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土壤综合题专练
[备考指南]新课标增了“土壤”的内容,虽然旧教材没有系统的讲解,但是“土壤”的知识、散布在水循环、农业生产,盐碱化与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章节中,考虑到高考地理复习的系统性,增设该专题并列入等级考教学要求。
[考点突破]1.土壤的质地
砂土砂土成分以沙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空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壤土壤土中所含的砂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与耕作。2.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类型分布地区特点黑土东北平原北部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红壤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造紫色土四川盆地由紫红色的页岩或砂页岩风化而成。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秦岭—准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须根的生长。另外还通过增施河泥建造粘重的土壤质地,以利于蓄水种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比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地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正因为如此,农作物可以抵御适度的旱情。(4)有些土壤,不适合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高效肥力的能力。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自然原因及改良措施导致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南方地区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比较快,有机质积累少,土壤比较贫瘠;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导致土壤贫瘠。主要改良措施有:施用熟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物肥料,主要施用氮、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习题链接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克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湖区周围以农牧业为主,多草地和农田。湖区降水集中在5~9月,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草地的载畜量。图甲和图乙分别示意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草地和农田的取样点分别在湖
区东部和南部,农田作物根深一般0~20厘米。
材料二 青海湖原是一个淡水湖泊,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日月山的隆起,倒淌河被堵塞,故逐渐演变成内陆湖。青海湖面积在4 000平方公里以上,湖水较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湖西岸布哈河三角洲前端即为著名的鸟岛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材料三 图丙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环青海湖地区草地与农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的差异。(8分)(2)试说明农田表层土壤含水率低于深层土壤的主要原因。(8分)解析:第(1)题,草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出现先缓慢上升,再缓
慢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草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大于农田。第(2)题,浅层的土壤接收太阳辐射多,土壤升温快,蒸发量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0~20厘米深处,根系吸收水量大,所以浅层土壤的水分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作物蒸腾作用强烈,失水较多;深层土壤根系基本不能到达,再加上地下水的补给,水分蓄积最多,土壤含水率
较高。答案:(1)草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草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大于农田。(2)表层土壤接收太阳辐射多,土壤升温快,蒸发量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0~20厘米深处,根系吸收水量和储水量大,农作物蒸腾作用强烈,叶面失水较多;深层土壤根系基本不能到达,水分蓄积多,土壤含水率较高。2.(2020·广东广州综合测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分析该岛土壤贫瘠的原因。(6分)解析:土壤贫瘠的表现为土壤中养分少,可从养分消耗快、不易保存或难以保存角度分析;注意火山能提供矿物质,而该岛几乎无活火山则难以补给矿物质。答案:气温高,有机物氧化分解快;(2分)雨水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土壤养分大量流失;(2分)植物生长快,有机质大多储存在生物体内;(2分)该岛缺乏活火山,矿物质难以补给。(2分)(任答三点得6分)3.(2019山东日照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对贵州省133个样点分析显示,石灰岩区1 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 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分析毕节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8分)解析:根据材料,毕节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区1 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 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壤贫瘠。答案: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2分)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2分)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2分)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2分)。4.(2019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牛油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有“森林奶油”的美誉,一般作为生果食用,也可制作成菜肴和罐头;种仁富含脂肪,为重要食用油及重要的工矿用油,又可制人造黄油及肥皂。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于年平均温度为20 ℃~25 ℃的地区,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根浅,不耐强风,根部忌积水。材料二 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地。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发现我国云南孟连的喀斯特地貌十分适合种植牛油果,经过8年的技术攻关,2015年该公司与孟连县合作种植7 500亩牛油果,成为国内主要牛油果种植基地。2017年,孟连县牛油果首次收获,已供应国内市场。图甲为孟连位置图,图乙为孟连气候图。
