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敢于挑战老师的“护身符”是什么

褚清源

为什么学生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加两分?

为什么圣陶的学生能轻松搞定考试?

为什么学习能成为许多圣陶学生的一种信仰……

这些疑问都指向了同一个词——自主学习。

在距离高考不足百日的每一个早晨,习惯于穿运动服的李光阳与其他高三学生一样,总是早早起床来到教室。9个月前,李光阳主动申请从汝阳县第二高中(以下简称“二高”)转入圣陶学校高中部,因为圣陶学校不具备高中办学资质,所以高中部由圣陶学校与县二高联合举办。

李光阳给自己制订了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这些计划可以称为“抢跑计划”。学习文科的他,想给自己确立冲刺一本的目标。对于目前成绩并不理想的他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初中阶段有严重网瘾的李光阳,来圣陶后再没有进过一次网吧,尽管高中部的门口就有一个网吧。

这些并非是记者主要关注的,记者更关注的是只有一名教师的高中部,学生到底如何学习?

来到圣陶后,李光阳在这里有大量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对于有着一整套学习计划的李光阳来说,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是他们最期待拥有的。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这种感觉很好。”李光阳说。

“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求助于同学,这里有不少成绩不错的学生。我们高三的同学还常常到高二班里讨论问题。”

负责高中部工作的教师陈俊丽说,通常情况下,解决难题多是由学生完成,偶尔会邀请二中的教师来讲评一下试卷。

不只是高中,这样的自主学习场景在圣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同样普遍存在。因为这里已经少有“被学习”的现象。于是今年新学期一开学,圣陶学校就从“高中一校一师”出发,重新完善了运行机制,开始实施“小学一班一师,初中一级一师,高中一校一师”。这一大胆的决策,圣陶学校校长王天民其实已经酝酿了许久,只是还有一些教师可能心存疑虑。

没有教材,没有教师,没有预习,没有作业,这一持续的、大规模的自主学习奇观静悄悄地发生在一个山区小镇的学校里,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有好奇心的教育者……

圣陶学子的“护身符”

圣陶,是一所难懂的学校,注定会引发各方争议。

在许多人看来,这简直太离谱了,学生怎么可能无教材?学生怎么可能不需要教师?学生怎能由主体成为主导?教师的意义何在?

是的,太多的教育逻辑在圣陶被颠覆了!

只有进过圣陶学校的课堂才可能理解:大多情况下,学生真的不需要教。

其实,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今年春节期间,高中部的一些学生在酝酿一场“起义”,他们要表达对原本就不多的教师讲授的抗议。

此后不久,这样的事情同样在初中部上演。

3月2日晚,王天民的孙子,11岁的王喆回到家里哭着给爷爷说:“如果老师再每天到教室里转悠,我就不在这个班待了。”这不是闹情绪,而是不少学生的心声。

王喆所在的班级是高中预备班,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在自学高中课程。拿王喆来说,对中考考试早已胸有成竹,他想在自己喜欢的学科多投入一些时间。但是,因为临近中考,一些教师总有点放心不下,一有空就要到班上转一转,“哪位老师进班了,就自觉地要学他的学科”,这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于是,圣陶学校又公布了一条新的要求,在部分班级禁止教师主动进教室。教师什么时候来,要由学生说了算。圣陶这所体制外的学校已成为一所真正由学生主导学习的学校。

有事直接找校长,这成为圣陶学生们的“护身符”。圣陶学生就是这样捍卫着自己的权利,保护着自己的学习领地。

如果说课改正在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的话,圣陶的课堂则已真正从学生主体走向了学生主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一种颠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