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饭菜为啥味道不好?
平心而论,我做的饭菜在男人群里,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至少也是过得去了。普普通通,没有很惊艳,然而吃起来也还算可口,至少我自己觉得比在外面吃饭更健康放心。
可是我每次晒在朋友圈,总是会有不少朋友说“没食欲”,“厨艺有待提高”。看到这些评论,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知道,人和人的层次不一样,见识不一样,对一个事的看法也就不同。
而在做菜方面,我刚好就是那种层次比较低,见识比较少的人。
我记得高中学政治《哲学生活》唯物论的时候,书里引用过鲁迅谈鬼的话,他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来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睛,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想,你终究逃脱不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你从来没见过的事,你是想象不出来的。就比如鬼,我们大家都没见过,所以画鬼的人,也只能在常见的人体上,把眼睛脖子歪曲一下,当做是鬼,并不能创作出一个全新的从来没有的“鬼”的形象。
做饭也是一样的。你要想做出让大家赞不绝口的饭菜,首先你就得吃过同样的东西,你自己都没吃过好东西,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呢?
在我从小的经历中,我们老家农村那边,炒菜一般就是使劲放辣椒,放盐放油,或者放点味精,像其他的酱油、醋、香油、耗油、胡椒粉等等,是极少用的。所以我后来毕业上班做菜,就是简单放点油盐味精,其他室友都觉得不可思议。
而他们做菜放各种调料,我也觉得很神奇,做这个菜放这么多东西至于么,多麻烦。这个就是认知差异带来的。他们这些人从小做菜就是很精致的那种,耳濡目染,以为做菜必须放这些。
那肯定多放点调料,掌握一点烹饪技术饭菜肯定好吃很多。可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你要我自己去钻研,打死我也摸索不出来。生抽和老抽的区别用法我是用了半年才分清楚的。
做肉,我就只会小炒肉,因为我家做肉从来就是这么做,至于其他的各种做法,闻所未闻。在我看来,做菜就是做熟能吃,那就是会做。而在很多人看来,会做饭,是指能上得了台面,做出酒席的级别来才算会做。
所以对吃惯了好吃的人来说,他们评论我做的没食欲,就非常正常了,他们的认知里,饭菜就是那种色香味俱全的。
直到现在,肉菜我只会鸡肉鸭肉和猪肉,这是我成长环境中,最常见的肉,猪肉不用说,全国人都这么吃的,而鸡肉鸭肉都是我妈养的,从小就吃这些家禽。现在外面,什么牛肉羊肉、螃蟹、虾、鳝鱼这种,我都极少买,因为我不会做,我很少见我妈做过,那我就没这个认知。
直到后来我家姑娘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做这些菜,我才慢慢了解了一些其他菜的做法,以及一些调料的用法,要不然我永远只会停留在自己原来的做菜水平。这就是所谓的个人认知局限性。
我们看金庸小说,里面写了很多菜,特别是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为洪七公做的什么好逑汤、二十四桥明月夜、玉笛谁家听落梅等等,都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玉笛谁家听落梅,书里就说:
洪七公闭了眼辨别滋味,道:“嗯,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还有一条……”“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
人家为什么能把菜写得这么让人垂涎欲滴?原因是金庸是浙江海宁大族出身,他老人家吃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随随便便一写,就足够让我们叹为观止了。
所以,如何做出更好吃的东西呢?多吃好东西就行,这是提高厨艺的最佳法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