孟连县的牛油果种植园在果树栽培初期在植株附近覆盖生草或施绿肥,并在根系附近大量覆盖土壤。阐述这种栽培方式的主要目的。解析:据材料一牛油果的生长习性可知,其根浅,不耐强风,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孟连县的牛油果种植园在果树栽培初期在植株附近施绿肥,可以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在植株附近覆盖生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夏季高温对牛油果的损害;降低根系夏季土壤温度,提高冬季土壤温度,提供适宜牛油果树生长的温度条件;在根系附近大量覆盖土壤,可以加大根系上覆土壤层厚度,提高牛油果树的抗风能力;同时减少杂草,减少除草剂使用或劳动力投入等。答案: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2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夏季高温对牛油果的损害;(2分)降低根系夏季土壤温度,提高冬季土壤温度,提供适宜牛油果树生长的温度条件;(2分)加大根系上覆土壤层厚度,提高牛油果树的抗风能力;(2分)减少杂草,减少除草剂使用或劳动力投入等(2分)(任答四点得8分)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柽柳是泌盐植物,能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通过叶子和细枝将吸收于体内的盐分排出,所以具有很高的耐盐能力。柽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干旱沙漠地区,柽柳主要通过深根系吸收地下水维持生命,同时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在柽柳灌丛与沙粒的相互作用下,可形成干旱沙漠区特有的生物地貌景观——柽柳沙包。土壤电导率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盐度的变化。下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且末和策勒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状况表。下图示意这两地柽柳沙包土壤电导率随土壤深度变化的变化状况。目前,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该地区的柽柳沙包也出现了一定的衰败和退化现象。
(1)说明柽柳沙包的形成和发育过程。(6分)(2)说出且末和策勒地区柽柳沙包内部土壤盐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形成原因。(6分)(3)指出图中示意且末地区柽柳沙包土壤电导率变化情况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4)分析随着塔克拉玛干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柽柳沙包土壤表层盐度的变化趋势。(6分)解析:(1)首先明确沙包为风力堆积地貌,然后从柽柳灌丛降低风速,促使沙粒堆积角度分析即可。注意“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说明在此处随着植被长高沙粒能不断堆积。(2)一般来说,土壤盐分是通过地下水而上下迁移;该植物能泌盐,则更能把土壤深层的盐分带到表层,最终使表层盐分升高。注意“通过叶子和细枝将吸收于体内的盐分排出”,排出的盐分会降落地表。(3)图示同一深度,A曲线的土壤电导率高,说明A土壤中盐度高。表中显示且末地下水埋深浅(即地下水位高,则该地土壤中盐分高)、植被覆盖率高(泌盐能力强,表层土壤中盐分多)。(4)生态环境退化导致植被减少,则泌盐能力下降,同时风力侵蚀增强,地下水位下降,最终使表层土壤盐分下降。答案:(1)柽柳灌丛可以降低风速,使沙粒堆积,形成雏形;(2分)柽柳耐沙埋、根系发达的特性使其在强度的风沙活动中能继续生长;(2分)随着柽柳的生长,沙粒不断沉积,进而实现柽柳沙包的发育(2分)。(2)特点:土壤盐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分)原因:土壤盐分主要源于地下水,在柽柳的吸收和蒸腾作用下,地下水和下层土壤中的盐分向柽柳上部迁移;(2分)柽柳以泌盐和凋落物的形式将盐分累积于土壤表层,所以表层土壤盐度较大。(2分)(3)A曲线。(2分)理由:且末沙包地下水埋藏较浅,土壤盐度较高;(2分)柽柳覆盖率高,土壤表层盐度较大。(2分)(4)沙漠生态环境退化,柽柳覆盖率降低,聚盐能力下降;(2分)柽柳沙包受到风沙侵蚀作用将加强,表层土壤盐分损失增多;(2分)表层土壤盐度将下降。(2分)6.(2019·湖北武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影响和实行森林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对长白山某地针阔混交林与附近空旷地的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差异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林地与林外空旷地的光照、气温等气象要素均有明显不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复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间伐是长白山林区实行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图1示意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比较,图2示意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比较。
比较冬季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直接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判断土壤温度高低,可从森林与积雪的影响角度分析。答案:冬季林地土壤温度比空旷地土壤温度高。(2分)原因:(因为林内风速较小,林外较冷空气与林内空气的交换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森林对林地土壤起到了保温的作用;(2分)(由于冬季积雪存在,森林与空旷地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积雪的消融程度也各异,)林内积雪厚度要大于空旷地,对林地土壤保温作用更强。(2分)7.(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6分)(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4分)(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8分)(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6分)解析:(1)土壤腐殖质层形成的气候条件,需要从有机质的积累和消耗两个角度考虑,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有机质的消耗。(2)可从成土母质的特点决定土壤的性状角度分析。(3)可从有机质的分解和消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应从土壤肥力的概念入手,结合具体的措施进行分析。答案:(1)东北黑土地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形成了茂密的草原和森林植被,秋冬落叶,枯枝落叶在土壤积聚;(2分)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1分)。(2)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2分)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2分)(3)黑土开垦后初期,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2分)黑土开垦后期,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减慢,趋于稳定。(2分)黑土地开垦初期农田作物代替了自然植被,作物被收获后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有机质消耗速度快于积累速度,有机质快速下降;(2分)黑土开垦后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相应下降,再加上人类施用肥料,使积累和消耗趋于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2分)(4)选择①:大豆—玉米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2分)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2分)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2分)选择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分)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2分)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2分)8.(2019·聊城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如图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
