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盛唐绝美山水古风,曾与李杜王抗衡的大诗人,为何销声匿迹?

写此文,源于有朋友求问: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是綦毋潜的作品。

綦毋潜这个人,在盛唐之时诗名卓著,号称“江右第一人”。《唐才子传》记载:

(綦毋潜)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

綦毋潜的诗格调高俊,善于写自然风光,作山水游记(方外之情),这种神仙俊逸的风格,是很少见的。荆州以南,几百年来,也就出了这么一个大诗人。安史之乱起,官不好当,空有诗名,便退官归隐江东。

然后就从历史中消失了,不知所终。

实际上在退官之前,綦毋潜的名声非常大,至少在诗坛、文坛影响不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大诗家的名字同列:

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

虽然这里没有提李白、杜甫,但是能与王维、韦应物、李贺、陈子昂、刘长卿这些大诗人同列,足以证明盛名不虚。同时他与王维、李颀、韦应物等交往甚密,时有唱酬。

他和王维尤其交好,当年科举落榜之时,王维特作《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以示安慰,到老了退隐江东,王维又作《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相送,可见友情深笃,几十年未变。当时王维身份已经很高,在他的带动下,官场文坛兴起了写诗送綦毋潜归隐的一股热潮,可见此人名声不错,虽然官职不高,得此热闹,也算是另一种至上荣誉。

那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他的名气和其他盛唐诗人相去甚远呢?

不说“李杜王”的第一流梯队,即使细化到山水田园诗里面,估计也没人能想起他来。如果说是世人文学审美观发生变化,但其他盛唐诗人基本上都已经固定了自己的形象和位置,与他风格相同的王维再怎么变化还在一流,顶多是从盛唐大宗师落到了李杜之后的第三,而綦毋潜却近乎消失了呢?

究其原因,作品和王维诗风格类似是第一条。就好像网络上的段子,这世界上的人大多记得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而第二高峰却无人关注。

何况在山水田园诗的领域,佛性有王维,天然有孟浩然,清幽有王建,每种特色的代表人物一般大家顶多记得排在首位者,除了几个代表人物,有谁认得后面的人物呢?

更何况我们今天看诗人,着眼的是诗歌史不同时期的不同代表人物(山水诗如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不同风格的不同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王建),根本不会像我们讨论如今的诗人时,去横向比较(现存哪些诗人,什么特色)。

所以有大批当时的杰出诗人、杰出作品会被遗忘。

无它,当世诗名是因为生逢盛世,诗道昌隆,而后世名声不显也是因为生不逢时,恰遇高手盖顶了。

綦毋潜就是这么一个典型,所幸还有一首代表作《春泛若耶溪》替他出圈,否则的话消失得一点水花都没有。想当年也算名动京华,可一旦归隐,连什么时候死的,死在哪里都没有记载了。当年盛名之后便隐没无迹,千百年后销声匿迹也就理所当然了。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山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这是一首押仄声韵的五言古诗,即古体诗。既押仄声韵,也不遵守“替、对、粘”这些规则,所以平仄格式没有什么好分析的。古体诗只要读起来高低有致,清朗通顺即为上口佳作,而此诗的好在于文字下情境构成对诗意的推动表达。

即意境所在是也。

标题《春泛若耶溪》交代了时间、地点。

若耶溪在盛唐,是著名的观光旅游地。大大小小的诗人,都爱去若耶溪打卡,留下一两首大作。据考证,“若耶”二字实际上是古越方言“剡”的缓读,意思是“美而长”。像这种对方言、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过来的地名,在今天的云贵川还比比皆是。不过随着汉化推进,有些流传了下来,有些就改掉了。

若耶溪又名云溪,五云溪。这是怎么来的呢?

《嘉泰会稽志》卷十记载:

唐徐季海尝游溪(若耶溪),因叹曰:“曾于不居'胜母’之间,吾岂游'若耶’之溪?”遂改名五云溪。

王维的好朋友,书法家徐浩因“若耶”(谐音“若爷”)这一地名有悖于儒家孝顺谦恭之礼(“若爷”、“胜母”都是对长辈不敬,乃避讳),故改“若耶溪”为“五云溪”。

虽然出发点非常迂腐,但是改得还蛮好听的。

因此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实际上就是写的若耶溪。

王籍著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李白有“若耶溪畔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孟浩然有“白首垂钓翁,新装浣纱女”。名家名句,不一而足。

而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最出名的就是王籍《入若耶溪》、王维《鸟鸣涧》和綦毋潜的这首《春泛若耶溪》了。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在标题中已经交代了时间地点,首联就无须多言,直接进入情绪表达。“幽意”,寻幽的心意。“偶”,就是遇到。出自刘熙《释名·释亲属》:“二人相对遇也。”

“幽意”二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情境基调,即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

我寻访幽秘境地的心意从来没有定止,目之所遇,皆由心生。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交代完情绪氛围之后,开始写泛舟若耶溪的行程。“花路”,即一路鲜花。从这里的用词,我们能感觉到綦毋潜并不会用清幽、孤独的景色来写负能量意境。一路鲜花,晚风轻拂,轻舟荡漾,适意舒爽,没有孤清景色常有的孤苦、抑郁、怨愤。

