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玉秀:民族大爱——读中篇小说《牧人》有感
原创作者:李玉秀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民族大爱》——读中篇小说《牧人》有感
这是一首生命之歌这是一首时代强音的生命之歌这是一首永远铿锵有力,展示生命,改变命运的人类永恒的英雄交响乐章。——中篇小说《牧人》结束语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何等珍贵!拜读张继炼老师的新作中篇小说《牧人》,心情是极其沉重的,同时也倍感欣慰自豪!阅读过程中,深感小说创作意义深厚深远!不知如何落笔,思量再三,怀着一颗虔诚敬畏之心写下浅思浅感:小说全篇以一个千千万万个不幸者中的幸运者“父亲”,因三十年代时期“父亲”的家乡遭遇自然灾荒为活命而不得已背井离乡,硬是用双脚走出了一条血淋淋的移居他乡逃生的艰苦路程。后又幸遇牧场主人“巴音岱夫妇,”收留了他,接纳了他,培养了他,使他的生命力再度勃发。在患难之中结成了深厚的民族情谊,相处融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最终“父亲”不负牧主老爷“巴音岱,”帮主“斯琴图”的精心培养,终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合格的牧人并有了属于自己的羊群,马群,驼群……
开篇逃难路上,张继炼老师以特有的锋利笔触,细腻的观察,通俗独到的叙述法,人物,场景描述得淋漓尽致。字字句句,段段落落,读过一遍不忍再读第二遍,心痛难耐……模糊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消瘦如柴,衣不遮体,蓬头垢面,满脸泪痕斑斑,在黄沙漫天,寒风凛冽中,酿酿跄跄,挣扎在宽广荒野的沙海之中,与生死抗争……历史上的灾荒不计其数,逃难迁徒的人们数不胜数,山东灾荒,有了《闯关东》,上海灾荒,有了《国家孩子》,山西,陕西灾荒有了《走西口》,甘肃民勤灾荒有了张继炼老师的中篇小说《牧人》初稿。曾经听父辈们讲,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就有诸多的灾民落户此地。那是1959——1961三年间,灾民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内蒙古阿拉善这片苍茫厚重的土地上,这里虽自然环境恶劣,风沙大,雨水较少,靠天生存,但却有着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若喜逢雨水之年,便草木丰盈,牛羊成群肥硕。就是这样的一片土地,敞开了它贫瘠的怀抱,伸出大爱有力的臂膀,接纳了无数四海灾荒移民。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无数个《牧人》样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片厚重的热土成了灾民的第二故乡,他们互助互学,语言,地域民俗,文化,生活,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毅力,聪明的智慧,成为了一个个真真正正的《牧人》,与当地人民共建边疆繁荣。
“父亲”,“巴音岱”,“斯琴图”,“图雅”等人物,他们在故事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是那一时期的爱心典范,他们心地善良,珍爱生命,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俗语理念,互相依托,没有蒙汉之分,突显,讴歌,诠释了“国是一个国,56个民族是一家”的崇高的民族大团结精神。灾荒是一个时期的国难,是无数个家庭,上辈们抹不去的心酸历史,也是后辈必须知道的历史。
新时代的车轮势不可挡,滚滚向前。回听历史,再看现在,是心酸是欣慰,百感交集!民以食为天!我们是幸运儿,党和国家力挽狂澜,把我们带进了好时代,我们衣食无忧,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战争,饥荒是前辈们的生命经历,是用血的代价换回的,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弥足珍贵。
小说《牧人》,高度赞扬了蒙汉人民的强大凝聚力,有积极的导向力量。教育鞭策后辈们要牢记过去,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爱生命,顺应时代引领方向,不铺张,不浪费,勤俭节约,弘扬传承中华民族大爱精神!感恩这片苍茫厚重的热土,感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伟大的各族人民!作者简介李玉秀,退休人员,瀚海园读书会会员。喜欢阅读,喜欢在文字中寻找力量。往后余生,不图繁华,只求安稳,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