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影,跨越1500公里——江苏盛泽医院援黔医疗队支医扶贫的故事

这身影,跨越1500公里

——江苏盛泽医院援黔医疗队支医扶贫的故事

铜仁印江,一个遥远的地方。当吴江援黔医疗队队长、江苏盛泽医院援黔医生夏正第一次踏上印江的土地,一种悲怆、一种豪迈、一种向往、一种神秘的情愫包围着他。江苏盛泽医院援黔医疗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1000多天。刚到印江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在思量着,到底能干点什么,能为印江带来什么。

自2018年江苏盛泽医院与印江县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盛泽医院派遣至印江的专家共21名,开展手术936台,留下新技术新项目26项,开展学术讲座70余次、教学查房170次、示教手术192台、下乡义诊23次。

支医是辛苦的

一路奔波 风尘仆仆

从盛泽到印江有1500多公里的距离,支医人往往要花上十来个小时辗转搭载飞机和汽车才能到达目的地。“那还算运气好的。”夏正告诉记者,自己遇到过飞机晚点甚至是停航,兜兜转转,一天时间在路上也不算稀奇。

王津津、沈旭和陆小华是江苏盛泽医院援印江的第六批医生,也是目前在印江支医的盛医人。相比两江路途的遥远,下乡义诊、走访的路往往更难走。

11月22日,支医团队前往印江县沙子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山路崎岖坎坷,一路颠簸,绕不完的盘山路,数不清的山间小路。“弯来弯去,让人头晕得很,时间长了会晕车。其中,有一段正在修的山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散落的石头,我坐在车里提心吊胆。”夏正告诉记者,现在的路已经很好走了,要是两年前,全是颠簸的山路。

明明在山脚下还是晴空万里,到了半山腰突然会下起大雨。崎岖的山路,加上不确定的天气,让义诊之行往往更为艰难。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沙子坡镇卫生院,这还算是比较近的卫生院,远的一次,医生们花了近5个小时。

义诊是一方面,援黔医生们还会去老乡的家里上门跟踪病情进展。听诊器、药箱、白大褂,温暖而坚定的身影穿梭在山林间。这一路不再是3年前的泥泞陡险,很多时候还是水泥路,最难走的泥路也还算平坦。这一路的变化,也都在夏正的眼里,他在这里支医有3年了,是支医团队里留的时间最长的一位医生。

支医是难忘的

带去新技术 留下两江情

11月24日,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新来了一位病人。75岁的张大爷脑出血,病情很重,紧急住院。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王津津看了片子后建议手术,这样或许还有可能挽救老人的生命。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老人的两个儿子对他说的一句话:“您是吴江来的专家,您有什么建议,我们听您的。”短短的一句话,让王津津感受到病人家属对自己的极大信任。

在印江当地如果老人超过70岁得了重病,很多时候家属就会对医生说考虑一下,然后往往就是保守治疗。这次,两个儿子同样选择考虑后再作决定。

吃晚饭的时候,王津津接到科室的电话,两个儿子决定做手术,这让王津津有些意外。匆匆吃了两口饭,王津津赶回医院。凌晨近1点,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并配上一段文字:“手术结束,很成功,吃碗粉犒劳下自己。”

就在前不久,王津津花了近5个小时将一名因车祸导致重度颅脑损伤的14岁男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也是当地做的首例颅内手术。知道儿子手术成功,男孩的父亲激动地跪了下来,并送上锦旗表达谢意。如今,孩子恢复良好,也和王津津保持着联系。

支医是幸福的

聊的是家乡话 吃的是家乡味

背井离乡的日子自然并不好过,初到印江,环境上、饮食上、语言上都会不适应,面对这跨越山海的距离,支医人也只能将对家人的思念压在心底。

沈旭吃过饭会和女儿视频聊天,二年级的女儿问得最多的是他什么时候回来,沈旭的回答永远是“快了”。陆小华选择沿着江边的大桥散散步,一来欣赏印江的夜景,二来也算锻炼身体了。

夜幕下的印江灯光点点,卸下白天的忙碌,支医人围坐一桌,吃着晚饭,说起了家乡。夏正喜欢喝米汤,他说这就像家乡熬制得很黏稠的米粥。沈旭喜欢吃梅菜扣肉,菜的味道也和家乡一样,不辣,很入味。饭桌上,大家还会聊起大闸蟹。饭菜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屋内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

3年的时间,江苏盛泽医院支医团队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将对口帮扶医疗事业落到实处。他们奉献在当地,把医疗经验倾囊相授,培养一个又一个骨干医生,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为脱贫攻坚留下了一个个温暖而坚定的身影。

作者: 沈佳丽

2020-12-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