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讲义第3讲:胜战计(二)

教学内容:《三十六计》胜战计之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借刀杀人”和“以逸待劳”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探讨这两个计策的实质及在战争和博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借刀杀人”和“以逸待劳”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

第三计: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意在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力量去消灭对手。“借刀”既有明借和暗借之分,又有诱借和强借之别。实质就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利用矛盾巧妙地借用第三方力量打击对手,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即《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而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这就要想方设法诱导友军前去杀敌,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解析】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敌方已经显露出来,而另一股势力又在发展,将要有所行动;这时应该借这股力量去摧毁敌人。

例如,西周末年,郑桓公想要袭击郐国,先将郐国豪杰、良臣、能言善辩之士、勇士等有本领的文臣武将的名单列出来,然后把郐国肥沃的田地及各种名称的官职爵位写在其姓名之下,并在城门外开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用公鸡和公猪做祭品,装作盟誓的样子。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担心名单上的人会勾结郑国,便将其全部杀害。之后,郑桓公起兵进攻郐国,轻而易举就拿下了郐国。

又如,三国故事,诸葛亮联合吴国共同抗魏,当大将关羽围攻魏地樊城、襄阳时,魏主曹操想迁都,司马懿和蒋济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实际上却是疏远的,关羽得志,孙权内心是不甘愿的。因此我们可以派人去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割江南之地给他,那么樊城的围困就会自然得到解救。”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结果关羽被孙权给擒拿了。

【计名探源】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经典实例】

实例一:张居正夺权之术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内阁大学士高拱把持朝政。张居正表面与高拱交厚,实际上却想取而代之。当时太监冯保居中用事,张居正明白,要夺大权非借冯保之力不可,于是偷偷结好冯保,与其称兄道弟。

明神宗早朝后刚走出宫殿,便看见迎面蹿出一名无须男子。身旁侍卫见状,急忙纷纷上前将其拿住,并在其身上搜出一把利刃,其行的意图不言而喻。明神宗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马上命冯保亲自审问。无须男子供说他名叫王大臣,来自南方戚继光营中。冯保闻言,立即停审,亲往张居正家,询问如何处理此事。

张居正听完冯保的描述后内心窃喜,对冯保说道:“冯公啊,内阁大学士高拱屡次想把你逐出宫门,如今何不趁此机会除去高拱,你只需如此……”冯保听后连连称妙,立即派亲信年儒去对王大臣说:“下次审问你时,你如果一口咬定是高拱派你来行刺的,便可赦你无罪,还有赏赐;如若不然,定将你杖毙。”王大臣在年儒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得答应。

第二次审问开始了,冯保一脸严肃地斥问王大臣:“大胆狂徒,你来行刺皇上,究竟受谁人指使?”王大臣吃尽了皮肉之苦,没有好气地答道:“是你派人教我说是受高拱主使的。”旁听者听到之后纷纷议论起来,冯保更是如五雷轰顶,惊得连忙宣布退堂。

次日再审时,王大臣已中了哑毒,口不能言。冯保也不细问,朱笔一批,令人将犯人推出午门斩首。

尽管冯保弄巧成拙,但张居正达到了他借刀杀人的目的。高拱知道有人想陷害自己之后,害怕得立即向明神宗请求告老还乡。不久,朝廷大权便落入张居正一人之手。

实例二:皇太极计除袁崇焕

明朝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领部下攻打宁远,以13万兵力围攻宁远,当时宁远只有1万守兵。尽管双方力量相差十分悬殊。但宁远守将袁崇焕仍身先士卒,奋勇抗敌,3次击退满军的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勇抵抗,力挫了满军的锐气。袁崇焕趁满军士气低落之时,开城反攻,追击满军数十里,甚至打伤努尔哈赤,让满军惨败而归。努尔哈赤遭此大败,一时间羞愧愤懑,气极而亡。其子皇太极继位后第二年,又率师攻打宁远。因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也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准备攻打明朝。崇祯三年,皇太极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翻越长城,直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袁崇焕闻报后,立即率部日夜兼程,比满军早3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并做好迎敌准备。满军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军先锋巴添更是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袁崇焕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他深知崇祯皇帝疑心相当重,难以容人,于是想出了借刀杀人之计。之后皇太极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宦官,向崇祯皇帝“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州订下密约,所以满军才能深入内陆。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文武百官的求情,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皇帝之刀,除掉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从此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学习札记】

损上益下元吉爻,精心策划施妙招。

利有攸往亦可贞,引友杀敌巧借刀。

子贡出使鲁祸消,乱齐破吴晋越笑。

巧取豪夺操胜券,少长愚智皆知高。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之计是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当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牵着对手的牛鼻子,善于根据敌人的企图来诱惑敌人,创造战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围顿的境地。

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解析】

以逸待劳之计强调:使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善于打仗的人,都会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调动。以逸待劳就是如何抓住主动权,它的要点并不是让人选好地形来等待敌人,而是泛指以简便控制繁难,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静制动,以小变动来应付大的变动,以抓住中心环节来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

例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寓兵于民,这实际上是在备战,为了主动控制局面;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设计减灶麻痹对方,调动敌人,打败了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戍守雁门关,很长时间都不与匈奴交战,实际上却是在积极备战,后来一交战便大破了匈奴。

