西周晚期至两周之际有梁带村M5 0 2:9 2、M5 0 2:9 3、郰子钺。
在这一年代序列中,半环形钺的形制变化,就钺身装饰而言,西周早期流行饰虎纹,而中晚期则为龙纹。钺的形体有由半圆环形向长扁圆形再向方圆环的变化过程,即钺中的D形孔有变大的趋势。
从目前资料来看,半环形钺的使用与墓主人的等级有直接关系。这种半环形钺的所有者都是侯、伯一级, 是重要的权力象征物。
(图文资料据山西博物院及严志斌《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半环形铜钺及相关问题研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