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药解话甘草

甘草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植物总称,乌拉尔甘草产于内蒙古、甘肃,光果甘草产于欧洲地中海,胀果甘草产于新疆、甘肃。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南从荷蓧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神农本草经》

《长沙药解》

味甘,气平,性缓。

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

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

培植中州,养育四旁,

交媾精神之妙药,

调济气血之灵丹。

土得四气之中,四色之正,四臭之和,四味之平。甘草气色臭味,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故走中宫而入脾胃。

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

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上行用头,下行用稍,

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

生用甘凉泻火而消满。

凡咽喉疼痛, 及一切疮疡热肿,

并宜生甘草泻其郁火。

熟用,去皮,蜜炙。

炙甘草VS生甘草

甘草是本草中的国老,诸药以甘草为君,调和诸药。按照炮制与否,有炙甘草和生甘草之别

炙甘草

炙甘草是在甘草的基础上,用蜂蜜进行蜜制、炮制,使蜂蜜能够浸入药中。他们在作用上也大有不同,炙甘草较生甘草补益性更强一些,而生甘草清热的能力更好一些。

炙甘草的药效要比甘草的药效弱一点,但是它的作用性也会更持久一些。

生甘草

炙甘草的温补作用要比生甘草更强一些,对于治疗那些脾胃虚寒症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药上来说甘草是一个调和诸药的作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固护卫气的效果。

甘草的故事传说

明代陆粲《庚巳编》记:御医盛寅(字启东)一天早晨刚进御药房而昏倒在地,其他御医无策,一民间医生自推荐配药煎而服之而愈。

皇帝喜而问其故,答日:“非奇方妙药,因盛寅未吃饭而进药房,胃气虚,中诸药气之毒,吾用甘草一味浓煎饮而去毒而愈。”帝大喜而厚赏之。

晋代以前,我们古人便知道甘草可以“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唐代药王孙思邈曾经说:“甘草解百毒,药如汤沃雪。”并用甘草加土豆汁,其功效奇,其验更速,如腹即安。

如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一支篙等中毒,以甘草、生姜、金银花水煎服解之;夭南星、半夏、禹白附中毒,以甘草、生姜、防风水煎服解之;马钱子中毒,用甘草、绿豆煎服解之。

日本汉医认为,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将有20%的病人会出现水肿、低血钾等现象。这些在医学界均有异议。

我国古人医学家均不反对大剂量用甘草,但是要配伍得当。由于该草药味道甘甜,郎中便把它称作“甘草”,并一直沿用至今。

《伤寒论》使用甘草的经方

长沙药解

炙甘草汤:参、甘、大枣,益胃气而补脾精。

甘草泻心汤:甘、姜、大枣,温补中气之虚寒。

四逆汤:姜、甘、附子,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

通脉四逆汤:姜、甘、附子, 温暖水土,以达木郁也。

四逆散:甘草补其中气。

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补土温中,以回升逆之阳也。

甘草附子汤:术、甘,补土燥湿。

甘草麻黄汤:甘草补其土。

调胃承气汤:方其蒸蒸发热之时,早以甘草保其中,硝、黄泻其热,胃气调和。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甘草补 其脾土。

甘草汤:生甘草泻热而消肿也。

甘草粉蜜汤:甘草补土,白粉杀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