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6分)解析:该地是丹霞地貌,平顶山体,麓缓、坡陡的地形,地形影响土壤厚度,进而影响植物分布,导致山顶、山麓、山腰因地形的差异而植被分布出现差异;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层,土壤肥沃,加之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形成了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答案: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土壤肥沃,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2分)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2分)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2分)9.(2019·百校联盟TOP20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速生杨树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根深叶茂,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种速生杨树,为我国农村尤其是北方农村提供制做家具木材、建房材料、燃料和造纸原料等,对我国北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影响。通常,每年4~5月正是北方各地速生杨树开花时节,雌性杨树释放白絮,造成杨树花絮漫天飞舞,导致空气污染,并传播疾病,引起人们皮肤过敏,并诱发火灾,给人们的岀行和户外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下图为速生杨树幼苗和成年杨树对比图片。
分析速生杨树生长对小区域内气候、土壤的影响。(8分)解析:森林植被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分析;对土壤的影响应从对土壤表层和土壤较深层的对比来说明。答案:对气候:调节区域小气候,增加湿度;(2分)使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小。(2分)对土壤:杨树根系发达,吸收较深土壤中的养分;(2分)每年大量的枯枝落叶进入地表,增加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2分)10.(2019·延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目前,我国内蒙古地区草地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和严峻,退化的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小,植被群落种类成分发生变化,地上地下生物量下降。其中,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之一。材料二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区植物多样性受放牧强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下图为该草原区草原植被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变化特点。
材料三 积雪厚度对返青期牧草的生长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下图为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积雪区牧草生产速度的差异。
分析内蒙古草原分布区过度放牧对当地土壤环境的影响。(6分)解析:过度放牧直接导致的是植被破坏和土壤的板结,植被破坏进而导致土质和土壤结构的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是过度啃食引发草原植被破坏;过度践踏使土壤变硬,毛细管现象增强导致表面蒸发增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孔隙度等变化;加速土壤侵蚀、盐碱化和土地沙化,土壤向干旱环境演变,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荒漠化。答案:过度啃食引发草原植被破坏;(2分)过度践踏使土壤变硬,表面蒸发增强(毛细管现象增强);(2分)土层结构变化(有机质、孔隙度等变化);(2分)加速土壤侵蚀、盐碱化和土地沙化,土壤向干旱环境演变(2分)。(能答出3点即可)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在山地丘陵区修筑高速公路过程中,由于开挖山体造成大量路堑边坡,导致边坡原生态植被不同程度破坏,如何使其恢复是公路生态恢复中的难点。路堑边坡坡向差异会造成不同受光面气候生态因子的不同,进而对坡面土壤产生较大影响,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最终影响坡面恢复植物的生长效果。某地理科考团队选定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区段部分边坡作为实验研究区,通过分析不同受光坡面(阴、阳面)生态环境及植被生长状况差异性,为边坡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下图为实验研究路段及不同受光坡面土壤硬度变化与坡面垂直水分含量示意图。
图1
图2
图3描述甲、乙边坡土壤硬度、水分分布异同点。(8分)解析:甲、乙边坡土壤硬度、水分分布异同点应根据图2和图3信息进行归纳描述。从相同点来看,图2显示,甲、乙两坡面土壤硬度的季节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均为冬季较高、夏季偏低;图3显示,甲坡和乙坡土壤含水量均随坡面垂直高度升高而降低。从不同点来看,图2显示,全年每月甲坡土壤硬度都低于乙坡;图3显示,在不同坡面垂直高度上,甲坡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乙坡。答案:同:甲乙坡面土壤硬度均为冬季较高、夏季偏低;(2分)垂直高度越高、水分含量越少。(2分) 异:甲坡土壤硬度低于乙坡;(2分)甲坡土壤水分含量高于乙坡。(2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塔斯马尼亚岛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的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5分)(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5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河流,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优越,植物生长茂盛,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更多,土壤较肥沃。第(2)题,土层变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的,保护土壤的措施主要是从植被保护、控制生产规模及游客数量、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M地土壤肥力大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度大;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热条件较优越;且M地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故植被生长较为茂密,有机质来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2)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