清凉的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若耶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入了溪口,看见什么呢?这一联写抬头所见。“际夜”,至夜。“壑”,山谷。南斗,夏季位于南方上空的星宿。

深夜小舟转过西边的山岭,隔着山仰望星河,最亮的是南斗。

“潭山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远眺之后,目光自然收回,转向近景和后方。写景诗和写物诗基本上都是如此,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景色和标的进行描写,给出一个完整的图画和形象,再加入情感总结提升。

綦毋潜的这几联用笔清淡、平常,不奇巧,不炫耀,但是也基本上没有情感附着。我们只是跟随着他淡淡的目光上下左右巡视着远方和近处的景色。“潭烟”,水潭上如烟的水汽夜雾。“溶溶”,形容汽雾柔和迷离。

潭面升起迷离烟雾般的水汽,小舟缓缓前行,月亮渐渐滑落到背后山林中去。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远近、上下、前后的景色都写完了,自然而然落到感叹上来。如果只是写景,不加入个人感受,这样的写作即使再漂亮,也是毫无意义的。“生事”,即世事。“弥漫”,迷雾散乱,渺茫无尽。

这世事啊,如此纷繁复杂,不如归隐在此,做个持竿垂钓的老渔翁。

綦毋潜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作为一心探寻“幽意”的诗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简直就像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归宿。

过往人世间烦心俗事犹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让人迷茫,不如舍弃所有,回归本心,做一个远离尘世的“持竿叟”。

诗人的写景抒情极其规范:我为什么来,我怎么来的,天空怎么样,湖上怎么样,我看到这样的景色,忍不住表露心迹。整首诗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旅游观感,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写景路数。因此最后两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当然追慕“幽意”的人生。

这种置身于内的山水写法,很容易让读者身历其境、心有戚戚。

綦毋潜用朴实、古拙的文字带领着读者亲身感受了一遍探寻“幽意”之人“春泛若耶溪”的历程,也带领着每一位读诗之人从景色到精神,进行了一次升华。

因此这首诗也就成为綦毋潜的代表作,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但是跟我一起了解过诗歌发展史的朋友就会清楚,像《春泛若耶溪》这种山水诗的写法,实际上在初唐、盛唐就开始落伍了。写景固然很漂亮,起句诗意表达和末句总结也非常明晰,不过这并非真正大唐诗歌意象。

盛唐山水诗,做得最好的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结合。

要言志,要抒情,要说道理,但是不在山水诗中明摆着说。山水诗之所以称为“山水诗”,并不是因为写“山水”,写山水的作品从《诗经》就开始有了,为什么“山水诗”到曹操才算开创呢?因为“歌以咏志”——借助山水来说自己事的诗,才够格称之为山水诗。

说事、说情、说道理条理分明的写法在魏晋南北朝逐渐成型,这也是山水诗的大发展阶段。像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山水诗宗师的作品,下笔都是精美无比,却很少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到唐朝才真正开始盛行,形成唐朝诗歌最大的留白特色。

唐诗也因此意蕴悠远,回味无穷。

所以綦毋潜的这首作品,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一方面是在用韵上,一方面是在句数和格式上不靠近当时最流行的近体诗,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首作品,带有“古意”。

文法安排上充满了南北朝山水诗的味道,景是景,情是情,虽然二者在意象营造上是一致的,但是分开来看,也完全没有问题——相对于他身处的盛唐,这就是一种老掉牙的写法。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古风。

回到綦毋潜为何名声逐渐消散的问题。

前面说了几点。

第一是文风老旧,虽然下笔清新、用词并非老古董,但是在格律诗逐渐占据话语权的时代,写古体诗在脱颖而出方面是吃亏的。要么像李白汪洋恣肆,要么就像杜甫老老实实,他偏偏像了王维的风格。王维在后来也屈居李杜之后,就更没有人在意王维之下风格类似的綦毋潜了。

第二是归隐失踪。李、杜、王在意象勃发的盛唐,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磨难,但是向上的心意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李白死在投军的路上,杜甫死在回乡的路上,王维官越做越大。

当彼盛世,大家都称赞归隐的人,但是大家都在汲汲于功名。这个时代,并不真正是隐士的时代,而是积极向上、天下用命的时代。

所以,你隐居,我们夸奖你,但是转过头就忘了你。这不是魏晋时期那种能以隐者闻名的乱世。

第三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綦毋潜的姓氏太复杂了。不要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真正念对这个名字的不多。

綦毋潜读作“qíwúqián”,而且他是姓“綦毋”,名“潜”,属于相当奇葩的姓名组合(有来自少数民族之说)。不要说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古代,就是今天,有几个人能正确发音?

也许在当时的官场,文化人都还能正确读出来。

但是诗的流行、诗人的名声鹊起,最大的流传媒介和筛选关键是什么?正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唯有经得起时间淘汰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可是这位诗人在名字这一关就让很多人卡壳,自然会影响到他诗名和作品的传播。

假如“李白,杜甫,王维,海子,綦毋潜”这么几个诗人的作品同时放在你面前,你会先去读谁的——假设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声(不先入为主)?

人下意识地都会选择自己认识的、读得懂的作品,然后才去看作品的好坏。

当然了,这是从现代传播学来看。其实从“百年来江右第一人”的称号来看,綦毋潜在当时的名声真是了不起的。

可惜盛唐的对手太多,太强。

可惜他的名字太复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