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六经
从源流上来讲,《黄帝内经》是一脉,主要讲如何顺应四时,如何养生,以及经络和针灸理论。内经为什么要讲经络?因为针和灸这些疗法是可以具体定位到某经某穴的,比如你针刺足三里,针刺合谷,以及与之对应的脏腑。所以内经主要讲经络和针灸理法,很少涉及方药。如果把内经中的十二正经和脏腑经络理论,生搬硬套到本草一脉用来指导用药,这就是拿错了工具,导错了航,怎么能达到好的疗效呢?脏腑经络理论,是用来指导针,灸,砭这些医术的。而《神农本草经》,《汤液经》,《伤寒杂病论》是一脉,我们可以称之为本草一脉。这一脉主要讲的是如何用药。本草经,汤液经,伤寒论这一脉为什么不讲归经,不讲经络呢?因为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没有装GPS导航,不可能绝对定位的。药物吃进人体,首先一定是先进入脾胃,再由脾胃消化吸收后,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药物并不能单独走到某一个脏腑或者某一个经络,只能走到某个大的层面,比如走表,走里,走半表半里。药物在人体里的作用是粗线条的,是走大层面的。如果用某经某络这种局部的思路去指导使用药物,反而不准确。六经辨证体系,不讲某经某络,只讲表,里,半表半里,所以才能指导药物治病。六经辨证的表,里,半表半里这些大层面的理论,才是用来指导用药的。
伤寒六经辨证的意义,在于提纲病情,例如: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字为提纲),恶寒(二字为病情)。1)切脉,其实就是判断血管里的血液是否充足,血液充足,说明气血相对较足,血液少,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沉脉,细沉,也就是血管里的血液少了,无法充满血管了,于是脉就沉下去了,摸着也很细。脉浮就是血管里充血了,血液多了,好像要浮出来一样。2)头项强痛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受到外感,比如风邪或者寒邪的侵袭,首当其冲的是皮肤肌肉这些表层,人为了把病邪排出体外,就必须调集津液气血充斥到体表,去对抗邪气,也就是要跟邪气打一仗。3)这个时候,正邪交争于体表,首先就会体表发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发烧了,其次还有可能出现僵痛,酸痛,沉痛的感觉。因为津液堆积到体表,堆积的多了,就会痛。恶寒是为什么呢?因为正邪交争体表,体表温度升高了,加大了与外界的温差,人就会感觉到怕冷。同时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了,内部气血就空虚了,人也会感觉到冷。4)仲景方药,补脾:炙甘草,生姜,大枣。清热:知母,石膏。滋阴:地黄,阿胶。扶阳:附子,干姜。
先辨阴阳,再辨表里,这样属于六经中的哪一经就出来了,但这远远还没完,很多时候病患是多经并病或合病。辨出来是哪一经或者哪两经三经,还没完,还要精确到方证。有是证,用是方。比如太阳中风证是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是麻黄汤,有背项强几几可能就要用葛根汤,外寒内饮可能就要用小青龙汤,外感风寒兼有内热,可能就要用大青龙汤。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三字绝处逢生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为病情)。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二十三字为提纲),食不下(三字为病情)。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但欲寐(三字为病情)。
六日厥阴,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蛛,下之利不止坚挺(二十四字为提纲),不欲食(三字为病情)。
六经,分别是
太阳病(表证,小肠膀胱,阳证,上身)
少阴病(表证,肾心,阴证,下身)
阳明病(里证,胃肠,阳证,上身)
太阴病(里证,脾肺,阴证,下身)
少阳病(半证,胆三焦,阳证,上身)
厥阴病(半证,肝心包,阴证,下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