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这句话完美复刻在特斯拉身上,据乘联会统计,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6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5万辆,占新能源市场的17.7%,而今年特斯拉在市值、股票各种逆天表现,马斯克的身价一度超越巴菲特,成为了全球排名第七位的富豪。然而,走上神坛的特斯拉并没有摆脱车型品控的“绯闻”。7月14日,有特斯拉前员工在新闻文章中曝光其有别于其他车企的车辆测试方法,甚至直言“别买特斯拉的第一批车”。这位前特斯拉质量副总裁Philippe Chain表示,特斯拉在车辆测试失败后的 5 天内就完成了车辆零件的改进工作。而对比他之前在职雷诺、奥迪时期,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六个月。对于处理测试出现的问题上,Philippe Chain还表示特斯拉是“用最大限度地授权,在扁平的结构中快速决策”。后续他还透露了与马斯克的一些对话,大概内容是马斯克并不关心车辆的测试是否达标,更不会因测试而推迟发布日期,在车型发布后遇到问题,再通过召回或者OTA升级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认为消费者愿意为了早点提车,会忽视车型的质量问题,以目前来看,特斯拉的市场表现似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马斯克的观点。写到这里,小雷也不得不佩服马斯克的鬼才逻辑,“快工出糙活”向来是汽车行业的大忌,特斯拉却有能耐将其反转,不仅打破了传统,甚至将“快工”转变成“竞争优势”。不过随着特斯拉的产品阵容和用户量越来越大,这种做法未必是长久之计,就连前员工Philippe Chain和外媒Electrek 都表示怀疑,特斯拉是否会被品控问题击垮。
品控与产能的取舍
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一直扮演着汽车、航天技术引领者的角色。在汽车界,特斯拉的Model系列车型走在了汽车科技的前沿,航天产业方面,Space X的猎鹰号更是屡创业界奇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马斯克敢于探索的精神。而对于特斯拉这个汽车品牌,我们会更称赞它的技术和发展理念,有别于传统车企,这个主打科技的车企有着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在早期发布的Model 3车型,曾出现过很多离奇的设计缺陷。一个开后尾箱会漏水的设计,可以反映出特斯拉在测试车辆存在极大的漏洞,没有对应的品控要求,没有对工艺设计进行精准测量,甚至可能连车型的落地测试都是敷衍了事。只能说,特斯拉是汽车工业界的一股“清流”,这种问题要是出现在严谨的德国人身上,工程师的饭碗早就不保了。当然,特斯拉的做法也有自身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马斯克的“发布不能晚于测试”思维,在技术层面上,缺乏一定技术基础积累的特斯拉,也很难做到工艺上的一致。与国内许多造车新势力不一样,特斯拉并不依靠传统厂商代工,而是追求自产自销。这样做一方面没有汽车工艺上的参考借鉴,另一方面,特斯拉在生产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也导致品控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不过方法总比问题多,很多人都相信特斯拉能改进品控方面的问题,然而特斯拉追求的并非是品控,更多的是产量。有特斯拉员工曾向外媒爆料,特斯拉的佛蒙特工厂存在“重产能轻质量”的问题,工厂员工为追求产能,在生产时发现一些划痕和凹陷等小问题,都不会过于在意。相比此前经手过工厂的丰田,他们会在发现生产缺陷时,不惜让生产线停工,这点与特斯拉目前的生产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难以打破的软件造车思维
在重“质”与重“量”的问题上,显然特斯拉是选择的后者。也有人为疑问,特斯拉的技术超群,为何不能在品控方面发挥其一技之长?其实从马斯克的理念以及车型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这家企业实现的是用软件打造汽车,而不是在汽车的基础上打造软件。两者的区别在于特斯拉以开发软件的思维来开发汽车,正如自动驾驶技术最先在特斯拉车型落地,特斯拉的强项在于运用更智能的技术把用户从A点运送到B点,至于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的。以特斯拉Model 3的设计为例,它的内饰没有仪表盘,更没有传统的物理按键,除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其他关于车辆的操作都是集中在中控屏幕上,相当于特斯拉希望是电脑控制车,而并非人去控制车,这种理念与不少百年车企的方向是相违背的。由此可见,目前特斯拉更侧重于打造汽车的智能化,做工并不是它的强项,更不是它的侧重点,特斯拉在研发和品控上的取舍,或许我们也可以理解。
安全隐患警钟已敲响
虽说做工粗糙在很多车主眼里都是小事,但最近Model Y交付给用户的车辆出了不少岔子,也给特斯拉敲响了警钟。从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出的图片可以看出,除了一些比较明显的车漆瑕疵、座椅划痕等问题,更出现了安全带卡扣脱落的画面,这个关乎驾乘人员安全的部件,竟出现此般质量问题,真的令人感到心寒。除了Model Y质量风波事件,特斯拉最近也陷“电池安全隐患”风波,网上有消息称,特斯拉内部邮件泄露,当中显示特斯拉在2012年量产Model S已知电池存在安全隐患,但仍然对外交付车辆。目前美国相关管理部门证实已介入调查,并会根据事实和数据采取适当行动。汽车核心部件的质量一直是安全红线,我们也不希望特斯拉在品控问题上的怠慢,会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尤其是动力电池以及一些保障车内乘员配置,这些存在的隐患都是致命级别的。特斯拉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显然要有世界级厂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正如某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今产品安全的警钟敲响,希望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能审视存在的问题,把用户的切身安全放回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