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年轻人不能没有梦想?
大家好,我是刘sir。
今年春节刚过完年,我就返回了北京,在回程的高铁上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车上大多数人都在刷抖音,无论男女老少,还时不时拿给身边人看,逗得对方大笑。
这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一个向我们职业辅导师提问的学员,他说他特别喜欢刷抖音,上班下班都在刷,有时都刷通宵,一刷就止不住。
由于沉迷于抖音,控制不住自己,把工作也给刷没了。
后来职业辅导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刷抖音呢?他说,因为他觉得生活里全是揪心的事儿,而刷抖音能让自己开心。
可是玩抖音真的能缓解压力,让人开心么?
看到这个朋友的问题,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观点。
1
第一点就是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在体验到了更多的便利,但不能放弃保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过度的碎片化,容易让人养成惰性,不再愿意思考。
这也让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年轻人的现状与未来充满担忧!
从一个国家的层面来说,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和发展,总是很有生命力?因为它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移民,用他们的耐力、想法、创造力和梦想,推动了美国的发展。
美国每年的人口增长多数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移民,那些想要奋斗的人大多都往美国跑。
就像我们个人发展学会报名职业精英研修班的学员,就有坚定的想法要努力在美国立足的。
而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有活力,就好比想要移民日本的中国人,大多都是想去那里生活的。
在日本,很多专家甚至会说年轻人们越来越没想法和梦想,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烦恼,也不需要去奋斗。
就像中国北上广深,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都想去一线城市寻找更好更大的发展机会,北上广深的经济也大多是靠外力来推动发展的。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的发展是由年轻人来推动的,而年轻人身上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梦想,愿意思考、探索和创造。
碎片化没有错,但是过度的碎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弊病。
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这个世界,同时大家的想法也被这些很碎片化的东西充斥,容易变得不愿意主动思考了。
王兴有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我们愿意反复筛选,反复培养愿意思考的少数人。如果有人不认可,他可以不加入这个公司,我们不需要讨好所有人。”
为什么我比较认同他,比较敬重他,因为我从他身上真的能够看到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在思维上的思辨性,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真的是一个有哲学家特质的企业家。
现在有很多人是不愿意思考的,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觉得能通过学到的一个技巧技能,就可以搞定客户、赚取财富,不愿意去用脑思考,不愿意走心。
当下的这个环境也是,现代社会的人工智能,让大家都变得懒惰了,很多的APP都有即时满足的特性,让人的大脑停止思考,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可悲的一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实也更加让我觉得我们在做的事情更有价值,我们让学员花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认真去学习,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大家在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上遇到了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想要提升自己系统思考的能力。
可以扫码添加文章底部我们职业辅导师的微信,通过他你可以进行一次一对一现状分析,还可以向我提问,下期节目就能帮你解答。
2
第二个观点,我们要学会用一个更高维度的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是成长。
什么叫用一个更高的框架去指导实践呢?其实就是从单点思维到一个有逻辑的系统思维的转变,这就是更高的框架。
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我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生活,首先你要考虑自己,自己的生活是一个单点,然后要找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变成你和他(她)两个人,于是,你便要基于两个人的小系统,有逻辑的去思考去选择,两个人之后,接下来你会考虑有孩子,还有双方的父母家庭,以及背后串联的整个大家庭。
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责任。
你考虑的就是更大的系统,从一个人到一个大家庭,就是一个单点思维到一个逻辑系统的转变。
这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上的成熟,工作也一样,从自己一个人单点干,到加入一个人来协作,于是你开始考虑两个人有逻辑有系统的配合协作。
然后再考虑一个团队,甚至一个部门,一家公司,最后再考虑一个行业,甚至改变世界。这也都是在不断的拥有更高的思维框架系统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是用一个更高维度的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呢?
比如说我们在工作当中一个具体的事情,明明这个人得罪了我,让我很不爽,但我还是要跟他去PK,反驳她,跟她死磕。
你有认识到这样做的不好,但是你还是忍不住这么做了,这就没有构成你一个更高的认知。
知道不等于得到,就相当于你明明知道系统思考很重要,但是你偏不那么干,这其实还是在用一个低认知去指导实践,无所谓改变和成长。
而当你认识到这样做不好,坚定的与自己的惯性做斗争,开始在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去追求知行合一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用更高的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其实说白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实践中透露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尤其在我们在职业生涯当中,当你愿意用一个更高的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你就上升了一步。
这跟你的职位级别是没有关系的,能够往上升的人,一定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从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一定不是只考虑自己周围的事情。
很多优秀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方式就是总是会站在他领导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是在用更高维度的思维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为什么王兴会说:“大多数人为了回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因为用一个更高的思维框架去指导个人实践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如果我非要去这么做,我就不得不去跟领导谈,要去跟同事死磕。
只有痛定思痛,你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疼痛感并用行动去努力克服的时候,你才是真的在用更高的思维框架指导实践,这才是成长。
这些就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梦想、时刻在思考的年轻人才是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主流。
沉迷于抖音、只吸收这些碎片化的东西,而不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不愿意思考,很难创造更高的价值,更不要说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唯有好好修炼自己,系统性的学习、吸收、梳理和内化,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学会用更高维度的思维框架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走向真正的成长。
我们的职业精英研修班,花90天时间帮助年轻人成长,就是希望我们能深度的去反思自己,梳理自己,再坚持修炼自己,成长起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刘sir
个人发展学会会长
《思维的精进》作者
磨铁前首席战略官兼运营副总裁
财经实用成长类图书品牌“黑天鹅图书”创始人
26岁做总经理,29岁当总裁,33岁融资千万创业。他与李开复、时寒冰、宋鸿兵、陈志武、罗振宇、乐嘉、李德林等众多大咖深入合作,带领团队为他们策划出版了《自控力》《拆掉思维里的墙》《人生不设限》《罗辑思维》《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等超级畅销书……是业内公认的“畅销书金牌推手”!
你是职场“菜鸟”吗?你会处理各种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吗?
来测测你的职场关系段位吧~
👇👇👇
职场人际关系测试
同事阿华和你关系不错,昨天晚上帮你加班弄文档到凌晨2点,今天一大早他说自己实在起不来,让你帮他代打卡。公司明确规定不允许代打卡,之前有出现过全公司通告批评的惩罚措施。
这时你会怎么办:
A、委婉拒绝,说代打卡风险太高,表示愿意帮他叫车来上班;
B、表示同意,提醒他别来的太晚,万一领导看到,咱们俩就惨了;
C、先不立刻回复,问问自己的主管,把情况告诉主管,让主管来决定;
D、告诉他迟到一次也没关系,代打卡风险太高,表示晚上请他吃大餐来弥补。
看到职场关系这四个字,你可能觉得自己不会搞关系,你也可能不屑于搞关系,或者你觉得搞关系压根不重要,但这些都不是优秀职场人的处世之道。
谁都要靠硬实力在职场上立足,但是人际关系就像格斗时的招术,没有招术,再强健的人,也只会乱打一气,最终还是吃力不讨好。
想知道答案和精彩解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