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如何健康锻炼?

邱医生,我现在患肿瘤,还能正常工作吗?

邱医生,目前我患肿瘤,怎么样锻炼身体才有助于病情恢复?

今天邱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对于可以下床的患者是否需要锻炼,以及什么样的锻炼最合适。

手术后肿瘤患者

也是需要运动的,可以防止血栓等疾病的发生,具体如下:1)术后1-7天后需要离床活动,可在家属搀扶下慢慢散步。2)如果因为手术创伤大,没办法下床的患者,也要在床上在家属的帮助啊下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3)如果身体慢慢恢复,可以逐步增加运动量,从散步到练习太极拳运动。

非手术肿瘤患者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治疗阶段:1)积极治疗和恢复期,2)恢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3)晚期与临终关怀期。不同的阶段,肿瘤患者的运动需求不同。

1)积极治疗和恢复期,轻度到中度的体力活动是推荐的。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功能、缓解疲劳乏力,还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有效率。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和如何做运动,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所有的运动都以患者不累为前提。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做一些运动,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时候,尽可能的轻度的短时间体力活动为主。

2)恢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  定期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锻炼不仅可以保持体重,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减轻疲劳乏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前期的研究显示,积极运动的肿瘤患者比活动少的患者对于癌症的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3)晚期与临终关怀期 这部分患者不必强求运动,因为体力不支,如果仍然要求其运动的话,身体不能耐受,反而缩短生存期。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量力而行。

什么样的运动才是合适的?掌握三大原则就可以

1)  适度原则  一般来说,肿瘤患者做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果患者感觉全身发热,微微出汗,或者一边运动还可以一边说话,这个强度就是最合适的。

2)  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刚开始运动的患者,结合本人的喜好,先选择轻度的体力活动,等身体适应后慢慢转为中、高度的体力活动。

3)  适量原则  因为运动能治病就过量运动,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一般认为运动时间为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为宜。

体力活动类型有哪些?

轻度体力活动包括散步、扫地、拖地、买菜、做饭等。

中强度体力活动包括 跳舞、瑜伽、太极拳、乒乓球、骑自行车、快走等。

高强度体力活动包括 跳绳、跑步、篮球、游泳、足球、滑雪等。

锻炼对于肿瘤患者有哪些好处?

1)  目前的免疫治疗就是利于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肿瘤的而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免疫系统。

2)  锻炼可以使细胞增殖的激素水平降低。控制细胞癌细胞过度分裂的机会;

3)  运动改善患者患者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引起癌细胞扩散,引起肿瘤复发及转移。

对于没有患癌的普通人来说,适当的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肠癌、胰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