【计名探源】

此计出自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

【经典实例】

实例一:曹刿三鼓后胜敌

公元前684年,齐国背弃盟约,入侵鲁国。齐鲁两军在长勺相遇。鲁庄公御驾亲征,旁边坐着参谋曹刿。对面的齐军早已摆开架式,只等作战的鼓声擂响。

不一会儿,齐军便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士兵如潮水般冲向鲁军。鲁庄公也想下令擂鼓出击,却被曹刿制止了。曹刿解释道:“现在敌人锐气正盛,我军只可严阵以待,不得急躁。”鲁庄公从之。齐军一齐冲过来,却如碰到铁壁一般冲不垮的鲁军,只得撤退。

不久,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坚守着,铁壁似乎更坚硬了。

随着一声令下,齐军的战鼓第三次像雷声一样响彻战场。但这时的齐军虽然口中大声叫喊着,心里却认为鲁军不敢出击,斗志也无形中松懈了下来。就在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是出击的时候了!”于是,久已待命的鲁军将士们大喊着向齐军冲去。齐军临场遇变而纷纷变得慌乱起来,被杀得七零八散大败而逃。

鲁庄公见敌人逃跑,忙下令乘胜追击。曹刿又一次制止道:“别忙,再等一会儿。”说完,他跳下车,看看地上的车辙马迹,又站在车顶上向逃走的齐军远望了一阵,然后说:“现在可以去追击了。”鲁军乘胜追击,很快就将齐军赶回了齐国,俘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在庆功宴会上,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在敌人击鼓三次后才出击?”曹刿答道:“打仗,都是靠士兵们的一股勇气。第一次击鼓时的齐军,士气最旺,就像一群猛虎下山,这个时候切不可硬碰;第二次击鼓时的齐军,斗志开始松懈,但士气还是旺盛;到第三次击鼓时的齐军,士气低落,战斗力骤减。而这时我军是初次鸣鼓进攻,士气最旺,策新羁之马,攻疲乏之敌,自然就可以旗开得胜。”

鲁庄公恍然大悟,接着问道:“可是,当齐军败退时,你阻止我下令追击,待望过天、看过地之后又允许追击,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曹刿答道:“兵者,诡道也。齐军诡计多端,如果败走有诈,诱我追击,就可能中了他们的埋伏。因此,我下车仔细察看了他们的车辙和马迹,发现他们的车辙和马迹都非常乱,这就证明齐军是仓皇逃跑的。远远望去,齐军旗帜歪倒、阵形凌乱,这就说明他们确实是打了败仗。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敢让我军大胆追击。”

鲁庄公听了曹刿这番话,对曹刿大加赞赏,并赐给了曹刿一杯胜利酒。

实例二:元昊智退辽兵

1044年,辽兴宗亲自率领骑兵10万讨伐西夏,一路直接攻到了贺兰山下。而当时的西夏国皇帝元昊自知不敌,只好施行缓兵之计,亲自率众将到辽营“请罪”,请求辽军后撤。辽兴宗见元昊态度恭谨,便有了罢兵议和的打算。但辽将萧惠不愿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于是他趁辽兴宗还没有下定决心之时,便率军对西夏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元昊见辽军势盛,难以硬拼,就采用了疲劳战的办法,与辽军周旋。他下令西夏军主动后撤30里,并命人将沿途的野草点燃,以阻挡辽军的追击。当地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火势很快就蔓延开来,辽军将士根本无法前行。就这样,元昊接连后撤了3次,使得辽军人困马乏,饥饿难忍。辽兴宗见势不妙,马上就同意与西夏议和了。

但此时元昊却改变了主意,他决心要与辽军一决雌雄。接下来的几天,元昊命令西夏军继续采用疲劳战消耗辽军,很快,辽军将士们就变得疲惫不堪了,而西夏军则以逸待劳,士气高涨。随着元昊一声令下,西夏军开始全面反攻,一举便击溃辽军。

【学习札记】

损刚益柔推太极,以静应动善治气。

从容不迫占优势,养精蓄锐待战机。

管仲寓军实备敌,孙膑马陵打伏击。

李牧守关破匈奴,进退有度夺胜利。

(0)

相关推荐

  •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shuo)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 ...

  • 三通鼓后

    读<古文观止>卷之一 曹刿论战 生活处处兼学问.老古人常说:开卷有益!此话不假.打开书,书中的道理不管过去多少年后,它只要是让人受益的,就会一直流传下去,我想每个时代的人们向好的人还是多吧 ...

  • 《三十六计》讲义第4讲:胜战计(三)

    <三十六计>讲义第4讲:胜战计(三) 教学内容:<三十六计>胜战计之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这 ...

  • 《三十六计》讲义第2讲:胜战计(一)

    <三十六计>讲义第2讲:胜战计(一) 教学内容:<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围魏救赵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瞒天过海"和"围魏救赵"这 ...

  • 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 ...

  • 三十六计第二计:胜战计—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第二计:胜战计-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注释 ...

  • 三十六计第三计:胜战计—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第三计:胜战计-借刀杀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文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 ...

  • 三十六计第四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第四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 ...

  • 三十六计第五计:胜战计—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第五计:胜战计-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机会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夫卦"刚决柔 ...

  • 三十六计第六计:胜战计—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第六计:胜战计-声东击西 原文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 ...

  • 【三十六计】胜战计,中华谋略之宝库,助你科学洞悉人性弱点

    【三十六计】胜战计,中华谋略之宝库,助你科学洞悉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